歷史上的五國伐齊是怎麼回事?為何說是因鬧劇引起的?

2025-04-21 02:56:31 字數 1480 閱讀 5846

1樓:乙隻路過瓜地的蝸牛

五國伐齊是因為齊國先攻打世信瞎坦肆了宋國,搶了人家的資源,讓其他幾個國家眼紅了,所以這五個國家才聯搜空合起來攻打他。說是鬧劇就是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場你爭我奪的戰爭,所有國家都是圖謀不軌。

2樓:棟思禕

西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國趁機聯合楚國和魏寬配國一同攻打宋慎笑指國,宋康王被抓獲並殺死,宋國滅亡。公升桐三國聯盟以齊國為主,宋國的大部分土地也被齊國佔領,因為此事,隨後爆發了五國伐齊的軍事行動。五國滅齊得益於燕國的積極組織和秦國在背後推波助瀾。

3樓:良造良工良材

因為當時陸巖諸侯國之間正明是一種穩定狀態,誰也不希望看到一家獨大。他們怕齊國有朝一日早清御會來對自己不利。所以聯合攻齊。

歷史上五國伐齊爆發時楚國為什麼沒有加入?

4樓:懶得可愛的小李

因為齊國和楚國是同盟國,兩個國家的利害關係是一致的,所以楚國會幫助齊國,沒有加入到其他國家中。

5樓:撒的謊

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楚國實力不是特別的強,而且他們並不想要引發戰爭,只是想坐收漁翁之利,所以沒有加入。

6樓:行樂樂樂行

這是因為當時楚國已經走向了乙個比較衰落的局面,而且當時齊楚之間的關係比較好,所以楚國也不願意加入到戰爭當中。

五國伐齊出自那個時期?

7樓:w別y雲j間

是「五國伐齊」。五國約以伐齊,是戰國時代,**於戰國策。

原文:五國約以伐齊。昭陽謂楚王曰:

五國以破齊,秦必南圖。」楚王曰:「然則奈何?

對曰:「韓氏輔國也,好利梁逗扮而惡難,好利,可營也;惡難,可懼也。我厚賂之以利,其心必營。

我悉兵以臨之,其心必懼我。彼懼我兵而營我利,五國之事必可敗也。約絕之後,雖勿與地,可。

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韓見公仲,曰:「夫牛闌之事,馬陵之難,親王之所見也。王苟無以五國用兵,請效列城五,請悉楚國之眾也,以圖於齊。」

齊之反趙、魏之後,而楚果弗與地,則五國之事困也。

譯文:趙、魏、韓、燕、楚五國聯盟進攻齊國。楚相昭陽對楚王說:

五國如果打敗了齊國,秦國一定會乘機向南進攻楚國。」指爛楚王說:「這可怎麼辦呢?

昭陽說:「南韓韓珉在南韓獨斷專行,貪圖私利,害怕危難。貪圖私利,可以對他施以利誘;害怕危難,可以對他進行威脅,我用重利去拉攏他,他內心一定會被利所誘;我發動大軍去威脅他,他一定會感到害怕,他害怕我們的大軍,又貪橡灶圖我們的重利,這樣五國聯盟攻齊的事,一定會失敗。

他們的盟約被撕毀以後,即使不給南韓割地,也是可以的。」楚王說:「好」。

於是他派大公事去南韓,會見韓相國公仲,說:「當初牛闌之役,馬陵之役,都是您親自見到的,大王如果不與五國聯合攻齊,我們願意獻出5個城邑,不然,我們就出動全軍來和齊國共同對敵。」

南韓與趙、魏解約以後,楚國果然沒有割地給南韓,而五國聯盟攻齊之事就落空了。

歷史上的張學良東北易幟是怎麼回事

總體來說是個愛國的將領,但政治頭腦不是很好,毅然放棄東北王,與蔣聯合,在九一八事件中當了蔣的替罪羊。最後又發動西安事變,企圖逼蔣抗日。最終被長期軟禁。很久後才獲得自由,壽終正寢。當年張學良將軍為什麼東北易幟呢?東北易幟是因為張作霖被炸死後,東三省議會於1928年7月2日一致推舉張學良為東三省保安總司...

歷史上的齊國齊釐公,究竟有多少國色天香的女兒?

有個。第個是宣姜,嫁給了洞神衛宣公 第納伍個是文洞顫或姜,嫁給了魯桓公 第個是哀姜,第個是淑姜,都嫁給了魯莊公 第個是齊姜,嫁給了晉獻公。你絕對想不到,歷史上齊國竟然有兩個齊桓公?是的,第一位齊桓公是姜小白,第二位齊桓公是田氏代齊後的國君田午。我是一直知道這件事的,因為我個人是對歷史十分喜歡的,我一...

歷史上的慎夫人怎麼死的,歷史上慎夫人是怎麼死的

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野史也沒有任何記載。但一種猜測是,是先漢文帝病逝的,隨葬文帝霸陵。另一種說法是漢文帝駕崩前遺詔,將後宮所有被他寵幸過的女子放回家鄉與家人團聚,其中就包括慎夫人和尹姬 這一章節電視劇 大風歌 有所收錄 漢代后妃除了有子的才能與兒子到封地享福,其餘無子的老死漢宮。漢文帝不想讓這些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