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使宦官專權達到高峰的第一位宦官是

2025-06-06 16:40:19 字數 1436 閱讀 8062

1樓:網友

劉瑾(1451—1510),陝西興平人,本姓行亮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淨身入宮當了太監,從此改姓劉。

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後侍奉前腔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數次公升遷,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慧帶衫"。劉瑾**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

他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被判以凌遲。

明朝時期,宦官專權,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

2樓:信仰

明朝期間,最高統治者想要手中的權力達到絕對的集中,所以他就要大量的親信來執行他的決定,從皇帝出生,太監就一直陪著皇帝,自然成為皇帝最親近,最倚重的人,所以皇帝就會賦予太監很高的權利,以至於造成宦官專權。

3樓:大超說教育

一方面是因為朱元璋廢棄了丞相制度,另一方面是因為明朝的很多皇帝都十分寵信宦官。

宦官**給明代造成的重大影響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民不聊生,朝綱混亂,例如嚴嵩,劉瑾,就是一群只會拍馬屁的傢伙。

5樓:匿名使用者

最重大的影響就是身死而國滅唄,亡國了、、、

求明朝主要的宦官和代表事件

6樓:業珈藍賜

明朝宦官多啊。

洪武太祖時期規定太監不得干政,限制的很死,後來成祖朱棣奪權靠太監立了大功,開始重用,設立東廠。但此時成祖雄才大略,太監還不敢造次。出名的就乙個鄭和,還不是靠專權是靠下西洋出的名,算是乾的正事。

英宗正統年間的王振專權。 土木堡之變就是此人一手造成的。

後來景泰年間的曹吉祥 奪門之變,英宗復辟。

再後來憲宗成化年間時大太監汪直開設西廠,武宗正德年間的劉瑾等八虎專權,嘉靖年間的話沒有太出名的,只有個陳洪掌司禮監,可惜皇上不信任,只有在皇帝的發小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和內閣嚴嵩父子間夾縫求存。比較混的慘。

然後萬曆年間出了個馮保,此人很牛,和張居正一內一外,把持朝政,連張居正都尊他一聲公。此人文化素質高,所以朝政比較清明,是個聲名不錯的太監。

之後就是天啟年間的九千歲魏忠賢了~

這是比較出名的幾個,基本貫穿了整個明代。期間還有些比較有名的,如王懷恩,李芳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這本書。

7樓:曉舟月夏

嗯,嚴嵩,詳看明朝那些事兒。

據說是統治了大半朝廷。

嗯,鄭和,鄭和也是個太監(說通俗點),許多人都不知道。

他下西洋找那個姓朱的小皇帝,據說是失蹤了,搞到朱棣人心惶惶派人去找,兩人中乙個就是他。

8樓:網友

鄭和下西洋;魏忠賢把持朝政;

清中期青花瓷枕,清朝中期青花瓷的價值

你可以去古玩市場看看 不知古代這種怎麼睡覺,不硬嗎 清中期青花瓷展,看你的 要看到實物 上很難分辨的。中枕頭是一種中看不中用的東西,冬天太涼夏天倒是。真的嘛這真的是的嗎?這個要走。懂行的人去鑑定一下才知道他是。看上去挺漂亮的,不管真的假的,擺在家裡也很好看 看著不像是珍品。你好,請問是諮詢這個物件的...

清中期名窯青花瓷盤值多少錢,清朝中期的青花瓷盤子民窯價值多少

清中期過牆龍盤現在值多少錢?清中期民窯製品在製作上也向官窯靠攏,花式繁雜,青花濃烈,瓷盤由於其實用性紋飾相對較為簡單,如果你那個尺寸太大或者紋飾繁瑣精美,基本上就不真了 清朝中期的青花瓷盤子民窯價值多少 這是一件青花瓷盤,沒有看到底款,分析應該是花押款的瓷盤,花押款始於明朝,流行於清中晚期,屬於民窯...

張居正死後,明朝的改革就結束,明朝中興也沒望了對嗎

對頭。張居正改革用一條鞭法 把各州縣的田賦 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 大大簡化了徵收手續,同時使地方 難於作弊,抹掉了 的油水 又用考成法 張居正立限考成的三本帳,嚴格控制著從 到地方的各級官吏。每逢考核地方官的 大計 之年便強調要將秉公辦事 實心為民的 列為上考 專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