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乙個即將畢業的大四生,我該如何準備?

2025-07-14 07:10:20 字數 1475 閱讀 3632

1樓:那裡

一、確定好自己未來職業方向,做好職業選擇和職業規劃。

可以通過各類就業培訓內容宣傳,瞭解就業的技能和要求,也可以通過職業測評進行就業大致範圍進行篩選。儘可能本專業方向就業,一般是最合適的,除非實在不想,這一點很重要。等到就業2-3年,甚至更久才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那就會很麻煩。

最好的學習時間段白白錯過,而且初期企業的儲備人才培訓機會也錯過,非常可惜。

二、努力通過校招實現就業。

校招是企業培養嫡系人才的最基礎的方式,也是最花成本的方式。一般來說,企業只有達到一定規模和人員才會校招,因此,校招是進入企業最好的方法,容易虧殲在進入企業後獲得快速的成長和晉公升。但要注意,一定要選擇合適的企業,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如果進入高階企業時,自身感覺某些特質和素質不足時,儘可能不進,因為很容易被淘汰。

比如自己抗壓能力不足,或者缺乏吃苦精神,就不要去華為,大概率幹不下去。

三、做好能力和崗位匹配,不要好高騖遠。

有很多二本、三本的學生,在就業時擺不正自身的層次,總是希望獲得高階的崗位,但是個人能力往往達不到。在99年之前,二本和三本的學生只不過是高中生的位次,只不過97年金融危機形成就業困難,國家進行高等教育擴招,讓這批高中生能夠延遲就業,08年危機進一步擴招,而最終形成的目前的高校大規模畢業生延遞就業。

但是,這類學生總覺得自己是本科生,應該是白領和技術人才,實際上,這部分人員,錯誤的估計了自身的實際。整個社會的工作分配如圖高考一樣,不是分數決定學校,而是位次決定的,根據二八法則,最好的20%才能承擔白領和技術工作,其他的人員只能是藍領和淘汰人員。

高考實際上就已經進行大規模分層了,比如江蘇省,每年高考,適齡人員有65萬左右,但是實際參加高考只有33-34萬,中考55%的已經宴或分流職業高中,剩下45%和部分重讀學生,最終一本招生大約12萬人,這個已經在進行分層,以後再進行人才上下流動會很難,即便考研,仍然會有很大的歧視。社會是殘酷的,現在雖然還可以進行流動,但銷祥衝是付出的代價和努力是常人難以承受的。

我公司原來也招過不少二三本的學生,但是悟性和20年前的學生,總體差距甚大,有時候,這些學生做事結果,搞得我們連掐死他的心都有,所以這幾年都不再招二三本的學生。

2樓:情感導師藝格

以下是一般而言我可能會看重的企業方面:

2.公司文化:企業文化對求職者來說也十分重要。

求職者可能關心公司是否注重員工發展,是否鼓勵創新和實驗,公司的價值觀和理念等等。乙個企業的文化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將優秀的人才吸引過來,使得員工更有積極性。

3.公司實力:求職者還會關心公司的財務狀況、市場地位、業務拓展能力等等,這些都是考慮公司的實力是否足夠雹或晌強大的關鍵因素。

4.員工福利:各種福利可能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狀態和效率。例如公司的薪資、員工培訓、健康保險、彈性工作制、休假制度等等。

5.企業口碑:口碑也是影響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求職者通過檢視公司的社交**、員工評價等渠道,瞭解公司在同行業中的信譽和評價。

以上只是一些求職者可能會看重的企業方面,每個求職者關注的方面可能會因人而異。

我是一個即將大四的學生

考研的話最好從三月份開始準備,也就是現在這時間,因為準備考研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情,準備的過早,到後來就沒有耐性了,太晚又準備不充分。現在社會上光景不好過,工科的專科生太少,我們讀本科的出去都被當專科生用,剛開始每月工資才800到1000,每天還累個半死。所以要考研阿!考研和考公務員都是不錯的,就是考的...

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本科生想畢業後做業務員的工作請問這

有可能是你沒去查閱你的郵箱,可能 打不通。網上很多招聘都是子虛烏有的,而且今年的畢業生很多,工作崗位又少,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還有可能就是你的簡歷不夠突出,並不優秀,又沒有什麼好的條件,讓人覺得錄取你也沒有用。其實20多份簡歷根本就不算什麼,有空多在網上投投,還可以多跑跑人才市場,可以多去參加學...

我是一名大四即將畢業的學生,我想考教師公考,但不知道需要看那些書,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可能考語文

非師範類大學畢業生,要取得教師資格證,只需要考 教育學 和 心理學 兩門課程,教師資格證分 幼師 小學 初中 高中 大學 報名時間詳見當地教育考試管理中心公告 也可以到當地教育問每年的具體時間。首先。見當地報紙人社局 的招聘公告。某單位 招聘崗位 人數筆試 語文教師應知應會的 知識教學教法常規。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