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此語出自《大學》,就個人而言:靜後能慮,慮而後得,得之才能定。佛家思想說,定後生慧,有了智慧才真正明瞭了自己。
瞭解自己,修養自己在古人看來不是簡單的事情,需「克唸作聖」,「常思己過」,古人以身喻國,以身喻家,若能修好自己的身,齊家治國同理可依。所以有局碧和「治大國若烹小鮮」之論。 《大學》原文部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桐盯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慧賀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2樓:匿名使用者
1.靜坐常思己過襪兆,閒談莫論人非。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3.寵告激租辱不驚 看庭前花開鉛行花落,去留無意 望天上雲捲雲舒。
論修身為本
3樓:網友
此語出自《大學》。這句話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要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的根本是在修身;其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所有人都要以修身為本。
這是儒學的根本精神。也就是說,要解決社會問題,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最根本的途徑是每乙個人的提高。用現代的話來說,社會的進步或者健全穩定發展,根本在於人的提高。
現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人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修身為本體現於日常人生,就是人們常說的「先做人,後做事」。無論做什麼,首先也要修養好自己,學會做人。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以修身為本,這是傳統管理思想的核心。
要把握這個核心,首要的是要把它作為修身的準則,用在自己身上,在自己身上貫徹修身為本的原則。離開修身為本這個原則,也就丟掉了傳統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靜以修身的修是什麼意思
4樓:教育暖風
靜以修身的修是修養的意思。
出處:三國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譯文: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5樓:進擊的毛秀才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於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指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
修的翻譯:修養。
修身以什麼為本?
6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
出自《禮記-大學》
原文節選:總綱。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 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讓百姓仁愛敦睦、明理向善,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處 諸葛亮的 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蹈 忄旁 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意思
夫君子之行出自諸葛亮的戒子書全文是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皆是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
以靜為題作文但不寫靜字,300字以靜為題作文但不寫靜字
我閉著眼,偶爾能 copy聽見草叢中的幾聲清脆的蟲鳴,以及微風輕輕的穿過樹林的聲響。深吸一口氣,滿滿的都是淡淡的青草的芳香,我小心的睜開眼,映入眼簾 的,是墨色的天空,默默地閃爍著的星斗,和悠然而皎潔的月光,以及這月光映襯下,波瀾不驚的湖水。這樣的景色,美得讓人不敢呼吸,生生怕打碎了這話一樣的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