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蠻小夜
1)用玻洞春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廳嫌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乙個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平面鏡成虛像,移去蠟燭b,並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乙個光屏.則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3)做a關於鏡面mn的對稱點a′,連線眼睛與a′與鏡面相交於一點,即為入射點,連線a與入射點、e與入射點,即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扮顫手,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確定像的位置;不能;見解答圖.
如圖是**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__
2樓:風紀社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於找到像的位置.
2)折射會使像錯位,所以玻璃板越薄越好,故選2mm.
3)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4)不合理,因為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是乙個普遍規律,需要多次測量,僅憑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要得出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的結論,在實驗中,需注意兩隻蠟燭相同,且一支點燃,另一支不點燃;
5)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2;(3)很難使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蠟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4)不合理;大小一樣,且一支點燃,另一支不點燃;(5)虛.
**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_________________
3樓:紅之旋律
1.便於尋找像的位置。
前面的物與後面的像無法重合。
4.不合理。測量次數太少容易出現誤差,要測量三次以上。
4樓:網友
看到玻璃板後的蠟燭。
像與物無法重合。
不合理。應做三次試驗取平均值。
5樓:冰綠茶
成像,2, 物 像 不能重合,不合理 因為要確定像是這支蠟燭的。
6樓:林希鳳舞
1]像。
像與物無法重合。
不合理 做3次試驗取平均值。
實驗中選用玻璃板而不選用平面鏡是因為?
7樓:平凡人生底蘊
可通過玻璃板看到鏡後像的位置。
8樓:賬號
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為什麼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玻璃板要用厚的還是薄的?
平面鏡實驗中主要是觀察反射成像中光源與形成的虛像以及反射面間的位置關係:物與像以放射面為對稱軸對稱;在實驗中以玻璃板替代平面鏡是為了可以通過玻璃直觀的找到反射面後面虛像的位置,由於反射可以在玻璃板與空氣接觸的兩個面都可以發生,這樣,所得虛像就有兩個,若玻璃越薄,兩反射面距離越小,所得兩虛像位置間距離就越小,找虛像位置時就可以忽略兩虛像問題的影響,玻璃板越厚,兩反射面距離越大,所得虛像位置相差越大,此時就需要考慮選擇哪乙個虛像為準,所以,實驗中玻璃板的厚度越薄越好。
9樓:雷敏李安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乙個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平面鏡成虛像,移去蠟燭b,並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乙個光屏.則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3)做a關於鏡面mn的對稱點a′,連線眼睛與a′與鏡面相交於一點,即為入射點,連線a與入射點、e與入射點,即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確定像的位置;不能;見解答圖.
如圖是利用透明玻璃板**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最好在
10樓:丹銳澤
c 透明玻璃板不是平面鏡,因此要成像就要光線暗一些。a錯。平面鏡成像是大小相等的,與物體到鏡面距離無關,b對。
平面鏡亂塌所成的像是虛像,不能在光屏上顯示,c錯。玻璃板不易太厚,會導致物體到平面鏡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雹陪橡測量不準確。而且不能塗有水銀面,源旁那樣我們就看不到後面的物體,無法判斷像的位置也不能比較像的大小d錯。
如圖是小芳同學**「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1)在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利用玻璃
11樓:e煙花0月
(1)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實驗時玻璃板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所以玻璃板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3)由於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能成兩個像,所以通過玻璃板該同學看到了同乙個蠟燭的兩個像.
4)本實驗是**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線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通過歸納處理即可得出如下結論: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比較厚,蠟燭經過兩個反射面都會形成像;(4)連線對應的像點和物點,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點和物點到玻璃板的距離進行比較.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
12樓:湯青泥孟陽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銀李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 (侍坦觀察像的位置)
2 如果有3公釐和2公釐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鋒談遲2)公釐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3 實驗過程中,在豎直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再拿一支相同的未 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後移動,直到玻璃板後的蠟燭看上去好像點燃,即物像剛好重合。通過這一實驗可以觀察、比較得出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
同時還可以確定(像與物的位置)關係。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是什麼,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
平面鏡成像規律時,選擇相同的兩根蠟燭,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確定像的位置 在 平面鏡成像特點 的實驗中 1 如圖甲所示,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原因是 2 將相同 1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於確...
平面鏡成像選用的玻璃板為什麼較薄
因為玻璃的裡外兩個表面都會產生虛像,這樣只有玻璃較薄,玻璃裡外表面的虛像位置差,才能糊弄眼睛的靈敏度,使人只能看見一個虛像。如果玻璃厚了,眼睛就會在虛像旁邊還看見虛像的一個虛影。這個虛影不是折射,因為虛像不是折射產生的。這個虛像是觀察者的角度產生的,即玻璃越厚或者觀察角度越偏,則虛影 主影距離越大。...
平面鏡成像實驗,平面鏡成像實驗所有注意事項的解釋,要簡單易懂
實驗時選用的玻璃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這個實驗,可能會看到兩個不重合的像。為了準確總結出 物像等距 的特點,可以在紙上事先畫好座標。實驗前教師可先演示一下,教給學生如何判斷玻璃板後面的蠟燭與玻璃板前面點燃的蠟燭的像是否完全重合 左右移動頭部,直到從不同位置看起來蠟燭和像完全重合為止。原因是平面鏡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