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根據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溫度、密度及運動狀況的差異,可以將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各個層的特點如下:
按大氣溫度隨高度分佈的特徵,可把大氣分成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含空逸層。按大氣各組成成分的混和狀況,可把大氣分為均勻層和非均勻層。
按大氣電離狀況,可分為電離層和非電離層。按大氣的光化反應,可分為臭氧層。按大氣運動受地磁場控制情況,可分有磁層。
2樓:網友
大氣層通常包括由上至下的以下氣層:
1. 外氣層(exosphere):最外層,溫度低,是大氣層的邊界,原子和分子開始脫離地球。
2. 護層層(thermosphere):溫度上公升,輻射和熱流開始影響,有些物質能夠在逗歲此層中懸浮。
3. 大氣層(mesosphere):溫度繼續上公升,但空氣層中分子密度低。
4. 氣象層(stratosphere):溫度上公升,氣壓下降,此層中的氣體可以吸收部分太困笑陽輻射,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輻射。
5. 溼冷層(troposphere):最下層,溫度最低,氣壓最山尺睜高,此層中的氣體可以吸收和釋放大部分的水汽,影響氣候和天氣。
大氣層和空氣的分別@@
3樓:科創
你題出的問題很有趣。
一般人都會認為空氣和大氣層都是一樣的東西。
不過。嚴格來說兩者是有分別的。 一般所稱的空氣。
是指我們周圍存在著、可供我們呼吸的流動氣體。它們在地面的水平方向分佈上。
其密度、壓力、成份等幾乎是相等的。
但若是在垂直的方向上。
其差異就極大了。
例如在海平面上。
空氣的平均壓力約為每平方釐公尺1千克。
這就是所謂的乙個大氣壓力。
但隨著高度的上公升。
其壓力會續漸下汪鎮磨降。
當上公升到離海平面約6千公尺時。
其壓力將降至不足海平面的一半。
如繼續上公升。
壓力亦將不斷下降。
直至離開地面約120千公尺處。
那裡幾乎已經到了沒有空氣的存在的真空狀態。
氣象學困鬥上就稱這段由地面至120千公尺處的高空稱為大氣層。 而在不同的高度。
大氣層亦有不同的名稱。
例如由海平面至約10千公尺的高度的這層空氣稱為對流層。
再上到約30千公尺處的這一層就稱為同溫層。
同溫層以上到50千公尺處稱作暖層。
暖層以上到120千公尺。
那裡的空氣已經非常稀薄。
以至氣體份子作電離狀態。
因而這一層大氣稱作電離層。
電離層之上旅蘆。
空氣更為稀薄。
空氣份子的某些質點其運動速度已大於第二宇宙速度。
因而會擺脫地球的引力。
散失於外太空。
所以稱作散逸層。 2008-09-08 19:05:24 補充: 同溫層亦稱作平流層。
原因是這一層的空氣大致上都作水平方向流動。
沒有對流運動。
其溫度變化很小。
所以又稱為同溫層。
一般發生在大氣層的什麼中?
4樓:教育知識的解答
對流層。
風雨雷電天氣現象一般發生在大氣層的對流層。對流層是地球大氣層靠近地面的一層。它同時是地球大氣層裡密度最大的一層,它包含的空氣質素幾乎佔整個大氣質量的75%,以及幾乎所有的水蒸氣及氣溶膠。
對流層,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氣,也是大氣的最下層,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氣質素幾乎佔整個大氣質量的75%,以及幾乎所有的水蒸氣及氣溶膠。對流層由於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灘、山嶺等不同地形的影響,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氣溫的變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風,即空氣發生大量的對流現象,故稱為對流層。
其下界與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隨地理緯度和季節而變化,它的高度因緯度而不同,在低緯度地區平均高度為17~18千公尺,在中緯度地區平均為10~12千公尺,極地平均為8~9千公尺。例如:我國北京地區,對流層的高度約為11千公尺,廣州地區對流層的高度增加到約16千公尺,而在東北地區則下降到10千公尺。
並且夏季高於冬季。甚至同一地區同一天,對流層的高度也會隨早、中、晚的變化而變化。
風雨雷電一般發生在大氣層的對流層。對流層從地球表面開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對流層頂,即平流層的起點為止。
在高緯度的地區,因為地表的摩擦力會影響氣流,形成了乙個平均厚2千公尺的行星邊界層。這一層的形成主要依靠地形而有所不同,而且亦會被逆流層的分隔而與對流層的其他部分分開。 這一層由於是大氣的最下層,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氣質素幾乎佔整個大氣質量的75%。
在對流層裡空氣可以有上下的流動,雷雨、濃霧、風切變等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正因對流層是大氣層中湍流最多的一層,噴射客機大多會飛越此層頂部(即對流層頂)用以避開影響飛行安全的氣流。
大氣層的阻擋能力,地球大氣層能阻擋小行星麼?
如果大氣層消失,地球水份將會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生命便會枯竭,地球就會跟月球 火星一樣,只剩下一塊岩石。因為有了大氣層,鎖住了氧氣的洩漏 因為有了大氣層,將流星隕石阻擋在大氣層外或將它們燒燬在大氣層中。所以,世界萬物因氣而生,因氣而命,因氣而形,因氣而 動。人跟地球一樣,離開元氣的保護,就擋不住外來細...
大氣層對地球有什麼作用,地球的大氣層有什麼作用?
黎明前的黑暗正是地球大氣作用的結果。當長夜將要結束 旭日將要升起的時候,地平線以下的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2000 3000千米的高層大氣,這樣,太陽的散射光就把星光沖淡了 高層大氣十分稀薄,它所散射的陽光不能充分透過稠密的大氣層傳到地面上來。這樣,地球上既沒有星光照射,又受不到大氣的散射光,更沒有明耀...
大氣層與地球一起自轉嗎?大氣層的邊界是哪?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公里的大氣層。與地球一起自轉。氣體密度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變得愈來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發現有稀薄大氣,有人認為,大氣層的上界可能延伸到離地面6400公里左右。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