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為了讓明朝恢復榮光,到底付出了多少心力?

2025-07-09 21:05:16 字數 2072 閱讀 7665

1樓:從小我就愛讀歷史

朱由檢是明朝末代皇帝,在位十幾年間一心想要讓大明王朝恢復昔日榮光,但可惜此時大明王朝已經積重難返,最終明朝滅亡朱由檢也自縊於煤山。為了讓明朝恢復榮光,朱由檢從繼位開始就非常勤勉,無論是三伏暑天還是三九嚴寒他經常都徹底工作。而且自他當皇帝后宮庭當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念枯閉宴飲。

朱由檢繼位後明王朝可謂是內憂外患,外有後金不斷攻擊北方邊疆,內有起義軍不斷緊逼,但想要解決這一切都要花錢,為了增加收入朱由檢開放了海禁,對戶部進行了整頓,同時還加派了三餉。另外朱由檢自繼位就一直提倡朝廷上下要節儉,他自己帶頭將每天花費控制為原先百分之一,隨後又要求百官及皇族為國捐銀,但可惜都沒什麼效果。

1、徹夜勤勉工作且宮中從無宴飲

朱由檢繼位後一心想要勵精圖治,於是他從自我做起經常都是徹夜工作,冬天三九天或是夏天三伏天時都不會偷懶一天。同時朱由檢自當了皇帝那一天起,幾乎沒有在宮中進行過宴飲,並且十幾年仔裂當中多次下罪己詔反醒自身錯誤。

2、為增加國庫收入動用了多種手段

明王朝到了朱由檢手中已經積重難返,尤其是北邊後金是外患,而農民起義軍層出不窮為內憂。想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就要解決錢糧,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朱由檢只好開啟了海禁,對戶部進行了全面整頓,同時還在全國範圍內加收三餉。

3、提倡朝廷上下節儉為國家捐銀

朱由檢繼位後一直提倡且堅持節儉,他從自我做起敗察將每天宮中花費減為以前百分之一,並且希望百官能夠效仿而行。同時提倡所有皇親國戚及百官為國家捐銀,但可惜眾人各懷鬼胎,最終並沒有什麼效果。

2樓:小長學姐

他不僅為國家付返御旦出了自己漏擾所有的努力,而且也為國家提高了軍事實力,提高了政治拆行力量,國家獲得了更好的經濟發展,幫助國家獲得了和平。

明朝皇帝朱由檢一生勤奮,但還是沒能阻止明朝的滅亡,為什麼呢?

3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明朝已經元氣大傷,再加上內部腐敗嚴重。因此朱由檢也沒有拯救明朝。

4樓:橘葡學姐

可能這就是歷史的發展潮流,明朝已經到了要滅亡的時候,誰也阻止不了這個歷史程序。

5樓:對面才真實

非帶節儉不假。無數無王爺孑孫的待遇每人是平民的多少倍可以說明嗎。

朱由檢為啥沒能挽救明朝?個人能力不行?

6樓:遠在遠方的風在遠方

因為明朝後期內憂外患,真的是岌岌可危,個人能力也還可以,但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7樓:衣衣的暖閣

朱由檢沒能挽救明朝,也不是他個人能力不強,主要是前面幾位皇帝給他留下了乙個爛攤子,無論他怎麼努力,也沒辦法力挽狂瀾。

8樓:喬松情感

朱由檢沒能挽救明朝,是因為明朝積弱已久,弊政百出,他能力實在有限,因此挽救不了頹勢,只能眼睜睜看著明朝覆滅!

最後大明亡在他手上的朱由檢,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

9樓:文學嘗試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約,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1644年在位),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

崇禎帝是乙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10樓:請你等一下行嗎

吹朱由檢的真是明粉麼?沒有他,明朝在續命五十年沒啥問題。乙個人蠢不可怕,就怕蠢還瞎指揮。

朱由檢就是個這樣的人,基本上連老蔣都不如。人老蔣一輩子至少還幹過幾件對事,而朱由檢在面臨選擇時,每一次都能選錯,不得不承認是一種本事。他的昏庸程度僅次於他老祖宗朱祁鎮,是明代倒數第二昏君,歷史上也排得上號。

至於那幾個被文官們黑出屎來的明武宗明熹宗不知道比他高到**去了。

明朝皇帝朱由檢是庸才嗎,朱由檢是個好皇帝嗎

不是。雖說他不是秦皇漢武那樣的雄才,但也不是庸才。他登基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是隻能盡人事,聽天命的時候了。所以說他不是亡國之君,可惜生不逢時,人力有時盡。悲情帝王。不是,可以說他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無奈當時的明朝已是風雨欲墜了。應該說從他的祖父那代開始,明朝已逐漸走向衰敗。他雖有治國之心 治國之才,卻...

明思宗朱由檢為什麼要殺袁崇煥?

主要原因就是袁崇煥擅殺大將,而且為人比較狂妄,不會揣摩皇帝的心意。後來又因為皇太極的反間計成為了導火索,所以明思宗才決定殺掉他。因為影響到了自己的皇位,而且這種情況下對方也是手握兵權,如果想要輕易的去解決對方那麼也是乙個非常難的事情,所以這種情況下才會選擇殺掉對方,以絕後患。因為袁崇煥功高震主,所以...

崇禎是位好皇帝嗎,崇禎(朱由檢)是個好皇帝嗎???

正史上,崇禎作為亡國之君,歷來為史家詬病。繼位短短十幾年,他便葬送了一個運轉了二百多年的龐大帝國,自己也落得一個自剄的下場。可是,我一向認為不能僅僅以成敗論英雄。透過一個沒落王朝的背影,通思崇禎個人的願望和努力,我們仍然看到一個勤政的好皇帝,在苦苦掙扎中履行自己的職責。整個明朝,縱使閃現過張居正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