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如果孝成王一直用廉頗,趙能勝秦嗎?

2025-06-20 01:50:19 字數 2301 閱讀 3663

1樓:古今謀略

不能,不過也許不會全軍覆沒!

眾所周知,長平之戰乃是秦趙兩國的命運之戰。這一戰,秦國勝 ,自此一路向東,再無對手。趙國敗,45萬青壯盡沒,自此再無爭霸之力!

其實早在長平之戰前期,趙國一直是由老將廉頗負責主持戰事的。雖然並沒有在戰爭中取得優勢,但局勢還是比較穩定,趙國和秦國一直處在相持階段!

可是後來廉頗被趙孝成王換下了,接替廉頗主持戰事的人是趙括。趙括領兵之後,主動出擊,結果被白起擊敗,全軍覆沒,就連趙括也在這場戰爭中陣亡了。

於是很多人會說,如果趙孝成王能夠信任廉頗,讓廉頗一直主持戰事,應該能避免最後的失敗。

其實這是錯誤的!長平之戰的失敗,表面上看,是因為趙括戰場上的經驗不足,盲目自信,這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四十多萬大軍,全軍覆沒,趙括作為主將,怎麼都脫不了干係。

但是它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國力的差距,在於趙王!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在於南韓將秦國一直覬覦的上黨,轉手送給了趙國。而趙孝成王更是頭腦發熱,不假思索地就吃下了這塊肥肉,這使得秦國一下子就將怒火對準了趙國。

雖然當時的趙國,綜合國力是很不錯。可秦國的實力更強。當時秦國享有關中與蜀地兩大糧倉,國力殷實。

而趙國土地相對貧瘠,國力較弱,在與秦國的對抗中,逐漸不支。這是趙王換將,主動出擊的最重要原因,因為再耗下去,趙國將不戰而敗!

所以趙孝成王急於求勝,一直在逼迫著廉頗快速發兵,但是出於戰場形勢考慮,他知道主動出擊也打不過,因為之前打過了,連敗數次,廉頗才選擇堅守,準備以以逸待勞的方式挫殺秦軍的銳勢,然後等待有利時機再出擊。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趙孝成王為了快速打退進犯的秦軍,換上了趙括。結果趙括還是太年輕,被白起給好好尚了一課,戰死沙場。所以即使是廉頗主持長平之戰,也不能真的打得過秦國。

這本就是一場必敗的戰爭,要麼趙王努力求和,要麼秦國主動退出,要麼有盟友幫忙,否則趙國必敗。可是這三點趙國都沒有,求和人家秦王嫌你捨不得,罷兵秦王是可能罷兵的,盟友,趙國乙個都沒有!

當然,廉頗畢竟經驗老道一些。在他的手上,趙國就算是失敗,損失也應該會小一點。或者說,即使是敗了,趙軍也能削弱秦軍的實力!

2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能,兩國的軍隊實力相差並不大,廉頗固守的時候雙方的**都是20萬左右,並且趙軍還有地利人和的優勢,再打下去秦軍必敗。

3樓:惠華小知識

肯定可以。因為廉頗對秦軍作戰方法瞭如指掌,所以肯定能獲得勝利。

歷史上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中反間計用誰頂替了廉頗?

4樓:為生活一起努力吖

趙括。

趙孝成王七年(西元前260年),秦軍和趙軍在長平對峙,當時趙括的父親趙奢已經去世,趙相藺相如。

也身患重病,趙孝成王派廉頗。

帶兵攻打秦軍,秦軍幾次打敗趙軍,趙軍堅守營壘不出戰。秦軍屢次挑戰,廉頗置之不理。趙孝成王急於求勝,聽信秦軍間諜散佈的謠言。

秦國。間諜說:秦軍最忌諱、最害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做趙軍的將帥。

趙孝成王因此就讓趙括當將軍,以代皮鉛替廉頗。藺相如說:大王僅憑虛名而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粘死調絃柱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

趙括只會讀他父親燃櫻好遺留的兵書罷了,並不懂得靈活應變。趙孝成王不聽,還是命趙括為主將。

趙括簡介

趙括,嬴姓,趙氏。

名括。戰國時期趙國。

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頌茄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孝成王七年長平之戰。

中,趙孝成王急於求勝,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

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秦將白起。

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於長平。

最後,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數十萬趙兵盡降,後被秦軍坑殺。

輸掉了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為何還敢跟秦國對抗?

5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因為他不自量力,而且不知道自己的實力如何。再加上他已經誇下海口說自己會和秦國對抗,所以不能失言。

6樓:大事發生的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梁數他不和秦國對抗者乾的話,這對他們的國家也會造成非常嚴重消衝的影響,他們已經明白了秦國的老子野心,所以即使輸掉了戰爭,也不想讓自己的國橡橋首家滅亡。

7樓:小長學姐

這是由於雖然他們輸掉了長平之行槐戰,但是他們的姿培經濟實力還是比較強,但是他們跡帶唯的經濟實力也非常的強勁,所以才能夠跟秦國對抗。

長平之戰中趙國如果換人,會有什麼影響呢?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的一場關鍵性戰役,秦軍在此戰之中大獲全勝,最終將趙國數十萬精銳一舉殲滅。使得趙國從可以纖賣和秦國叫板的強國,一舉淪落到亡國的邊緣。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的因素很多,千年以來也有很多人一直在分析長平之戰中趙國失敗的原因,其中趙國換將這一點備受詬病,趙括紙上談兵之名也流傳千年。那麼長平之戰之...

長平之戰,趙括為何選擇主動出擊,長平之戰趙括被圍後為何不立即突圍

我認為趙括並不是軍事菜鳥。在理論上,趙奢也說不過趙括,在實戰上,趙奢說過趙括把趙王的賞賜全部佔為己有,而不分給將士。這說明趙括作為主將指揮大兵團大勝過過對手,所以趙王才會給趙括很多賞賜。趙括主動出擊很有可能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兵力上佔優,很難想象趙括會以四十六萬主動進攻六十萬。史書記載趙軍增兵到四十六...

長平之戰的交戰雙方是誰

長平之戰,是我國歷史上最早 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此場戰爭,發生於最有實力統一中國的秦趙兩國,結果使趙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令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於同時代各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參戰人數趙軍45萬人,秦軍保守估計也在百萬以上。從國家戰略到具體戰術,軍事家直到現在都在 它的得失。長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