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八書的讀後感 快 急

2025-07-10 10:40:20 字數 1194 閱讀 4234

1樓:匿名使用者

?wd=

道德八書型高讀後州叢感&ie=utf-8&tn=baidu&bs=娛樂圈道德八書。

求。!!卜跡尺!

道德八書讀後感

2樓:匿名使用者

?wd=

道德八書讀後感&ie=utf-8&tn=baidu&bs=娛樂圈道好隱德八書。

求!!睜擾!!!友早廳!!!11

有沒有《道德經》第八章的讀後感

3樓:鬼才

這一章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

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

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

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

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

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第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

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

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裡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範疇。

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可以此段引文與《道德經》第八章參照閱讀。

急《童年》讀後感,急 《童年》讀後感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 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

課外書讀後感,500字!!!!快!!!!!

我的心在跳舞 讀後感。昨天,我偶然在圖書館看到冰心獎系列的一套書,其中不乏有許多題目新穎 情節吸引人的書,但惟獨 我的心在跳舞 這本書我使我情不自禁的翻了起來。裡面的一幅幅插畫及文字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於是我把它借出了館外。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正文,我就被這個故事和裡面的主人公深深吸引住了。於是我慢慢的...

培根筆記讀後感,急, 培根筆記 800字讀後感,急

培根隨筆 讀後感 培根隨筆 分為 論求知 論美 論善 論真理 論健康 論家庭 論友誼 等多篇隨筆。可以說,培根隨筆 中的隨筆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們一便又一便地閱讀 一便又一便地細細品味。而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 論美 和 論友誼 兩篇。我覺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誼,所以,我特別將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