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 秦國:今陝西大部、甘肅東部、內蒙古一小部分,後來勢力擴充套件到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最後滅掉了其他六國,統一中國。
國都:咸陽(今陝西西安。
鹹空源陽一帶)
2. 齊國:今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江蘇北部、河南一小部分。
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
東北)3. 楚國:今湖北、湖南大部、安徽、江西、江蘇、浙江、河南南部、貴州一小部分。
國都:郢(今湖北江陵,後遷至壽春,在今安徽壽縣)4. 燕國: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內蒙古一小部分。
國都:薊(今北京)
5. 趙國:今山西大部、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內蒙古部分地區。
國都:原來在晉陽(今山西太原。
西南),後來遷到邯鄲(今河鬥神態北邯鄲。
6. 魏國。
今河南大部、山西東南部。
國都:開始是安邑(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後來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
7. 南韓:今河南中部、山西西南部。
國都:原先在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瞎掘滅鄭國後遷到新鄭(今河南鄭州)
2樓:匿名使用者
查一下歷史文書你就會一清二楚了。
秦時趙國在現在的**
3樓:愛創文化
秦時趙國的國都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後遷都中牟邑(今鶴壁),又遷至邯鄲(今河北省邯鄲,成侯時期又立邢為信都(今邢臺)。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西有秦國。
南有魏國。東有齊國,東北燕國,北方則是林胡、樓煩、東胡等遊牧民族的地域。另外趙國附近還有小國中山國。 <
秦時趙國的國都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後遷都中牟邑(今鶴壁),又遷至邯鄲(今河北省邯鄲),成侯時期又立邢為信都(今邢臺)。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西有秦國,南有魏國,東有齊國,東北燕國,北方則是林胡、樓煩、東胡等遊牧民族的地域。
另外趙國附近還有小國中山國。
趙國祖先造父為周穆王養馬,後賜造父以趙城(今山西趙城縣西南),由此為趙氏。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趙夙,其孫趙衰事晉獻公之子公子重耳。
趙衰隨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國為晉文公。
前636年-前610年),趙衰任國政。
自西元前386年成為趙國國都,至前222被秦所滅,邯鄲作為趙國國都長達乙個半世紀之久。
在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期間,趙國經過趙武靈王。
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後成長為能與強秦抗衡的強國,邯鄲也成為當時中國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楚,燕,趙,魏,韓,秦國都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4樓:虎式重型堂客
楚國核心領土在湖南湖北,西至四川,滅越國前領土東至江蘇福建浙江,北面到山西河南,南面不擁有云南貴州兩廣全境,可能有西江的一部分。後期滅過越國和魯國。
秦國核心領土擁有甘肅陝西,向東進攻三晉後擁有山西和河南的一部分,滅蜀國巴國後擁有四川和重慶。秦國多次進攻楚國,擁有楚國西邊,後來得到湖南湖北,最後攻楚直接滅了楚國。
燕國核心領土在今天北京這一圈,河北一部分和遼寧這一帶韓趙魏三國擁有山西河南河北,三家分晉後他們經常聚起來互換領地,比較亂就不講了。趙國前期首都在太原,後來搬邯鄲;南韓滅鄭國後首都搬到新鄭去了;魏國衰弱後首都搬到大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
5樓:晨曦依舊在
楚在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蘇一帶,燕在今天河北北部、北京、遼寧一帶,趙在今天河北、山西南部一帶,魏在山西、河南一帶,韓在河南、湖北之間、秦在陝西、甘肅、四川一帶。
我國古代的齊楚燕趙魏韓秦國都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6樓:謝絕的閒聊
1、齊:山東省(魯南除外)、河北省的東南部、河南省東部。
2、楚: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山東省南部、江蘇、淅江大部、上海、江西省,最盛時還包括現在陝西南部的漢中地區。
3、秦:陝西北部和中部、甘肅東部、四川、重慶,這只是與六國相持附段。在秦昭襄王時,山東的定陶也是秦國的地方,是穰候魏冉的封地。
4、燕: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吉林南部,朝鮮北部部分地區。
5、趙:山西中北部、內蒙南部、河北中南部。
6、魏: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與東部。
7、韓:河南中部、山西上黨地區,是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只要取自鄭國。後來,上黨地區為趙國所奪。
此外,還有一些中小國家:
1、宋國:位於河南東部、江蘇西北部和安徽北部。西元前286年為齊國所滅,國土為齊、魏、楚、韓等國所瓜分。
2、中山國:是赤狄所建立的古國,位於河北省中部。戰國初期曾為魏國所滅,但是魏國國土並不與中山接壤,所以中山國不久又復國。戰國後期為趙國所滅。
3、魯國:位於山東省南部,西元前255年為楚國所滅;
4、東周國:位於河南洛陽鞏縣境內,西元前256年為秦國所滅。
5、西周國:位於河南洛陽,西元前256年為秦國所滅。
6、鄒國(邾國):位於山東省鄒城市,戰國後期楚國所滅;
7、小邾國:位於山東省棗莊南部,戰國後期為楚國所滅。
7樓:戰霸天羽
你說的是戰國時代吧?
秦:早期陝西、甘肅東部,中期佔領四川,後期越來越大了;
韓:河南西部。
趙:河北中北部、山西大部。
魏:河南東部、山西南部、陝西沿黃河一帶。
燕:京津,河北北部,遼寧+一點點朝鮮。
齊:山東大部。
魯:山東曲阜一帶。
宋:河南商丘一帶。
中山:石家莊西部。
衛:河南濮陽。
楚:河南南部、兩湖、整個長江中下游。
秦始皇時期的韓國指的是現在哪裡,秦始皇時代的楚國趙國韓國燕國秦國分別是現代的什麼地方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 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 滅鄭國後遷新鄭 今河南鄭州新鄭 秦始皇十二年呂不韋死,秦始皇真正執掌大權,秦國開始開展滅國大戰,秦始皇十三年,秦將樊於期攻打趙國,殺了十萬趙軍,秦始皇十四年,趙國調來了李牧擋住了秦軍攻勢,樊於期逃亡燕國。秦始皇十五年,秦軍再度分南北...
秦始皇的秦直道,究竟是什么工程,秦始皇的秦直道,究竟是什麼工程?
秦始皇的秦直道是秦朝的一項國防工程,也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大壯舉,歷經幾千年寬闊的街道上仍有不少地方寸草不生,可見當時在道路修建上,秦人已經掌握了一定水平的工程技術。修建秦直道主要是為了國防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為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耗費巨量的人力物力建造了萬里長城,其實在同時期為了鞏固國防,秦始皇還另...
秦國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為什麼沒出過1個昏君?
這是因為秦國的每一任國君內心都想著問鼎中原,所以他們在任期間,一直兢兢業業,從來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因為秦國的這些君主他們都有巨集圖大志,想要一統天下,所以在選擇儲君的時候,非常的嚴格,各個方面都得出類拔萃,所以不會出現昏君。不是有句話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古時候大部分朝代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滅掉的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