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觸是怎樣傳導的?經典突觸的傳遞過程

2025-05-08 16:55:04 字數 2328 閱讀 5744

1樓:匿名使用者

突觸是相鄰兩個神經元之間的聯絡,是神經元之間遞質的產生與釋放、傳遞、接受的結構,能夠將電訊號轉變為化學訊號,再轉變為電訊號。乙個神經元的軸突一般與另乙個神經元的樹突或胞體相接觸皮團,其興奮通過突觸在細胞間傳導時具有以下特點:一、單向傳遞 當興奮由軸突傳至突觸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經突觸前膜、間隙與後膜上的蛋白質受體結合,使後膜離子通透性發生改變,產生突觸後電位(使後乙個神經元的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迅速轉變為外負內正),形成區域性電流,興奮由乙個神經元傳至另乙個神經元。

由於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後作用於突觸後膜,所以興奮只能從突觸前神經纖維末梢傳給突觸後神經元,而不能逆向傳遞。由於突觸的單向傳遞,使得整個神經系統的活動能夠有規律地進行。二、傳遞的訊號既有興奮性的,也有抑制性的 當衝動到達前膜時,就會導致一定量的突觸小泡與前膜融合,並釋放出遞質進入間隙,引發後膜電位變化。

如果突觸後膜電位能使後神經元產生衝動就是「興奮」性的;如果突觸後膜電位使後神經元難以產生衝動,則為「抑制」性的。可見,突觸具有「興奮或抑制」的資訊處理功能。三、總和 通常興奮性突觸每興奮一次,並不足以觸發突觸後神經元興奮。

但是,同時傳來的一連串興奮,或是許多突觸前神經末梢同時傳來一排興奮,引起較渣虛多的遞質釋放,就可以使突觸後神經元興奮,這種現象就叫做總和。四、突觸延擱 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比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要慢些。原因是興奮由突觸前神經纖維末梢傳傳至突觸後神經元需如握燃要經歷遞質釋放、擴散以及對突觸後膜作用的過程,所以需要時間較長,一般為,這段時間叫突觸延擱。

五、對內環境敏感 突觸對內環境變化非常敏感,缺氧、co2增加、ph變化、各種離子濃度變化(ca2+、na+、k+),都可以改變突觸部位的傳遞活動。六、對某些藥物敏感 突觸後膜的受體對遞質有高度的選擇性,因此,某些藥物可以特異性地作用於突觸的傳遞過程,阻斷或者 突觸的傳遞。

2樓:匿名使用者

共有八個步驟!前膜產生 運送畢陸到前膜釋放 以小泡的形式釋放到間隙雹數絕 運送到後膜 與後源姿膜相融合 釋放物質 引起鈣通道的開放!

我自己總結的!

經典突觸的傳遞過程

3樓:華源網路

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組成。

當突觸前神經元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突觸前膜去極化,電壓門控ca2+通道開放,對ca2+通透性增強,ca2+進入末梢,引起突觸前膜以出胞方式釋放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此過程經歷囊泡動員、擺渡、著位、融合和出胞等步驟。

平時突觸囊泡由突觸蛋白錨定與細胞骨架上,當ca2+濃度公升高,ca2+與軸漿中的鈣調蛋白結合為ca2+-cam依賴的蛋白激酶ii,後者使突觸蛋白髮生磷酸化,使囊泡遊離。

遊離囊泡在g蛋白rab3幫助下向活化區移動—擺渡。

被擺渡到活化區的囊泡在某些蛋白的參與下固定於突觸前膜的過程—著位,參與著位蛋白包括突觸囊泡膜上的突觸囊泡蛋白(v-snare)和突觸前膜上的靶蛋白(t-snare)結合。

另外一種突觸結合蛋白或p65在軸漿內高ca2+條件下發生變構,消除對融合的鉗制作用,突觸囊泡膜和突觸前膜發生融合,暫時形成融合孔—出胞。

出胞時,融合孔徑迅速由1nm擴大到50nm,遞質釋出,在突觸間隙擴散到突觸後膜作用於特異受體/化學門控式通道—突觸後膜上某些離子通道通透性改變—帶電離子進入突觸後膜—突觸後膜電位發生去極化或超極化—突觸後電位。

突觸資訊傳遞的特點是什麼?

4樓:張三**

突觸資訊傳遞的特點 是什麼呢?突觸是指乙個神經元的衝動傳到另乙個神經元或傳到另一細胞間的相互接觸的結構,是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絡的部位,也是資訊傳遞的關鍵部位。

1. 下列哪一項不是電突觸傳遞興奮的特點:

a.雙向性。

b.低電阻。

c.快速。d.需要化學遞質的參與。

答案】d。解析:電突觸傳遞的結構基礎是縫隙連線,該通道允許帶電離子和許多有機分子從乙個細胞的胞質直接流入另乙個細胞的胞質,具有雙向性、低電阻性和快速性的特點。

關於突觸,常見的考點如下:

考點一:突觸的分類。

突觸有兩類,其一是電突觸,其二是化學性突觸。

考點二:電突觸特點。

雙向性、低電阻性和快速性。電突觸特點「雙向性」是指動作電位可以直接通過連線蛋白從乙個細胞到達另乙個細胞,也可以從另乙個細胞反向傳出;由於依靠蛋白質直接傳遞資訊,所以電突觸傳遞「電阻小」而「速度快」。

考點三:化學性突觸傳遞的組成和型別。

化學性突觸傳遞是神經系統資訊傳遞的主要形式,其組成有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後膜三部分。化學性突觸有兩類,其一是定向突觸,其二是非定向突觸。其中,定向突觸又包括軸突-胞體式、軸突-樹突式及軸突-軸突式三種。

考點四:影響化學性突觸傳遞的因素。

影響遞質釋放的因素、影響已釋放遞質清除的因素和影響受體的因素。

單位膜的名詞解釋,突觸的名詞解釋

單位膜 unit membrane 膜結構的一種假設模型,是根據電鏡觀察的結果提出來的。它是包圍在整個細胞最外層的薄膜,又稱質膜。膜的分子結構模型 關於膜的結構,從20世紀開始一直到現在,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假說和模型。下面舉幾個比較流行的模型加以說明。1.單位膜模型。這種模型於1935年提出,到20...

燒開水是熱是怎樣傳遞的,熱是怎樣傳遞的

底部的熱水會向上升,周圍較冷的冷水就下降。熱傳遞 或稱傳熱 是物理學上的一個物理現象,是指由於溫度差引起的熱能傳遞現象。熱傳遞中用熱量量度物體內能的改變。熱傳遞主要存在三種基本形式 熱傳導 熱輻射和熱對流。只要在物體內部或物體間有溫度差存在,熱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多種從高溫到低溫處傳遞。...

熱傳導率的精確計算,熱傳遞速率的計算公式

1.熱阻是指熱量傳遞通道上兩個參點之間的溫度差與兩點間熱量傳輸速率的比值 rth t qx 1 其中 rth 兩點間的熱阻 w或k w t 兩點間的溫度差 qx 兩點間熱量傳遞速率 w 2.熱傳導模型的熱阻計算 rth l s 2 其中 l為熱傳導距離 m s為熱傳導通道的截面積 m2 為熱傳導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