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教學設計,烏塔這一課的主旨。

2025-05-29 20:10:13 字數 2168 閱讀 2371

烏塔這一課的主旨。

1樓:

烏塔這一課的主旨: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表現了這個少女獨立自主的生活意識和生活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拓展:此課文已編入人教版課標本第七冊第二十七課。北京版第19課。

人教新課標四上《烏塔》教學設計

2樓:溫嶼

學習目標

1、認讀6個生字,以及「洗漱、愜意、反駁、邏輯、筋疲力盡、**號碼」等詞語。

2、讀懂課文,學習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感悟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

課前準備

師生一起觀察歐洲地圖,瞭解歐洲的著名城市。

教學過程

看圖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歐洲地圖。

2、有一位14歲的。小姑娘經過充分的準備和精心的籌劃,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個小姑娘就是課文的主人公——烏塔。(板書課題)

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裡的拼音,遇到生詞可查字典、詞典。

2、賽讀生字詞:洗漱、愜意、**號碼、反駁、邏輯、精疲力竭。

3、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4、四個同學組成小組;每個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大家對出現的問題給以糾正;討論烏塔是一位什麼樣的小姑娘。

自讀課文,深入體會

1、烏塔是一位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識的德國小姑娘。再讀課文,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烏塔獨立生活的意識。

2、讀讀議議:

a、在初次見面的部分,哪些描寫可以看出烏塔做事有生活經驗,從容不迫?

b.在地圖上找出烏塔在歐洲遊歷的地點,讀讀、議議烏塔為什麼不怕危險?

c.分角色朗讀「我」與烏塔對話的部分,體會烏塔的自主意識。

鄭氏 瞭解主題,討論

1、 烏塔的哪些話或喊虧散哪些做法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見解。

2、 說說自己打算從哪件事做起,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佈置作業

1、把故事講給父母聽;和父母商量,先從哪些事做起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2、把課文第二部空姿分變為對話,練習分角色朗讀。

四年級語文上《烏塔》教學設計

3樓:正香教育

烏塔》此課文已編入人教版課標本第七冊第二十七課。北京版第19課。冀教版第8冊第五課。不妨看看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烏塔》教學設計。

渣悄一、激趣匯入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到過哪兒?怎樣去的?

2、這節課我們結識乙個了不起的德國小姑娘——烏塔(板書課題)二、初讀寬野感知1、出示自讀提示,學生初讀課文。

2、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3、交流:烏塔做了什麼事?

4、出示歐洲地圖,學生直觀感知。

三、精讀感悟1、出示學法指導,學生自學。

2、集體交流:

用「我認為烏塔是乙個 的`孩子」的句式彙報,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句。

3、抓住重點句精讀,通過句式訓練體會烏塔的安排之周,準備之久。

四、拓展延伸1、烏塔獨自遊歷歐洲,你是否同意她的做法?為什麼?

2、小組交流,形成自己的觀點。

3、集體交流,亮出自己的觀點。

五、課堂小結1、烏塔通過獨自遊歷歐洲這樣的方式來鍛鍊自己,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鍛鍊方法。我們可以怎麼做?

六、作業超市1、寫一寫由《烏塔》想到的。

2、把課文內容和課上討論的情況講給父母聽,聽聽父母的意見。

3、制訂乙個計劃,選擇合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

七、板書設計烏塔。我看烏塔:獨立、執著、熱情、有愛心、有理想……我學烏塔:正確認識自己 學習獨立自主。

讀烏塔有感,讀烏塔有感400字

學習了 烏塔 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 小皇帝 小公主 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課文中講到烏塔為計劃這次旅遊,整整...

27 烏塔的預習

他他他壓塌他太累了1根1鐵路局補補1太苦了壓塌田1孫1佟麗婭也麼壓塌田14部陸金所1去 講的是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人環遊歐洲,表示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八嘎牙路,誰看誰是豬?除了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四年級上冊27課烏塔這一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7...

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從烏塔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中過的孩子卻少鍛鍊,中,德兩過的孩子在家同是寶貝,確為什麼在中國的家庭裡孩子不能一個人出遠門,在外國孩子的家庭裡,父母就允許孩子們這樣嗎?不是的.在中過家庭的孩子不要說是去外國旅遊,叫他們在國內旅遊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孩子缺少鍛鍊 缺少勇敢 缺少自信,有的人有依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