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元宵節漢族人在家裡點蠟燭呢

2025-07-09 16:40:14 字數 1069 閱讀 5349

在漢族的習俗裡面,元宵節有什麼講究?

1樓:arabic徐針悲

1.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2.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數野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

宋春畢穗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3.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扒卜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4.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

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5.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古時「元宵」**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元宵節為什麼要掛花燈,元宵節習俗元宵節為什麼要掛燈籠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 宵 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回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答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 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 燃燈放焰 喜猜燈謎 共吃元宵,閤...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1 元宵節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陰曆年的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又含著一個 圓 字的同音字,象徵著團圓 美滿 吉祥 和睦的家庭,所以人們多取其意,要吃元宵。2 我國是以農業生產為主,一年中比較清閒的是 冬仨月 元宵節過後,氣溫逐漸變暖,萬物復甦,冬閒已經過去,就要備好耕作的事宜,不能稍有休...

為何元宵節要吃湯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湯圓的來歷 相傳,遠古時候玉皇大帝為了一統天下,特派灶神菩薩長駐人間瞭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稟。有年夏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薩向玉帝回稟道 人間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飯。每日辛勤勞動,從不歇息,長此下去,我擔心庶民們會因過度疲勞累壞身體,不能生產,必將影響貢獻。玉帝聞奏即命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