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去KNO3雜質為什麼用蒸發結晶

2025-07-08 05:15:13 字數 1416 閱讀 1324

1樓:網友

nacl與kno3,都易溶於水,它們的分離肢埋和相互除雜,都是結晶,肢物或者重結晶。

但是,主要物質和雜質的不同,方法細節上有區別。

若是nacl中混有kno3,即kno3是雜質,一般是蒸發結晶,趁熱過濾除去kno3

若是kno3中混有nacl,一般是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除去nacl

不管是哪種方法,首先要明確的是雜質永遠留在母液中,主要物質要結晶析出。

所以。1、nacl(kno3)

nacl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而kno3隨溫度變化很大。

先在低溫下配製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水變少,同時溫度公升高。

由於nacl溶解度變化不大,所以水減少,nacl就會大量析出。

而kno3隨溫度公升高溶解度明顯增大,所以雖然水變少,但歷飢液是溫度公升高,所以雜質kno3還是留在母液中。

趁熱過濾,得到的晶體就是較純的nacl

重複多次,即可以提純。

2、kno3(nacl)

先配製高溫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水沒有減少,但是溫度降低,所以kno3大量析出。

而nacl還會留在較多的水中,過濾得到的晶體就是kno3

2樓:n1最美

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降低溫度時,不會有nacl明顯析出。而kno3溶解度較大,做為態耐雜檔歲質,其含量一般也不會很大,所以降溫時,kno3也很難析行閉睜出,特別是不會完全析出。

nacl溶液中含有kno3雜質,用降溫結晶這種方法除雜為什麼不對?

3樓:連煙公子

如果是少量硝酸鉀,可以採取蒸發結晶的方法除去雜質,加熱的時候要留下一定量溶液不蒸乾,讓少量雜質(未達到飽和)留著溶液中。

您說的冷卻結晶在這裡是不恰當的:

1、溶液的濃度不清楚,如果濃度小的話,冷卻根本就不結晶 ;

2、被提純物質氯化鈉的溶解度是典型的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即使在飽和溶液中降溫,析出的氯化鈉晶體是很少的。

如果是硝酸鉀中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用重結晶的方法到是可以的。

提純含少量kno3的nacl溶液,最好是採用蒸發結晶還是降溫結晶呢?

4樓:良業皋語林

通常採穗做用的結晶方法有(以分離nacl和kno3的混和物為例):

蒸發結晶:蒸發溶劑,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叫蒸發結晶。例如:當nacl和。

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時,即可採用此法,先分離出nacl,再分離出kno3。

降溫結晶螞族液:先加熱溶液,蒸發溶劑成飽和溶液,此時降低熱飽和溶液的溫度,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叫降溫結晶。例如:

當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時悶物,即可採用此法,先分離出kno3,再分離出nacl。

NaCl的相對分子質量

氯化鈉相對分子質量 58.44。相對分子質量是兩個質量之比,也在 計算表達形式上進一步明確了 相對 的含義。對於定義中的 特定單元 主要是指空氣等組成成分基本不變的特殊混合物。它們的相對質量可根據其組成成分 n o co ar等 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其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計算其平均質量,然後與 c原子質量...

(2019 息縣三模)KNO3和K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

1 根據表中的 資訊可確定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而氯化鉀的溶解版度隨溫度變化權很不明顯,故m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線 2 經分析知在20 30 時這兩種物質存在溶解度相同的可能 x的取值範圍是34.0g x 37.0g 3 10 時,kcl的溶解度為31g,所以10 中最多能溶解3.1gkc...

誰知道NaCl2是什麼

已知nacl的晶格能u1 770kj mol。根據理論推算,如果有nacl2存在的話,其晶格能u2 2155kj mol。這是為什麼?1 電荷守恆。根據題意,鈉為 1價,氯只能是 1價,所以還有一半的氯為0價,這種氯肯定是不穩定的。2 晶體結構。nacl2的晶胞肯定不是傳統的nacl型,而要發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