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兩篇生命的品質讀後感,不少於2019字,原創

2021-05-29 02:50:14 字數 2739 閱讀 9327

1樓:匿名使用者

(生命的品質)讀後感:

1.一日,從學友處借得周國平《生命的品質》一書,說來慚愧,還是第一次細細研讀周先生的作品,感受頗多。此書思想精髓在於人最寶貴的兩樣東西,一是生命,二是靈魂。

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

一直以來,我以理想主義者自居,思想遊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哲學是一種分身術,把人分成具體的人和抽象的人,具體的人周先生認為是一個有很多塵世慾望的複合體,在紅塵中奮鬥、掙扎,我不盡然,我覺得那不欲望,而是理念、信仰,是為了理念和信仰所付出的執著與堅強,在努力與奮鬥中所感受到對生命的熱愛與真摯,連最枯燥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欣慰到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佐證。抽象的人站在具體的人之外,所以清醒、理性,從更加超脫的角度來勸導那個具體的我,讓生命簡單、本真,於是在午後、在深夜,一杯茶、一本書,與心靈對話,感受最真實的自己,在喧譁的世界中沉澱下來。

周先生的書品味悠長,一本好書初讀時似曾相識,再讀時又美如初見,直入心底,感覺在閱讀和思考中與偉大靈魂相遇,而這種相遇使你擺脫塵世命運的束縛,生活在一個更廣闊、更崇高的世界裡。讀書如一劑良藥,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磨難,都能從其中找到詮釋,迴歸淳樸、迴歸簡單,迴歸本真,把平凡生活和內在生活過好,生命的整體品質就是好的,果真如此嗎?

有學友曾問我,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為何沒有痛苦的表情,仍激情飛揚。活在當下,焉能放下。人生在世,確有許多負重,因活在當下,上學時想考一所好的學校,畢業了想有一份合宜的工作,工作了想有所建樹,親情、愛情、友情哪一個不是生命中沉甸甸的負重。

時光遊走、歲月流逝,曾「隔著窗兒,看小鳥在天空飛,卻怎麼也打不開那扇門」,是因為人有太多的渴望,今天不再來,今生不再來,誰能白頭時再感慨年輕時沒能實現的心願空悲嘆。並不是所有人都為慾望、野心、身份而活,也不是所有人為了財富、權力、地位、名聲而活,其碼我不是,如非要有所定義的話,我則歸納為理念、信仰而非慾望。

人的幸福在於兩大快樂:一是生命的快樂、另一是精神的快樂,正是有了生命,才有了為信仰而奮鬥的源泉,並在這一過程中享受著精神的快樂。很欣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從生存的需要到自我實現的需要,物質滿足的快樂與精神的快樂相比是淺顯的,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正是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上層建築才彰顯品位和價值,人才有可能很優雅的讀書品茶,品味人生。

我不欣賞除了上帝什麼都沒有的人,十丈紅塵是一個很現實的大染缸,關健是如何定位自己合宜的位置,實現自我的價值。在實現過程中,更應注重過程本身,而非結果,因這一過 程如試金石,考驗人的耐力、原則,做人的尊嚴、底線,考驗對生命、生活的態度,如在這一過程中,失去了心靈的自由、美好、高貴,結果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人之所以懷念過去一些美好的東西,就在於它的不可複製和不可重來。

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稱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人在找回失去東西的時候,即使是同一條河流,但此時非彼時,物是人非,欲說還休。

活在當下,人總有疲倦的時候,於是解除安裝一些生命中無法承載的人和事,使旅途輕便。但有些總是放不下,「我想飛,不想帶著傷,卻無法解除安裝心頭的重量」,那份重量如此清晰,使我終究明白,我只不過是行走在十丈紅塵中至情至真的凡人,如若放下了,我便不是我,空靈脫俗到大徹大悟的聖人,或是遊走在天地之間普救眾生的神靈。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無論是快樂還是憂傷,那都是劃過生命的最真實痕跡,是上蒼饋贈的最好禮物,又何必放下、又焉能放下呢?

如若放不下,就與生命同在同行。「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晚上」,人如若想看後天的太陽,一是有沒有堅持下去的毅力,二是有沒有堅持下去的辦法,如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一個放下二字,又怎能看到後天太陽升起一瞬間令人暈眩的光芒。

活在當下,定位自己在紅塵萬丈中最合宜的位置,把生命照看好,活出生命的精彩。焉能放下,就讓那無法解除安裝的重量同在同行,把心安頓好,活出生命的真實。而這份精彩和真實的融合,才能活出生命的品質。

2.書店,看到周國平著《生命的品質》,被封面後面的一段話所吸引。

「人最寶貴的兩樣東西,一是生命,二是靈魂。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圓滿。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

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的生活。」樸素的文字,淺易的道理,確讓人沉思而深遠。

人來到世上,首先是個生命。生命,原本是單純的。可是,人卻活得越來越複雜了。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作為生命在活,而是作為慾望、野心、身份、稱謂在活,不是為了生命在活,而是為了財富、權力、地位、名聲在活。這些社會堆積物遮蔽了生命,我們把它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為之耗費一生的精力,不去聽也聽不見生命本身的聲音了。

人不只有一個肉體生命,更有一個超越於肉身的內在生命,它被恰當地稱作靈魂。在一定意義上,人生覺悟就在於透過社會堆積物去發現你的自然生命,又透過肉身生命去發現你的內在生命,靈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燈和方向。說到底,人活的就是一個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造就不同的人生。

平凡的生活體現了生命的自然品質,內在生活體現了生命的精神品質,把這兩種生活過好,生命的整體品質是就是好的。

突然間又讓我想到我們還是應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哪怕是你自己的職業與事業分開,哪怕是你利用業餘時間去做喜歡做的事,哪怕是有著非常的困難和艱辛,因為你做的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業,你就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位置,就有動力就有活力,就會感到快樂。「一個人一旦有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就說明他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天賦,他的才智的事情,所以他充滿興趣,他的最好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運用和生長,同時感覺到他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實現。」

在閱讀《生命的品質》的過程中,我找到了一種共鳴,一種對社會、對人生、對苦難的認識的共鳴,一種對金錢、對地位、對名利的淡泊的共鳴,一種對快樂、對幸福、對事業的追求的共鳴。有此共鳴,還復何求?幡然於世,多應寧靜,各位朋友抽空可看周國平《生命的品質》。

寓言故事讀後感不少於,寓言故事讀後感不少於150字

拔苗助長 讀了這一則寓言,我覺得人不應該違背自然規律,草總是要長的,更不應該將他拔起來,以至於它死掉。我盟一定要遵守自然規律,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寓言故事讀後感100字 在我家的櫃裡有一本 寓言故事 這本書中的內容教會了我很多很多。如 不畏艱苦的小猴 讓我知道了要堅強,不能做溫室裡的花朵。兩隻桶 ...

短文兩篇《蟬》《貝殼》讀後感

體把握,問題 蟬 1 課文裡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同學們嘗試找出來,並說說對它的理解。學生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的對於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 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

求不少於作文初一水平有關於讀後感,書名最好是較出

讀 魯濱遜漂流記 有感 春節放假,我讀了笛福的 魯濱遜漂流記 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它讓我體會到了魯濱遜那驚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在一次航海中,魯賓遜所乘的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活了下來。海浪把他捲上了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後,他憑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