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大學生擇業的心理現象有哪些,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惑有哪些

2021-03-19 18:26:28 字數 4999 閱讀 5398

1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生在擇業中出現的矛盾心理以及心理誤區,如不能得到及時的疏導宣洩,則可能發展成為影響擇業的心理障礙。這種不良的心理障礙一旦形成,就會嚴重困擾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乃至擇業。一般地說,大學生擇業中出現的心理障礙多屬適應過程中的輕度心理障礙。

一、焦慮

焦慮是由心理衝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恐懼等感受交織成的情緒狀態。絕大多數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焦慮。優秀學生焦慮的問題是能否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理想單位;學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焦慮沒有單位選中自己怎麼辦;來自邊遠地區的同學為不想回本地區而焦慮;戀人們為不能繼續在一起而焦慮;女同學為用人單位「只要男性」而焦慮;還有一些大學生優柔寡斷,竟因不知自己畢業後向何處去而焦慮。

大學生的上述焦慮狀態一般並不會對未來職業生涯產生影響。一般來說,適度的焦慮會使學生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可以增強人的進取心,從而產生奮發有為的精神。但是,如果焦慮不能得到及時的緩解,就有可能向病態發展,表現出情緒緊張、心情紊亂、注意力不能集中、身心疲倦、頭昏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

這種焦慮,使大學生畢業時精神上負擔沉重、緊張煩躁、心神不寧、萎靡不振;學習上得過且過、窮於應付、反應遲鈍;生活中意志消沉、長吁短嘆、食不安味,臥不安席。有些學生在屢遭挫折之後,甚至產生了恐懼感,一提擇業就心理緊張。此時,焦慮不但干擾了大學生的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娛樂,還成為擇業的絆腳石。

二、自負

自負心理是過高地估計個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一部分學生自認為是「天之驕子」,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應得到優待,於是在擇業過程中,總是抱有洋洋自得、自負自傲的心理。面試時,誇誇其談,海闊天空,給用人單位留下浮躁、不踏實的印象,用人單位難以接受。

在自負心理的支配下,部分大學生的擇業觀念不正確,心理定位偏高,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弱點,表現出非常強的優越感,往往不切實際地追求高工資、高名利的單位,而對一般的工作單位百般挑剔,甚至提出過高的要求。由於自負的大學生不能審時度勢地認請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其結果必然會高不成低不就,遲遲不能落實單位。看到別人都簽了約,他們常常會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對社會、學校和他人都可能懷有不滿情緒,但有時也會向相反方向發展,出現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從而不敢應聘求職。

三、自卑

自卑心理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評價過低,看不起自己。這一消極有害的心理在不少大學生身上存在,嚴重影響他們的就業。一些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辭,成績平平,面對擇業市場,常常產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膽推薦自己,認為自己競爭力不夠。

有些大學生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在擇業中他們缺乏自信心,勇氣不足,例如認為自己相貌不好,怕用人單位以貌取人,更害怕用人單位拒絕而無地自容。自卑心理源於他人對自己的不客觀評價和自己對自己的消極暗示。反覆地消極暗示可能導致認知功能的喪失,尤其是對於一些自我意識發展不健全的大學生,部分擇業困難的女大學生以及性格內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學生來說,強烈的自卑心理會成為他們擇業乃至生活的最大障礙。

而且,自卑會使大學生在求職時怯於出頭,羞於表現、依賴性強,其結果是這些學生不能很好地向求職單位展示自己的才華,常常會坐失良機,使其求職成功率不高。

四、怯懦

怯懦者害怕對衝突,害怕別人不高興,害怕害別人,害怕丟面子。所以在擇業時,因怯懦,他們常常退避三尺,縮手縮腳,不敢自薦。在用人單位面前他們唯唯諾諾,不是語無倫次,就是面紅耳赤、張口結舌。

他們謹小慎微,生怕說錯話,害怕回答問題不好而影響自己在用人單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競爭機遇面前,由於怯懦,他們常常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以至於敗下陣來,錯失良機,於是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導致自我評價和自信心的下降。

五、依賴

在擇業中,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缺乏清醒的認識,擇業信心不足,猶豫觀望,擇業依賴父母,依賴社會關係,依賴學校和老師。在人才市場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與用人單位洽談的場面屢見不鮮,好像不是大學生自己求職,而是父母親屬在求職。這些大學生缺乏自我選擇決斷能力,不能積極主動地去競爭,去推銷自己。

依賴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但人們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六、冷漠

當一些大學生因在擇業中受到挫折而感到無能為力,失去信心時,會出現不思進取、情緒低落、情感淡漠、沮喪失落、意志麻木等反應。他們自認為看破了紅塵,決計聽天由命,任憑自然發落。冷漠是遇到挫折後的一種消極的心理反應,是逃避現實,缺乏鬥志的表現。

這種心理是與就業的競爭機制不相適應的。

七、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即違背社會行為規範的適應不良行為。畢業前一些大學生因某些主體需要不能滿足或強度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日缺乏應有的品德與個性修養,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常見的有逃課、損壞東西、對抗、報復、遷怒於人、進行不良交往、過度消費、嗜煙、嗜酒等等。

問題行為的存在,不僅影響學生的順利擇業,還可能嚴重導致違紀與違法。

八、軀體化症狀

軀體化症狀是由於心理壓力和生活方式而導致的異常的生理反應。畢業前的大學生,由於心理應激水平高、心理衝突強度大、挫折體驗多,加之一部分大學生性格上本來就不十分健全,因此容易導致某些軀體化症狀,如頭痛、頭昏、血壓不正常、消化紊亂、背痛、肌肉痠痛、口乾、心慌、尿頻、飲食障礙或睡眠障礙等。這些症狀若不及時排除,則會危及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從以上種種反應可以看出,大學生在求職擇業中產生的心理障礙,具有適應性障礙的特徵。主要是因大學生面對求職環境的應對不良而引起,故有的焦慮急躁,有的自卑怯懦,有的冷漠逃避,有的孤傲目空一切,有的全身不適,有的食慾不振,這都說明,他們對求職環境缺乏一種良好的適應。但這種現象只屬於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只要大學生主動適應就業環境,各方面引導得法,這些心理障礙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大多數不會形成心理疾患。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惑有哪些

2樓:王王王小六

1、就業困惑

從整體上看,近年來大學生對我國就業形勢的感知呈不樂觀態度。

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很難,形勢非常嚴峻,認為就業形勢不嚴峻或難度一般或沒有難度的,僅有極少數學生。我國就業環境地區發展不平衡,人崗匹配錯位等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加之我國高校畢業生人生只增不減,無疑將進一步增加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壓力。

2、考研困惑

我國在教育事業中發展的趨勢相當迅速,大學生本科的人數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但是研究生考試可以比喻成一場持久戰,需要非常多的體力和較為充沛的精神,還有堅持和毅力,在這漫長的考研準備階段,還會遭受放棄、挫折、落選等困難。

還有一部分大學生考研並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是隨大流,或盲目決定考研,這些都會造成心理上的困惑。

3、感情問題

大學生失戀會引起很痛苦的情緒體驗,失戀也會因為對感情難以割捨而痛苦不堪,更會加重不良的心理狀態,因些而產生心理困擾,出現一系列的不理性行為,對自己造成傷害。

4、生活困惑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辭去了昔日高考的壓力,同時也挑起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重擔。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時間就如同生命。如何在大學期間充實的生活,更好的把握現在,挑戰未來,在畢業時能夠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就成為了大學生的主要困惑。

5、學習困惑

大學生在學習中,心理壓力太大,情緒時常壓抑,或者在學習中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總擔心自己學習不好,對可能取得的考試成績顧慮重重,信心不足,憂慮過度,以至寢食不安。考試壓力所引發的心理症狀主要有:反應遲鈍過激、焦躁不安、學習恐懼、抑鬱及厭學心理。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大學生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其生理、心理均趨向成熟。但由於受人際關係不良、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影響,常造成心理障礙。根據一項以全國12.

6萬大學生為物件的調查顯示,約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某大學學工部兩次對入學新生進行全面的心理測查,結果表明,25%的學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

據統計,因各種心理疾病而休、退學的大學生人數已佔總休、退學人數的50%左右。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有:

1.難以適應生活環境的轉變

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工作的能力。

2.學習緊張與競爭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

經過高考拼殺的學生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校園之後,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雲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蕩然無存,「眾星捧月」的地位變了,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

因此,老師和家長要教育他們正視現實,認識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勝利,今後的路還很長。從一進校門起,新的競爭又宣告開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因此入校後短暫的興奮之後就應當及時冷靜、認真地分析利弊,正確認識自我,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3.人際關係失調造成社交障礙

交往過程中出現的迴避型人格障礙。其特點是:心理自卑,行為畏縮,面對挑戰採取逃避態度或無力去應付。

想與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害羞不敢與人接近。不與人交往並非出於自願,內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礙主要是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懼。不然,對自己的神態舉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別人面前出醜、失態,反而使自己在別人面前感到異常緊張。社交障礙是一種恐懼心理的自我加強過程。

惡性迴圈一旦形成,恐懼愈演愈烈,最後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有這種問題的同學要大膽一些,多參加集體活動,並敢於拋頭露面。

4.理想、目標落空造成內心困惑

進入大學後,學習失去了中小學時的動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社會市儈、陰暗的一面,習慣於只讀聖賢書的學子們在現實面前感覺到困惑。

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大學學習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學好專業課,提高專業技能,培養高尚道德情操,鍛鍊組織社交能力,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去努力。

在學習內容上注意尋找自己的學習興趣,除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外,應根據自己的興趣養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靈苦悶

時下的大學校園,戀愛已是公開的祕密,部分大學生匆匆加入「戀愛族」,由於對愛或被愛缺乏正確的理解,往往飽受失戀之苦,但又難以自我調適,輕者陷入情感的旋渦難以自拔,重者則會痛不欲生,尋死覓活,甚至導致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果。

談戀愛是一種審美,一旦雙方產生了戀情,要沉著、冷靜、理智地對待,既應珍視純潔的感情,又不能任其發展,注意適度控制,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的關係。對於單相思和失戀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戀愛是以雙方自願為原則的,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人的心理現象包括哪些內容,人的心理現象包括哪些方面

在心理學導論中講到心理學基本研究物件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心理過程具體保過 感覺 知覺 記憶 思維 想象。另外還有注意和意識,多數人講的心理便是意識,意識又可以分為潛意識 意識 和前意識。個性心理特徵包括能力和人格。這些便是人基本的心理現象,博仁考研 認知 情感 意志三個方面啊,就是所謂的知...

大學生對待擇業與就業的思想對大學生本身有什麼影響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是指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般心理特徵。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大學生的就業模式由統包統分向自主擇業 雙向選擇 供需見面的模式轉變。這種新的模式在為大學生施展自己的才華 實現自己的抱負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與此同時,就業制度的改革也對大學生...

大學生的困擾 沒錢

自己打工掙啊 大學可以家教拉,外貌當然不是最重要的,其實這個社會錢蠻重要的!女孩子不能靠男人養,起碼可以養活自己,男人就要多努力了,不光自己,還要給自己的愛人家庭快樂和滿足 那要看你有沒有男人的個性和魅力了。如果張的帥還可以,如果不是很招人喜歡那就一定要會說話。找朋友借 至於找女朋友,沒有什麼是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