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後不良的指標是什麼?

2025-06-06 15:30:17 字數 1960 閱讀 9179

1樓:以心

‍預後不良的指標主要有:尿量減少、心臟指數降低、左室舒張末期壓 力明顯増高、補充血容量後心輸出量不增多、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等。醫學上對一種疾病的瞭解,除了其**、病理、臨床表現、化驗及影像學特點、**方法等方面之外,疾病的近期和遠期恢復或進展的程度也很重要。

同一種疾病,由於患者的年齡、體質、合併的疾病、接受**的早晚等諸多因素不同,即使接受了同樣的**。預後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患者較年輕,不伴有糖尿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及時,使閉塞的血管拿消源開通,或嚴格按照醫生的建橋如議改變了生活習慣,按時服藥、定期複診,則發生再次梗死、心衰、惡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這就是預後較好,反之則為預後較差。

在上述因素中,消態有些是不可改變的,如年齡、基礎情況等;有些則是可以改善的,如正視疾病、積極配合**,都有利於預後向好的方向發展。預後是乙個古老的話題。兩千多年前 ,希波克拉底撰寫過**《論預後》。

希波克拉底認為 :要通過臨床觀察和分析來判斷疾病預後;「 對於醫生,最要緊的是關心其預見能力的培養 」;**預後的情況,是衡量醫術水平高低的一種尺度。研究預後的目的是為了認識疾病發展過程的規律,發現早期破譯預後資訊的方法;創設和運用有效**手段, 掌握診療的制動權 ; 干預不良的自然預後,改善不良的**預後,提高醫療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同時, 預後研究的水平是現代科學技術水平 、醫學科學水平的真實反映,預後研究是醫學進步的動力之一。

2樓:難忘情冷雨夜

‍預後不良的疾病,一直威脅著人類生命。19世紀以前。人類對預後不良的疾病**乏術,如對傳染病預後的控制處於無能狀態。

兩千年來, 人類干預預後的能力逐步提高。磺胺類藥物、 抗生素類藥物、維生素類藥物的發明, 使人類干預預後能力出現了革命性突破, 傳染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一戰時,肺炎的死亡率為 18 %,青黴素應用於臨床後,降低到1 %以下。

6世紀醫院出現以來,人們對預後的觀察和干預效果有了較為精確的記載。19世紀 40年代,住院產婦產褥熱的高死亡率困擾著醫院的大夫們。奧國醫生澤梅爾維斯明確要求接觸分娩婦女的醫生用漂白粉溶液清洗雙手, 從而使產褥熱的死亡率由18%降至 2%以下,被後人譽以「母親的救星」而載入史冊。

20世紀以來, 癌症、 心腦血管疾病等預後嚴重的疾病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兇頑,促進了對預後多角度、多層面研究普遍的開展。目前已進展到從不帶碧慎同角度對預後進行細緻的劃分, 對預後進行定量研究 、早期破譯預後資訊的階段。如從疾病演進過程的角度劃分, 預後的量度有緩解率、 **率、 病殘率等; 從疾病終極狀態的角度劃分, 預後慧握的量度有**率 、 生存率、 病死率等。

從預後時間劃分, 包括近期病死率和遠期病死率 ; 從**場所劃分包括住院病死率和院外病死率 ; 從**手段的角度,還有手術死亡率的劃分等等。生活質量的新概念已經進入預後評估體系, 標誌著人類對預後干預的目標巳公升躍乙個新層次。關於不同病種預後的**常見於各國醫學雜誌, 以某一病種預後為中心內容的專著也有問世, 國內如劉振華主編的《腫瘤預後學》。

20世紀預後研究的教績已觀。如腫瘤、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的預後改善,蠢敬取得了初步成果:癌症**率在發達國家已達到 50 %左右, 心腦血管病死亡率在 20 年 間下降了 50 %左右。

3樓:靠笑湖永蝦

‍自然預後是在未經**的情況下,明衡 對某種疾病發展過程及其後果的**。在李槐高627個病種中, 自然預後良好的病種約佔 %,自然預後不良的病種佔, 其餘病種自然預後不定。自然預後良好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某種疾病本身是自限性疾病, 機體在一般情況下能夠**。如諾沃克祥病毒性胃腸炎常呈自限性過程, 雖目前無特效抗病毒**, 但病情較輕, 病程較短。如能哪尺注意防止脫水, 一般無不良預後。

二是損害因子在機體制衡之下, 狀態穩定, 無顯著臨床意義。如肝血管瘤如果穩定地小於 4 c m,不須**, 預後良好。三是機體內在的抗損害因子戰勝了損害因子, 疾病痊癒。

自然預後不良的根本原因是機體的抗損害因子靠自身的力量無法戰勝內源性的或外源性的損害因子。自然預後不定是指同一種疾病在不同的情況下或因患者個體差異產生的不同預後。

能耗指標是什麼呢 能耗指標是什麼意思?

能耗指標是各種反映能源消耗量的資料指標,用來描述能源消耗量的大小和種類。該指標說明乙個國家經濟活動中對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經濟結構和能源利用效率的變化。一定時期內乙個國家 地區 每生產乙個單位的國內 地區 生產總值所消耗的能源被稱為單位gdp能耗指標。單位gdp能耗影響因素 能源消費構成。由於各種能...

評價指標體系是什麼,指標體系指的是什麼?

一 評價指標體系。是指由表徵評價物件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聯絡的多個指標,所構成的具有內在結構的有機整體。二 展示圖為了使指標體系科學化 規範化,在構建指標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動態性原則。生態一經濟一社會效益。的互脊卜滑動發展需要通過一定時間尺度的指標才能反映出來。因此,指標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到動態...

人際關係水平的衡量指標是什麼?

對於任何乙個現代社會,社會成員間的互氏搜鬥信都是必需品,任何開放社會都能自發形成的一種秩序,今天我們面臨的是當代中國社會信任危機。下的人際關係。相處,這種危機很大程度上就源於一種 利益本位 的社會秩序。這種秩序殲磨動搖了許多社會成員的道德底線。扭曲了本應正常的價值體系,破壞漏散了社會成員間信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