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庫振國薩林
上善治水的含義:聖人之治,是人世間最高明的治。
上善治水和上善若水的區別
2樓:柚子味兒甜甜圈
上善若水」和「上善治水」有兩個區別:「若水」指的是品格修養,「治水」指的是**治理;「上善若水」重在「善」字,「上善治水」重在「上」字。
當然從訓詁學的角度,可以有另一種解釋,高明訓釋:「帛書甲本首句作『上善治水』,古文『臺』與『以』同字,『治』與『似』同音,故借『治』字為『似』,為『上善似水』。」如果帛書甲本原文說不通,用訓詁釋文就是學問;如果因為訓詁而錯解了原文,把前期文字附會後期文字,就不能算是學問了。
水凳神患是中華民族面對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早在上古神話中,就有許多關於神與水、人與水的相生相剋的記載。大禹治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
在此之前,還有女媧補天的救世神話:水神共工造反,被打敗了,氣得用頭去撞世界的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生靈受災,於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萬靈始得以安居。
而在另一則女媧造人的神話中,人是由女媧娘娘用黃土、水這兩種物質和成泥人而出世的。由此可見,在我們中華慎叢民族的文化基因裡,人與土地、與水,有著極其深邃的關係。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可養民,亦可災民;人可治水,亦可受制於水。
地球自然環境之水並非「上善」二字可直接定性,適度的水是我們人類生存、生活棗孝虧需要的,但是水超過了一定的範圍,一旦改變成洪水以後,就會如同猛獸一般,吞噬人類的生命,摧毀人類的財產,破壞人類生存的環境。
這就如同每個人看不見、摸不著的慾望一樣。當它處在乙個合理的限度之內,滿足我們的生存所需,我們會保持相對心態平和的狀態。一旦慾望膨脹,貪心驟起,如同洪水那樣沖毀自律與理性編織的堤壩,恣意妄為,災難就會像不周山之上的天河之水一樣從天而降,毀滅一切。
所以說,治水,對於乙個國家的長治久安非常重要;治水,對於乙個人的福禍安危,也至關重要。
3樓:網友
沒聽過!是上善若水吧?
4樓:祖榮花考棋
上善治水的含義:聖人之治,是人世間最高明的治。
上善治水
5樓:
第八章。上善治水。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上善治水。
水善於滋養萬物而有靜,又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居住在善地,心胸開闊深沉,給予能夠誠信,正善於治理,做事能動,行動能把握時機。
只有不爭,所以沒有怪罪。
理解:上善於治水。水喜歡尋道而行。上善於修運河道,讓民眾社會之水,能沿著運河道,有序的流到大家共同想要達到的目的地。大禹治水。
水滋養萬物,萬物離不開水,而且水有平靜的時候。人都愛往上走往高處走,水卻往低處往下處流,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它自願處在最低、最髒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道。
居善地。水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一直到水能到達的最終終點,而居住下來並守靜。
心善淵。水居下,兼收幷蓄,成為大海,可謂博大深沉。它在最低處,匯聚所有細流,於是造就寬廣的大洋。
如果大海很挑剔,不願意要小的、髒的河流,它又如何能夠成為大海呢?不計較大小好壞的吸收,像大海一樣融合、沉澱、自淨,方能博大深沉。
予善信。水有信期,江海的潮汐時間非常準確。水對那些接近道的給的多,遠離道的給的少,所以水給予有信。
同時水對於萬物的反映就像鏡子一般實在,美的人能從裡頭看到美的樣子,醜的人能從裡頭看到醜的樣子,決不會有半點欺騙。人要學習水守時、誠信、真實的品質。
正善治。水脈分佈條理有序。水又取法於地形,水御搭在碗裡,水就是碗的形狀;水在川穀,水江河的形狀。
並且靜態的水面永遠都保持水慎春平,一瓶水無論你寬拆耐怎麼翻倒,水的平面總是平的。人像水學習,無論何種環境、都能適應、因地制宜、公平公正。
事善能。水能繁育萬物、能解動物口渴、能載船使之航行,能洗滌去汙等等。水不刻意作為,卻有能作為的品質。
同時水流持久能動,守柔,堅韌。所以平時各種粗鄙瑣碎的事情都會做,並且具備堅韌品質,處理大事就會變得簡單輕鬆。人要具備技能,並且有恆心、有毅力,做起事才能事半功倍,這是水給我們的啟示。
動善時。水的變化因時而異,春夏變暖萬物復甦,水流就變得湍急以便灌溉萬物;冬天變冷萬物沉寂,水也就凝結為冰塊。因此人們做事時都要掌握時機,該動時動,該止時止,這是流水對我們啟發。
但水有個缺點,就是喜歡爭,尤其是洪水海嘯。只有不爭,就不會遭到怪罪。
是上善若水還是上善治水
6樓:水瓶劉張
原文是上善治水,經過時間的洗刷後人改成上善若水了,為什麼老子不說若水,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兩個方面,所謂水火無情,由此可知道老子的智慧。
7樓:好麗友
上善若水。
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而攻堅強莫能勝之。」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如果來勢兇猛,沒有什麼能阻擋的。
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無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上善若水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8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最善的事物莫過於水。無水,則不能產生芸芸叢生的生命世界;無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
存。水生育萬物,滋潤群生而與物無爭,不求後報。它柔弱溫順,總是處於為人們所鄙棄。
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常言道:「人向高處走,水向低處流」。人總是喜歡奉上欺下,攀高附貴,青雲直上,而。
水則總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無傾覆之患。
人心總是有私心雜念、七情六慾之煩擾,而水靜則清澈湛然,無色透明,無混無濁,可鑑。
萬物。若心靈之善淵。
水善養萬物,施恩不求報。植物皆沾滋潤之恩,動物鹹獲飲食之惠,此乃仁慈也。
水利萬物,誠實和順,無假無妄,表裡如一,是謂;「言善信」。
水之為治,若大匠取法,以「平中準定上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對萬物一視同仁,最為公平。是謂「政善治」。
水理萬物,能力賣者碧非凡。去汙洗嫌陸濁,攻堅克固,行船渡筏,興雲致雨,生物育人中舉,功用不可。
估量。此乃「事善能」。
春夏溫熱,萬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時,水則蒸雲降雨,滋潤群生,降溫祛暑。秋冬漸寒。
萬物成藏,水則結為堅冰,凝為霜雪,覆蓋大地,恰若天被,保護生靈,遮風禦寒。此。
乃「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之體性,雖有以上「七善」,但皆出於自然,與物無爭。所以,水才沒有過失。
善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善字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善的真正含義 1 善良 慈善 跟 惡 相對 舉。2 善行 善事 跟 惡 相對 行 3 良好 策。本。4 友好 和好 友 5 熟悉 面 6 辦好 弄好 後。7 擅長 長於 戰。8 好好地 自保重。9 容易 易於 變。10 姓。擴充套件資料 價值 意識 絕對抽象事物 元本體有兩種對立統一的具體存在和表現...
百善孝為先的出處和含義,「百善孝為先」出自哪裡?
孝 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國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維繫統治 家國同構 混淆群己權界,公私互犯 的最根本的禮教準則,是漢民族家庭美德與傳統文化罪惡糟粕極具爭議和威力的混合體。需要明辨的是,理論上及現實中的儒家孝道體系是中國特色封建 主義社會歷史的產物,並非人類的 普世倫理 或客觀的普遍真理。古代的孝是...
信 德 仁 善 禮 智 的含義是什麼?
團隊的補充 道教主要講仁義禮智信。仁 悲天憫人的生活態度,對待人和其他事物的方式。義 遵循正義的生活道路。禮 維持整個儒家社會的基本信條,是維繫社會的規則 形式,必須遵守,相當於程式法。智 能夠在明辨是非基礎上趨利避害的判斷力。信 對承諾的遵行和高度尊重。儒家 基礎思想忠孝節義。忠 忠誠的意思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