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杜甫是哪一年寫的,杜甫《絕句》是他多少歲時候寫的?

2025-07-04 02:34:54 字數 3181 閱讀 2769

1樓:紅葉文案館

西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時年52歲。

西元763年,「安史旅鋒衫之亂」結束。結束之後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基慧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代·杜甫《絕句》

譯文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註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隻。

賞析:

整首詩描繪的是以作者家為事件發生的中心地,時間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柳樹上成雙結對的黃鸝鳥在卿卿我我地鳴叫,預示著什麼事要發生。果不其然,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有船來接作者與一群高潔之士要同去做官了。事件脈絡表拆腔達的非常清晰明確。

時間、事件、地點、情節、故事表述完滿。並且互相印證、更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感知、感懷、感恩還注入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人類最偉大的人生理想。

更體現了文化人那種「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的做人境界。表面看上去寫的是優美的景物,實際上則寄託了作者此時此刻的志趣情操。

全詩以賦的方法寫作,且渾然天成,而又恰到好處不露痕跡。以至於外行人以為杜甫這首詩是在描寫自然風景。上下兩句,兩兩相對,且那些明比、暗喻讓人浮想聯翩。

是運用「賦、比、興」的經典之作。讓人見識到了什麼叫託物言志,什麼是詩的語言。讀這樣的作品幾乎是與讀福爾摩斯探案**一樣引人入勝。

詩詞之妙莫過如此。杜甫再一次向人們述說:詩是不可翻譯的。

2樓:yqsy一切隨緣

絕句》是杜甫52歲的時候寫的。杜甫生於712年,770年去世,享年58歲。《絕句》這組詩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搜稿春。

唐肅宗寶應元年(762),成都尹嚴武入碼配朝,蜀中發生動遲漏指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臺)

杜甫《絕句》是他多少歲時候寫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絕句》

創作背景:西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即創作於:西元763年。

杜甫:712-770

所以當時杜甫是51歲。供參考。

絕句是杜甫什麼時候寫的?

4樓:快樂源泉

絕句是唐代詩歌形式之一,起源於五言律詩,後來演變成四行短詩的形式。據傳是由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創。絕句多用於表達情感和抒發感慨,其短小精悍、含蓄而有力的表達方式廣受歡迎。

而杜甫則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充滿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對時代的思考,被譽為「詩史之賢」。他的詩歌充滿了對民生疾苦的描繪和對人民生活的關注,深刻反映了唐朝晚期的社會現實和政治風貌。

絕句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都寫過絕句,包括杜甫。據《全唐詩》統計,杜甫共寫了近400首絕句,這些絕句多數寫於杜甫中晚年,包括《登高》、《春夜喜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等名篇。

絕句是杜甫寫的嗎?

5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兩搏粗首五言絕句,展現出詩人對春意的感受之深。表達了作者面對春意盎然的景象時愉悅、爽猛銀睜朗的心情。全詩如下:

絕句二首》唐·杜甫。

其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其二。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譯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鬆軟,燕子銜泥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豔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的日期?

絕句•其一》是一首寫於成都草堂的五言絕句,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詩一開始,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淨絢麗的春景,用枝歲筆簡潔而色彩濃豔。

絕句•其二》是杜甫客居四川時寫的一首抒情小詩,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的春光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心中沉重的鄉思。

這首詩是杜甫在哪一年寫的?

6樓:秋秋秋興興

野望》是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詩人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戰亂之苦後,生活暫時得到叢啟伍了安寧,妻子兒女同聚一處,重新獲得了天倫之樂。這首詩作於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

原文:野望》

唐代: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釋義:西山終年積雪,三城都有重兵駐防;南郊外的萬里橋,跨過泱泱的錦江。

海內連年戰亂,幾個兄弟音訊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悽愴?

惟將遲暮的年光,交與多病的身軀;至今無點滴功德,報答賢明的聖皇。

我獨自地騎馬郊遊,常常極目遠望,世事一天天蕭條,真叫人不堪想象。

賞析:詩以「野望」旁殲為題 ,是詩人躍馬出郊時感傷時局、懷念諸弟的自我寫照。此詩前三聯寫野望時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即由向外觀察轉為向內審視。

尾聯才指出由外向到內向的原因。在藝術結構上,頗有控縱自如之妙。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滲或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寫的絕句中的名句,杜甫絕句中的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寫的絕句中的名句是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也有可能是另一個 絕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gcfffffffffffff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絕句中的詩句 絕句 杜甫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古詩絕句編成小故事,絕句杜甫詩寫一個小故事

靜夜思 寂寞深夜思人。絕句杜甫詩寫一個小故事 絕句 改編為小故事,以下網路資料供參考。春天在萬物沉睡之中悄悄向我們走來了,喚醒了一切沉睡的生命。春天的腳步輕盈地走過田野,小草偷偷地破土萌芽。走過冒密的樹林,樹木甦醒了,抽出了綠嫩的枝條。走過寬闊的花園,花兒開出了嬌豔欲滴的花朵。走過被冰凍的河面,冰雪...

杜甫的《絕句》其四是哪首詩

絕句四首 其四。杜甫 唐代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罩搜碰入草亭。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譯文。藥草的枝葉長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顏色越過棕亭漫入草亭。苗滿空山 的美譽我愧不敢當,只怕它們的根在乾裂的土中成不了形。鑑賞。這首詩賦藥圃。前兩句寫藥圃景色,種藥在兩亭之間,青色疊映,臨窗望去,油然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