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 曹操 三國 司馬昭 歷史

2025-07-17 19:40:12 字數 1779 閱讀 2148

1樓:網友

比他哥司馬師肯定要好些的,因為後來西晉幾乎是他打下來的司馬師只是繼承司馬懿的攔悶權利 後來還戰死了。

不過肯定遠遠的比不過曹操啊 曹操 在的時代那麼多英雄豪傑,而司馬昭的時代英雄都死的差不多了姿衡賀,雖然不好比 但單以戰績論曹操經歷數百戰打下鐵血帝跡派國 比司馬昭高明瞭和止百倍。

2樓:網友

司馬拆態沒昭肯定不如啦,曹操是個多計策的人,司馬師又是中招才死的而已,司馬昭只是在旅納百般無閉指奈之下繼承了而已。

3樓:破冰

廢話不多說,反正天下最後歸了司馬一家,你自己看著辦吧。

4樓:網友

哪位哥哥?比之曹操,一項都不及。

三國中司馬昭是個怎樣的人?

5樓:不如上九霄吧

提到司馬昭,大家第一時間想到司馬昭之心,彷彿司馬昭一直被冠以乙個篡權奪位的政治家的標籤,可是儘管這樣,最終當皇帝的也不是他,他的作為只是推動了歷史程序。對於乙個人物的評價,我們自然不能只看一面,實際上的司馬昭在歷史屬實算的上乙個可圈可點的人物。

除去有野心這個標籤,司馬昭在政治上功績也很大,對此晉書對他的評價非常之高,僅僅幾句,給我們刻畫出了司馬昭勤儉節約,愛國愛民的形象。

除此之外,司馬昭還有乙個很有名氣的戰役,壽春之戰。當時司馬昭面對諸葛誕起兵,不慌不忙,穩紮穩打,挾天子隨太后東征,李廣畏敵稱疾不前,便殺之示眾,大將殺敵有功,便大加封賞。

不僅如此,司馬昭還善於採取使用戰術,和對手打心理戰,製造假象,迷惑對手也是也是溜溜的,有次司馬昭命士兵縮緊包圍圈,乙個只給三公升大豆,並派弱兵去淮北取糧食,麻痺敵人做出軍中無糧,士兵飢餓之態,又四處傳言吳援兵馬上就來,迷惑諸葛誕。諸葛誕果然中招,放寬自己的飲食標準,任意官兵吃喝,不久城中即告缺糧。

因此,大家不應該只記得一句俗語,更應該好好了解司馬昭的一生,世人皆稱他為人寬仁大度,降人不殺,當年壽春一戰,敵軍頭領文欽的兒子文鴦、虎不僅不殺,還封為侯,這種舉動讓吳國的民眾都佩服不已,心悅誠服。

6樓:匿名使用者

.. 反正不是個好人 不然怎麼會有"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這樣的貶義句呢。

司馬昭的歷史故事

7樓:網友

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造反稱帝!

歷史上的司馬昭是個什麼樣的人

8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評價】 司馬氏沒有使漢族差點滅種,恰恰相反,司馬昭招撫的少數民族比漢族人口還多,他執行的政策當時並沒有造成民族內戰,是民族團結的政策。大量少數民族自覺自願地改漢族姓氏,《晉書》中有很多記載,司馬氏執行的政策挽救了東漢末年漢族僅存五百萬幾乎滅種的危機,晉朝統一時人口增加到1600萬,漢族人口增加了三倍。他的兒子晉武帝繼續執行了增加人口的政策,太康年間戶口依然是增加的,太康盛世中,數年間,戶口就增加了上百萬。

淮南戰役的評價。

三國志》中註解中習鑿齒稱讚:自是天下畏威懷德矣。君子謂司馬大將軍於是役也,可謂能以德攻矣。

夫建業者異矣,各有所尚,而不能兼併也。故窮武之雄斃於不仁,存義之國喪於懦退,今一徵而禽三叛,大虜吳眾,席捲淮浦,俘馘十萬,可謂壯矣。

9樓:zaoan你好

假意投身強哭屍,公然弒主待推誰?欲誅成濟瞞天下,天下人人已盡知!

司馬當年命賈充,弒君南闕赭袍紅。卻將成濟夷三族,欲使軍民耳盡聾!

司馬氏當魏室未衰,乘機竊權,廢一帝、弒一帝而奪其位,比之於操,其功罪不可同日語矣!!

請不要在為司馬昭洗地了!!!

如果曹操在世,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等人能夠乘機而起,奪取曹家天下嗎

曹操是政治家,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大權落入他人之手的。曹家子孫不肖,都是廢物。司馬懿那時候只是個主簿的小官啊,兒子都沒幾歲大吧,怎麼能跟一代奸雄曹孟德相提並論 當然 如果這樣 司馬 會繼續等 等到 曹操 燃燈將盡 或者 已經老到糊塗 這天 我就不信 以曹孟德這樣 閉著眼睛 都可以算計死人的人 會清心寡慾...

司馬昭屬什麼的,二漢三國是什麼意思

屬羊。司馬昭 211年 265年9月6日 字子上 三國演義 為子尚 河內溫縣 今屬河南 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為晉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次子 晉景帝司馬師之弟 晉武帝司馬炎之父。司馬昭早年隨父抗擊蜀漢,多有戰功。累官洛陽典農中郎將,封新城鄉侯。正元二年 255年 繼兄司馬師...

三國曹操簡介,三國時期曹操簡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縣 今安徽亳州 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 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 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