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靜靜愛圖圖
刑罰:指依照法律對違法者實行的強制處分。對犯人嚴厲的懲罰。
刑罰是刑法規定的,由國家審判機關對犯罪人適用的,以限制或剝奪其一定權兆雀仔益為內容的強制性制裁方法。
理解:1、刑罰的內容是對犯罪人一定權益的限制和剝奪,給犯罪人造成痛苦,以懲罰犯罪。
懲罰性是刑罰的本質屬性之一。這有別於民事制裁,並且刑罰是最嚴厲的懲罰(強制)方法。它可以剝奪犯罪人的一切權利,自由、財產、資格,甚至包括生命。
2、刑罰只能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以成文法的方式制定,其他任何機關無權制定刑罰。
3、刑罰只能由國家審判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並依照法定程式才能適用,並且只適用於特定的物件,即犯罪分子。
闡發。刑罰是國家創制的、對犯罪分子適用的特殊制裁方法,是對犯罪分子某種利益的剝奪,並且表現出國家對犯罪分子及其行為的否定評價歲餘,並起到改造罪犯、保護社會和警醒世人的作用。
刑罰與行政制裁、民事制裁的區別。
1、適用的法律根據不同,分別是刑法和其他法律(民法、行政法)。適用程式分別是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處罰法和行政複議法等。
2、適用機關不同。刑罰的適用機關是法院刑事審判庭,民事處罰的適用是法院的民事審判庭,行政法處罰的適用機關是行政機關。
3、適用物件不同。
4、嚴厲程度不同。
5、法律後果不同。受過刑罰處罰的人,在法律和事實上被視為有前科的人,會在一定期限內甚至終身被禁止從事某種職業或擔任某些職務,如法官、檢察官、律師、公務員。
刑罰權。刑罰權是國家基於獨立主權,對犯罪人實行刑事制裁的權力。
刑罰權由私刑權發展而來,在原始社會實行復仇制度,懲罰犯罪的權力屬於個人。在國家建立之後,私刑權基本被取消,刑罰權成為國家權力的一種。
現代社會,除了個別情況下(自訴案件的起訴)被害人也享有一定的權利外,刑罰權中所有的內容都屬於公權。
刑罰權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制刑權。即創制刑罰的權力,包括對刑罰制度的立、改、廢。在我國,只有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才享有制刑權。
2、求刑權。請求對犯罪人處以刑罰的權力。在現代社會,求刑權由偵查機關和公訴機關行使,表現為偵查機關蒐集犯罪證據、族汪公訴機關對刑事案件提起公訴。
但是被害人在一定情況下也享有求刑權,如對告訴才處理的案件進行告訴,對司法機關不立案、不起訴的案件提起自訴等。
道德和法律的定義
2樓:創作者
1、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
2、法律就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範的總和。法律屬於上層建築範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併為經濟基礎服務。法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三條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十四條 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通過在城鄉不同範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道德犯罪與法律犯罪
3樓:鍾志成
準確把握處理以婚姻騙財的案件,區別不道德婚姻和婚姻詐騙犯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判斷: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係成立之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第二,在客觀行為上,採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
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後,行為人將財物用於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戚頌喊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高野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係的其他人的財產,並非屬於婚姻關係成立後,「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後,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櫻鋒。
刑法是道德倫理的最低要求
4樓:神判
關於刑法的目的,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種是侵犯肆磨權益說,一種是規範違反說。侵犯權益說是指懲罰罪犯是因為其對法律要保護的利益的侵犯,關注的是結果正義;規範違反說是指行為本身就是錯的,違反了倫理規範,要對該行為本身進行懲罰,強調的是行為正義。
但行為正義和結果正義始終處於衝突之中。
我國的刑法將法益侵犯說和規範違法說兩種理論折中來支撐刑法的正當性。
刑罰是對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在入罪層面上,法益是入罪的基礎,如果沒有侵犯法益,則不構成犯罪頃彎。其次,侵裂乎鬥犯法益的行為也不一定是犯罪。
因為從規範違反說考慮,倫理是出罪的依據。對於倫理所容忍和鼓勵的行為,沒有必要發動懲罰權。正當防衛就是典型的例子。
刑法的人道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5樓:創作者
刑法謙抑的內容表現在刑法的有限性、迫不得已性、寬容性。有限性指刑法的調控範圍以及刑罰手段的運用是有限的;迫不得已性指不到萬不得已不得把某種行為在刑法中加以規定,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動用較重的刑罰,這也就是很多學者所說的刑法的最後性或者補充性。寬容性最本質的價值內涵在於刑法具有人道性,即給任何人以人文的關懷,刑法要尊重人的自由和尊嚴,能不干涉的領域儘量不去幹涉,儘量使用較寬和的刑罰手段。
具體而言,刑法的謙抑性貫穿於刑法、刑事政策的制定過程中,體現在罪刑法定、疑罪從無、有利於被告原則和嚴格限制死刑等諸多方面。體現在司法活動中,就是儘量慎用刑罰措施,使刑罰逐步輕緩化,行刑更人道等等。刑法在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演變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有的、內在的、獨具價值的特性,既包括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的制定,也體現在刑事司法的各環節中。
一、無犯罪記錄證明怎麼開:
1、首先準備好身份證原件。
2、有單位的由單位或開介察雹豎紹信,或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由單位領導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無單位的帶身份證到村委會或街道辦綜治辦說明來由,綜治辦工作人員就會拿出綜治辦人員管理**,寫上證言,並簽字、蓋章。
3、到派出所說明來由並出具身份證及**,民警根據身份證檢視檔案,看是否有不良記錄。檢視完畢後,寫上證言並簽字蓋章。派出所留底乙份。
二、違法犯罪記錄證明事項不包括以下情形:
1、治安調解協議,不予處罰決定;
2、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決定,以及交通違法罰款;
3、傳喚、繼續盤問、拘留審查等行政性措施;
4、其他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5、刑事和解協議、撤銷刑事案件決定;
6、因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刑事訴訟法》規定情形,檢察機關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和法院作出的無罪敗大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條 主刑肆姿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最符合道德的罪行有哪些?
6樓:歷史和地理
最符合道德的罪行現在是沒有的,因為既然能夠被稱之為罪行,就是觸犯了法律,觸犯法律的罪行是沒有任何道德可言的。
7樓:夏見冬
因為最符合道德的罪行是不孝之罪,因為孝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如果這個人不孝順,那他真的是違反了道德。
8樓:遊戲生活寶
符合道德的罪行,第乙個便是自己的正當防衛了,當有人攻擊你時,你出於對自己的保護來還手,這是符合道德行為的。
刑法與倫理道德的關係
9樓:飛鳥知山峰
倫理道德是做人的基礎。
也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發展和穩定的。
人類文明的基石。
刑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高階階段的產物。
違背倫理道德就要受到刑法的懲罰。
刑法以其強制性保障了社會穩定。
促進了社會和諧 而社會要和諧 必須以倫理道德為基礎 並且要加強倫理道德教育。
綜上所述 刑法和倫理道德。
相互依存 互為補充。
法律與道德的作文素材
1 atm機引發的牢獄之災 法律與道德的較量 2006年4月,由於 銀行櫃員機 atm取款機 出故障,打工仔許霆分171次取款17.5萬元,被法院一審以盜竊金融機構罪判處無期徒刑,事件引發爭議。案件被髮回重審,然而在第二次審判中,許霆一句 本意是想把錢取出來,保護好還給銀行 的出格話令公眾大倒胃口。...
從道德和法律分析電信網路詐騙,新刑法規定的電信詐騙案的立案標準
單從道德上說,絕對不道德,因為每個人掙錢都不容易,有可能騙的別人的救命錢,法律上說也是絕對不允許的,但是法律沒有具體規定這種詐騙該判多少年,所以就算是抓住了也沒判好重。再從銀行和電信方面說 這兩個部門都是屬於國家部門,很多條規都是維護它們的利益,國家要真心治理必須從兩大部門入手,如果真的是受害人被騙...
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道德修養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個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鍛鍊,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會和階級中,人們的道德修養有不同的目的 內容和途徑。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中,道德修養 的名詞解釋是什麼?休養就是學習做人的的道理,也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刻苦的學習和鍛鍊使自己不斷進步,成為一個德才兼備,體魄健全的人。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