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雪後北臺書壁詩全文及註解。

2025-06-04 05:40:17 字數 1232 閱讀 1842

1樓:之意

雪後北啟則臺書壁。

蘇軾。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五更曉色來茄蠢虛幌,半夜寒聲落畫簷。

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已沒車。

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眼生花。

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雲有幾家。

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

按】首詩全詩不著悄納棚一「雪」字而雪景宛然,確非高手不能為,該詩極為王安石欣賞並有和章。

北臺】超然臺,在山東諸城縣北城上。

堆鹽】謝安侄兒詠雪,有「撒鹽空中差可擬」句。

幌】簾幕。馬耳】馬耳山,在諸城縣西南。

2樓:金竹谷主

全文如下: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五更曉色來虛老灶歷幌,半夜寒聲落畫簷。

試掃北臺看馬辯隱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已沒車。

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眼生花。

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雲有幾家。

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

按】首詩全詩不著一「雪」字而雪景宛侍搜然,確非高手不能為,該詩極為王安石欣賞並有和章。

北臺】超然臺,在山東諸城縣北城上。

堆鹽】謝安侄兒詠雪,有「撒鹽空中差可擬」句。

幌】簾幕。馬耳】馬耳山,在諸城縣西南。

蘇軾《雪後北臺書壁》解唔明, 有無人可以逐句解釋??

3樓:承吉凌

雪後北臺書壁‧其二》 蘇軾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已沒車。 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眼生花。 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雲有幾家。

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 【解釋】 城頭上太陽剛出來,鴉雀已在翻飛, 市中泥濘的街道上已沒有車輛行走。 小樓上仍寒氣侵人,**因寒冷在表面生起小顆粒(粟), 日光照在像銀色海洋的雪地上,映得人眼目昏花。

雖然幼小的蝗蟲深入地下應有千尺,(古語有云:雪增一尺,幼蝗則入地一丈,雪厚則次年蟲害絕。) 但又有多少農家,秋天種植隔年成熟的麥田(宿麥),仍能保留一望無際的衡行亮樣子。

年老多病的我,慨嘆已無力賦詩, 惟有一邊吟誦《冰柱》,一邊帶念追憶著詩人劉叉。 (劉叉,元和年間詩人。其詩作《冰柱》寫冬天雪化所凝成的簷間冰柱,通篇奇思咐寬聯綿、有聲有色、虛實相生、意象萬千,其才氣幾與李白的名作《蜀道難》不相伯仲,令人擊節稱賞、歎為觀止。)

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表達北歸心情與曠達豪放襟懷詩

試析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一詩所表達的曠達情懷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這是一首平起入韻,押平水韻 八庚 部的七律。標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很明確地指出了日期 環境 行為。這是一...

北臺到普蘭店高速多少公里

駕車路線 全程約482.6公里 起點 北臺 1.撫順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行駛3.5公里,右轉進入瓦北線 2 沿瓦北線行駛4.8公里,左轉 3 行駛17.0公里,右轉進入北三家互通 2.沿北三家互通行駛810米,過北三家互通約1.2公里後,直行進入沈吉高速公路 3.沿沈吉高速公路行...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在什麼情況下說的

相傳蘇東坡年青時自負其才,且酷愛讀書,有一次,他自撰了一副春聯,並書於大門上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此聯雖然表明自己愛讀書的思想,但聯中 識遍 與 讀盡 未免口氣太大。有一天來了一個老者,一邊拿出幾本書,一邊對他說 聽說你要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今天特來請教。蘇東坡接過書一看,頓時就愣了,因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