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科普小知識,流星體的小知識

2025-05-13 23:25:35 字數 2181 閱讀 8789

流星體的小知識

1樓:張三**

流星體是外太空中的乙個小的岩石或金屬物體。 流星體比小行星小得多,大小從小顆粒到一公尺寬的物體不等。茄租比這更小的物體被歸類為微流星體或太空塵埃。

大多數是彗星或小行星的碎片,而其他的則是從月球或火星等天體噴出的碰撞碎片。 當流星體、彗星或小行星以通常超過 20 公里/秒的速度進入地球大氣層時,該物體的空氣動力加熱會產生一條光,來自發光物體和它在尾跡中留下的發光粒子的蹤跡。這種現象被稱為流星或「流星」。

一系列許多流星相隔幾秒或幾分鐘出現並似乎起源於天空中的同一固定點,稱為流星雨。如果該物體像流星一樣穿過大氣層並與地面撞擊時能經受住燒蝕,那麼它就顫搭兆被稱為隕石。 據估計,每年有 15,000 噸流星體、微流星體和不同形式的太空塵埃進入地球大氣層。

幾乎所有的流星體都含有外星鎳和鐵。它們具有三種主要分類:鐵、石和石鐵。

一些石頭流星體包含被稱為球粒的粒狀內含物,被稱為球粒隕石。沒有這些特徵的石質流星體被稱為「無球粒隕石」,它們通常由外星火成岩枝旁活動形成;它們含有很少或不含外星鐵。流星體的組成可以在它們穿過地球大氣層時從它們的軌跡和由此產生的流星的光譜推斷出來。

它們對無線電訊號的影響也提供了資訊,對於白天很難觀察到的流星尤其有用。從這些軌跡測量中,發現流星體有許多不同的軌道,一些聚集在溪流中(見流星雨),通常與母彗星有關,其他則顯然是零星的。來自流星體流的碎片最終可能會散佈到其他軌道上。

光譜與軌跡和光曲線測量相結合,產生了各種成分和密度,從密度約為冰四分之一的易碎雪球狀物體到富含鎳鐵的緻密岩石。對隕石的研究還提供了對非短暫流星體組成的見解。

你還知道關於流星的哪些知識

2樓:舞僥評

流星:指執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猛御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流星有單個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幾種。

流星體:本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大部分可見的流星體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1克以下。

火流星:看上去非常明亮,發著「沙沙」的響聲,有時還有**聲。流星體質量較大,進入地球大氣後來不及在高空燃盡而繼續闖入稠密的低層大氣,以極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氣劇烈摩擦,產生出耀眼的光漏虛亮。

火流星消失後,有時會留下雲霧狀的返知燃長帶,稱為「流星餘跡」,可存在幾秒鐘到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

流星雨: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乙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

關於流星的知識

3樓:匿名使用者

質和能量在時間和空間互相轉換,如果它現在是流星,那它就是流星。不管是不是恆星、行星**或撞擊後形成的,它就是流星。

流星:流星是分佈在星際空間的細小物體和塵粒,叫做流星體。它們飛入地球大氣層,跟大氣摩擦發生了光和熱,最後被燃盡成為一束光,這種現象叫流星。

如果沒有燃盡就是隕星)。通常所說的流星指這種短時間發光的流星體。

恆星:恆星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構成行星和生命物質的重原子就是在某些恆星生命結束時發生的爆發過程中創造出來的。

關於流星的知識?

4樓:網友

流星是指執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流星體原來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流星有單個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幾種。

在掉到地面之前,大部分都已燒成了灰燼,少部分會變成隕石掉到地面上。大部分可見的流星體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1克以下。流星進入大氣層的速度介於11km/s到72km/s之間。

人們通常為它賦予美好的意義,認為看到並對著流星許願就能實現心願。

流星(學名:nymphaea 'meteor'):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肥厚。

葉二型:浮水葉圓形或卵形,基部具彎缺,心形或箭形,常無出水葉;沉水葉薄膜質,脆弱。花大形、美麗,浮在或高出水面;萼片4,近離生;花瓣成多輪,心皮環狀,貼生且半沉沒在肉質杯狀花托,且在下部與其部分地癒合,上部延伸成花柱,柱頭成凹入柱頭盤,胚珠倒生,垂生在子房內壁。

漿果海綿質,不規則開裂,在水面下成熟;種子堅硬,為膠質物包裹。

培育者及年代:約瑟夫·b·l·馬利列克,1909年培育。

流星和流星體的區別是什麼

1 流星 包括的範圍比流星體大 即流星是包括流星體的。2 定義不同 流星是指執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 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 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流星體是太陽系內,小至沙塵,大至巨礫,成為顆粒狀的碎片。3 種類不...

流星體是繞太陽公轉的還是繞恆星公轉的天體

太陽就是恆星。是太陽系內唯一的一顆恆星。流星昌乎體是圍繞恆星 太陽 公轉的。流星體是彗星解體後的碎屑。彗星是太陽系形成時,位於太陽系外圍的剩餘物質,是水冰和固體碎屑的凝凍體。在這些大冰塊受到引力攝動時,可能進入內太陽系,並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受到太陽光的加熱而蒸發,形成一條拖在後面的彗尾,才叫彗星。...

農業小知識科普,農業科技小常識

農業科技小常識 樓主是要問農業科技哪方面的常識呢?農業科技小常識有哪些?春大豆栽培技術。1 適時早播。在土溫達到12 以上時即可播種,而在14 以上播種較安全。為防止爛種 提高出苗率,可採用地膜覆蓋早播及選喚山用春大豆秋繁的種子。播種期一般閩東南地區掌握在 雨水 至 春分 前後,閩西北地區在 春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