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藝,沖茶有什麼步驟

2025-06-03 13:15:07 字數 1465 閱讀 1730

1樓:匿名使用者

鐵觀音茶的泡飲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沖泡按其程式可分為八道:

一:白鶴沐浴 (洗 杯):用開水洗淨茶具;二;觀音入宮 (落茶):

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的三分;三:懸壺高衝指掘好 (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四:

春風拂面 (散行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五;關公巡城 (倒茶):把泡好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裡;六韓信點兵(點茶):

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裡;七:鑑嘗湯色 (看 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八:

品啜甘霖 (喝茶):乘熱細綴,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注:鐵觀音如果選用工夫茶具來飲用唯鉛,時間把握如下:第一道和第二道約30-40秒,第三道約50秒,第四道約60秒,第五道約80秒,第六道約120秒,第七道和第八道根據個人的口味來把握,還有水溫以90oc~100oc沸水為佳,選用山泉水飲用效果更佳!

2樓:好t的

lz可以找個老師來教你呀 可以去儒鴻書院茶藝班瞭解一下。

中國茶藝流程

3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茶藝培訓機構茶藝的手法不同,流派紛呈,教的也不同。但茶藝之美存在一些共性的東西,首先,茶藝師自身要靜,心平氣和,靜若處子。先要靜下來,才能開始泡茶。

當心裡浮躁時,眼觀鼻,鼻觀心,深呼吸,全身放鬆,幾秒鐘就會慢慢靜下來。然後,用你靜的氣場,去影響別人。最美的茶藝是,當脊高你開始沏茶時,周圍嘈雜的聲音,都會慢慢安靜下來,所有的眼神都跟隨你的動作,集體進入「定」的狀態。

美的茶藝,動作要勻速、平穩,如行雲流水。並且茶藝師的動作不是一成不變,要隨各種外界環境因素改變而改變。不要到了乙個陌生的環境,器物用得不稱手,就泡不好茶了。

要體會茶藝根本的原則性的東西,才能處變不驚,隨遇而安。

美的茶困毀藝,每乙個動作都是有道理的,如茶藝當中常見轉腕動作,如不是因為要運用太極的轉承啟合,借力借勢,更好地泡好茶;而純粹為了所謂好看而轉腕,那看上去會「浮」,而不覺得美。最美的茶藝,要做到動作加一分則多餘的境界。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天晟茶藝培訓學校一直在教學生的,那就是美的茶藝,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茶藝目的,首先是為了讓茶更好喝,然後才能談美。茶藝師首先要學會按茶性泡茶,不同茶類、不同老嫩程度、不同陳放年限;用不同的水、不同的器皿、不同手法、不同的溫度去沖泡。不能為動作漂亮而不顧科學。

科學地泡好茶是茶藝的基礎和前提,唯有了解茶、喜歡茶,才能真正做到——知茶性而科學泡茶和知己知茶而健康飲茶的目標,不瞭解茶和不知道茶的特性來泡茶,都是偽科學,都汪野備是添水倒茶,都是服務員,不是茶藝師。

因而茶藝,是為品飲者服務的,不同的品飲者,對茶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時時注意品飲者的感受,隨時調整水溫、濃淡、或更換茶品。畢竟,茶藝要讓品飲者覺得美,才是真正的美。

中國四大傳統茶藝為,中國茶藝的四大特點

沒有分那麼多。中國 有貴族之分,真是兆念胡扯。現在只有把茶泡好,喝出健康才是茶藝,時代變遷茶藝的定義也是隨之變化的。茶藝並不是表演,更不是考本 茶藝師證書 就是茶藝師。茶是用來喝的,茶不是用來為表演服務的。既然茶是用來喝的,那目的就是為了健康,不是為了裝優豎鋒雅。一件簡單的族纖困事情,不要總是複雜化...

中國茶文化有多少年的歷史,中國茶文化有多久歷史

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廓清中國茶葉的源起。唐代陸羽 茶經 就說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而斷定神農氏的依據是 神農本草經 和 神農食經 前者載 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後者載 茶茗久服,令人悅志。這一傳說一直流傳到當代。神農時代是中華民族成長史中極為遠古的時期。茶葉的...

讀完茶藝有什麼好處,學茶藝有什麼好處

可以瞭解中國的茶葉文化,增加你的內涵與修養可以掌握一門技藝,為謀生計增加含金量.學好了,對自己而言就是不從事與茶相關行業,也算是你的一個特長會茶藝的女孩子,還是有其獨特魅力的.我覺得還是由興趣來決定。沒有說學完茶藝就可以賺錢的,也沒有說學好茶專藝對自己沒有用的。首先是自屬己的定位,茶是中國特有的有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