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與虞人期獵和陳太丘與友期行兩文共同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2025-06-04 05:35:17 字數 2569 閱讀 4597

1樓:網友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和陳太丘與友期行兩文共同表達的主題是誠信的重要性。

這兩篇文章都涉及到言而有信、信守承諾的主題。魏文侯與虞人約定獵期,即使天雨也要如期而至,彰顯了誠信的基本概念;而陳太丘與友人約定同行,卻因為友人失信而獨自迅顫離去,突出了誠信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

因此,這兩篇文章都強調了誠信在個人和社會生活腔尺中的重要性,提醒讀者在言行舉止中要秉持誠信原畝圓敗則,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信任。

2樓:布林佛

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

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

拍漏乃往,身螞芹自罷之。(出自北宋·司馬光。

資治通鑑·魏文侯書》)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悶賀畢,門外戲。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落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

兩個故事講的都是很簡單也很深刻的道理:人一定要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陳太丘與友期行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樓:環智綱

陳太丘與友期行》的主要內容:記述了陳元方。

與來客對話時的場景,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同時讚揚了陳元方維護父親尊嚴的責任感和無畏精神。

原文:陳太槐滑爛讓陵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鉛漏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落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

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道:

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君子啊!

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陳太丘與友期》

是南朝文學家劉義慶。

的作品,也作《陳太丘與友期行》,出自《世說新語》

全文僅有103個字,卻敘述了乙個完整的故事(關於守信與不守信的一場辯論),刻畫了三個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說明了為人處世,應該講禮守信的道理。如此有限的文字,卻包含了這樣豐富的內容,真可謂言簡意賅了。

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行閱讀理解和答案

4樓:名成教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衡指人哉!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落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與友期行( )2)尊君在不 (

3)相委而去( )4)落車引之 (

小題2】翻譯句子:(4分)

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小題3】「友人慚」的原因是什麼?(可用原文語句)(2分)

小題4】通過讀文可知元方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如何評價元方的「入門不顧」?(4分)

答案。小題1】(4分)(1)約定 (2) 通「否」(3)丟下、捨棄 (4)拉。

螞並 【小題2】(4分)①過了中午,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

您與我父親約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

小題3】(4分)「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或:言而無信,待人無禮。

小題4】(4分)聰明、機智的孩子。評價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試題分析: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比如本題中的幾個字詞古今義都不同,要注意辨析。對課文註釋中有明確註明的字詞要加強記憶。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瞭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中」「舍」「去」「期」「信」,最後疏通句子。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試題分析:直接引用「友人慚」前一句即可,注意要按要求引用原句。

考點: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試題分析:根據文中孩子的語言分析概括其性格特點,對其「入門不顧」的做咐物配法要一分為二的分析,即指出其合理性,又要說明其行為的不妥。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陳太丘與友期古文的意思,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的意思

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正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達。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自己先走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七歲,在家門外玩耍。客人問他 你的父親在不在家?元方回答說 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客人便生氣地說道 簡直不是人啊...

陳太丘與友期裡的古今異詞有哪些,《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四個古今異義詞及解釋是什麼?

1 陳太丘與友期行中 的 期 古 約定今 日期 2 太丘捨去 中的 去 古 離開 今 前去,前往 3 下車引之 中的 引 古 拉 今 引用 4 元方入門不顧 中的 顧 古 回頭看今 照顧或顧客 陳太丘與友期行 中的四個古今異義詞及解釋是什麼?文中的古今異義詞 1 去 古意 離開 今意 往 到。2 委...

《陳太丘與友期》小故事用哪些描寫方法來刻寫元方 簡析元方的性格特徵

主要哪攜緩是元方與友人的對話隱帶,即 語言描寫的方法。元方的性格特徵 講禮識儀,有正義感,率真,鎮定,以理服人。絕對是對的,老師上李模課就這麼講的 譯 文 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正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