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

2025-06-21 02:10:19 字數 3608 閱讀 6354

1樓:喬紅藥

長歌行 漢 ·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遲腔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園中的葵菜都鬱鬱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昇。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間春去秋來,園中葵菜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熠熠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乙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乙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

詩人用「常恐秋節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乙個「恐」字,表現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返。由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後不能復生。

在這永恆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乾了,就像青青葵葉一遇秋風就枯黃凋謝了。

因「少壯不努力」而「老大徒傷悲」,空走這世間一趟。正由於此,使這首詩避免了容易引備旦含人生仿笑厭的人生說教,使最後的警句顯得渾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鐘長鳴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

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於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將於事無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必須及時努力。

乙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鬥,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2樓:網友

長歌行》是漢代流傳下帆銷來的樂府詩,作者已經無法知曉(佚名)。殲緩全詩如下(最後兩句加粗標黑):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是:

千百條河流向東奔騰著一直流進大海,何時能重新返回西邊?

這是一句自然常識,東流水是再也無法向西迴流的)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那麼等到年老時只能白白悔恨一生。

通過上句的自然常識,用東流水來比喻人,希望告誡世人:能夠珍氏轎模惜寶貴的青春年華,不要浪費導致虛度光陰,等到青春逝去,年老體弱,再去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

3樓:鼠貓同人

長歌行》後兩句詩為: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盯型努力,老大徒傷悲。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凱談猜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

當他回顧已逝的年華時,不因虛度時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無成而羞愧;這侍塌樣,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就可以坦然地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4樓:小qiong說生活

1、譯文:早晨, 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等待在陽光下曬乾。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現出一派繁榮生機。常常擔心肅殺的秋天來到,花和葉都變黃衰敗了。

千萬條大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麼時候才能再向西流回來?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知道圖強,到了老年頭髮花白,一事無成,悲傷也沒用了。

2、原文: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蒐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

樂府詩集》是宋代郭茂倩編的一部樂府詩總集,全書一百卷,分十二類。上起漢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謠十餘首。

長歌行最後兩句的意思?

5樓:逸l九辮

年少的時候如果不努力,等到老了就只會是悔恨當初。

長歌行最後兩句是啥?

6樓:百科生活小當家

長歌行》是漢代樂府民歌,最後一句詩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表達詩人感慨時光流逝畢銀,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的思想感情,啟發年輕人要珍惜時間,少壯年華不努力有所作為,待到年紀老時,就是懊悔悲傷也沒有用。

長歌行。作陸如者:樂府詩集。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最後兩句是哪兩句啊?

7樓:清風白酒留故人

與《長歌行》最後兩句意思相近的詩句有:

1.少年不知基攜世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時。

2.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3.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

4.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5.莫搏肢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7.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清)王九齡《題旅店》

8.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宋)蔣捷《一剪梅》

9.一寸光陰一寸金隱敏,寸金難買寸光陰。

10.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

《長歌行》中的後兩句是什麼??

8樓:夢之緣文化

長歌行① 漢樂府民歌。

青青園中葵②,朝露③待日晞⑨.

陽春④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⑤至,焜黃⑥華葉衰。

百川⑦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⑩不努力,老大徒⑧傷悲。

長歌行:漢樂府曲牌名。

葵:「葵」作為蔬菜名,指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詩經·豳風·七月》:

七月亨葵及菽。」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

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本詩「青青園中葵」即指此。

另有一種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簡稱.「葵」,用蒲葵葉做成的扇子稱「葵扇」.

朝露:清晨的露水。

陽春:溫暖的春天。布:佈施,給予。德澤:恩惠。

秋節:秋季。

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華:

同「花」讀音同「花」.衰:讀"cuī",古時候沒有"shuaī"這個音。

但根據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漢語》所以我們認為,除了普通話的規範發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讀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讀shuaī)

百川:大河流。少:年輕。老:老年。

徒:白白地 .[1]

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少壯:年輕力壯,指青少年時代。

老大:年老。(指年老了[2],中年時,人老了,過了青年時期。此句話指到指年老了,中年時,人老了,過了青年時期只能白白地悔恨與悲傷了。)

譯文 菜園裡長綠色的的葵菜,晨露待到陽光一照就幹了。春天的陽光向萬物散佈著恩惠,萬物充滿著生機和光澤。時常讓我擔心是秋天來得太快,花和葉就要枯黃和衰敗。

成百上千的河流向東流入大海,什麼時候能再向西迴流?如果少壯年華時不發奮努力,到了年老時只能徒然哀傷嘆息。

來自《初中文言文全解與賞析》,1,

觀書有感這首詩最後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註釋 這首詩富於啟發而有歷久常新。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要問這池塘怎麼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原詩四句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實寫的是明麗清...

請問這兩句是什麼意思asp

當 option explicit 出現在檔案中時,必須使用 dim private public 或 redim 語句顯式宣告所有變數。試圖使用未宣告的變數名將發生編譯時錯誤。如果沒有使用 option explicit 語句,則所有未宣告的變數都是 object 型別。注意 使用 option ...

別董大一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董大是指李龜年,一位很著名的 家 後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董大內涵的肯定和鼓勵,於慰藉中寄希望,充分表達了對友人的鼓勵 別董大寫的後兩句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別董大寫的後兩句表達,他當時也還處於連買酒的錢都沒有的 貧賤 境遇之中,自是窮困不堪,但詩人沒有因此沮喪 沉淪,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