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故事主要內容30字
1樓:張三**
女兒的故事》是2009年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梅子涵。本書是一部講述成長的喜悅和苦惱的書,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小學生梅思繁一路走來的成長曆程,以及其父母、同伴、師長一路相隨的欣喜、艱辛和無奈。
這本書以幽默為主,形象地為我們描述了一位女孩成材的故事。也許,是有了這樣一位好父親,才教匯出這樣一位好女兒。梅子涵先生用特別的文筆,講述出成長中多麼豐富的故事。
女兒的點點滴滴,父親的細心體貼,都融洽在這本愛意濃濃的書中。這裡面的每個故事都很有趣,都很精彩。他筆下的「數學數學數學」、「曹迪民先生」、「體育的故事」、「我不再哇哇亂叫了」等讀來都讓人忍俊不禁,我認為這本書的優點是:
這本書的作者——梅子涵,以輕鬆幽默的筆調記述了我們當代少年生機勃勃、聰慧調皮、天真善良的天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這本書最大的看點之一。
子涵,1949年生,兒童文學作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 作為兒童文學家,他為兒童寫了幾十部書集,如《女兒的故事》、《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等;作為兒童文學的研究者,他寫作、主編了多部理論著作,如《兒童**敘事式論》等。
《女兒的故事》讀後感350字
2樓:吃瓜小能手
才藝和學習搭界嗎?這本幽默讀本告訴了我們:「不搭界!」
作家梅子涵有乙個女兒,叫做梅思繁。梅思繁像一株蒲公英一樣,被大人吹來吹去,一會兒要去彈鋼琴,一會兒又要喚源做數學……,根本沒有空閒的時間。由於考上的是**幼兒園,所以要學會彈鋼琴。
上了綠色學校,又要考重點中學。但是由於梅思繁比較注重語文和英語,把最能拉分的數學放在一邊。這令爸爸梅子涵非常焦急。
所以會朝她哇哇大叫。但是卻沒有把她誤導成和冊態只顧學習的`「i」。梅思繁的一手才藝,使她在多項比賽中獲獎。
這就是姿仿兩項全能的「t」。
其實,才藝並非是沒有用的身外之物。多一手才藝,一來可以增加自己的興趣,二來可以充分利用空閒的時間。但是卻沒有一絲一毫的「***」。
但是學習永遠是前提。學習不好,就連「i」都沒有。但是有了學習的前提。
再去發展才藝,這才是乙個完美的「t」所以,才藝也很重要,只不過先要搞好學習。
女兒的故事》告訴我們的其實是四個字「有備無患」。解釋著說,就是「才藝於學習是互不搭界的。」的意思。
海的女兒讀後感,海的女兒讀後感300字
海的女兒為了小王子,為了自己對他的那份愛,心中懷著巨大的恐懼,穿過令人厭惡的漩渦,不惜忍受刀割之苦,不惜失去自己美妙的聲音,不惜忍受每一步踩下去都像踩在針尖上那樣的痛苦。即使這樣,也許王子還是不認識她,還是不愛她。她也許同樣什麼也得不到,她,不後悔嗎?是的,她也曾猶豫過,她也曾害怕過,但是有一種力量...
《女兒的故事》主要內容左右,《女兒的故事》主要內容20字左右
這一本主要講述了梅子涵作為父親的 日記 也是女兒講給爸爸的故事,它講述了梅子涵給予女兒的愛,它講述了梅思繁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這部 一反主流兒童 對傳統敘事手法的依賴,沒有開端發展也沒有高潮結尾,一路散散漫漫 枝枝蔓蔓 它也一反作者多年來對 敘事技巧的迷戀和經營,放棄虛構的人物情節放棄先鋒的...
父母洗澡中了煤氣,他們的女兒救了他們,那個故事是什麼來著
在深圳,一位名叫袁媛的7歲小女孩兒,當她發現父母在浴室裡煤氣中毒昏死過去後,臨危不亂,冷靜機智地運用學到的自救知識迅速關掉煤氣,巧妙地開啟窗戶,然後又跑到屋外打手機報警,從容清楚地報出家庭地址,將父母從死神的魔爪中奪了回來 災難突降,7歲女孩兒見父母昏死浴室 2004年11月16日晚,深圳颳起了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