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描寫兒子的喜悅心情,論語中,讚揚老師盡職盡責的句子有哪些?

2021-05-30 11:22:49 字數 3061 閱讀 1163

1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見《論語·里仁》。年:年紀。

一則:一方面。這幾句大意是:

父母的年紀不能不時時記在心裡,一方面因(其高壽)而喜歡,另方面又因(其壽高)而有所恐懼。現在人們在談到自己年事已高的父母,表示喜悅欣慰而不無憂慮的心情時,常引用這幾句話。「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可用以泛指喜憂交加的複雜心情。

論語現在學有沒有用

2樓:閁錒0886麼

不講治國講做人 錢教授說,現在學《論語》的人越來越多,過去有一句話叫:「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流傳了1000多年,直到現在還常常有人提。

事實上在古代,並沒有要用《論語》去治天下的意思。《論語》最本質的思想不在於治國,而是一種關於人生的學問,錢教授解釋說,其實治國的核心也是在做人。所謂「政者正也」,意思是治國就要正人,正己,這個著重點也是落在做人上。

錢教授建議用另外一句話來代替「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讀《論語》,學做人,現在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我認為學習傳統文化及讀《論語》的作用就要體現在這裡,要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質,提升社會的精神文明。」 《論語》說做人 人人都該懂大道 在講座上,錢教授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學做人,在《論語》裡最主要體現在什麼地方?許多聽眾都沒答上來。

在《論語》裡,學做人最主要體現在勵志方面,即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錢教授舉例說,不久前他去一個學校,裡面有個孔子學院,那裡的學生都要讀《論語》,他跟裡面的孩子們聊了一下,問他們長大後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人說想做大官,有人說想做大款,甚至連想做明星的都有。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四句話實際上是對一個人全面的要求,即首先要「志於道」——要立志,就在於這個道。

這個道就是指做人的大道。無論你要當教師、科學家還是當大官,都沒妨礙,因為這些都只屬於你個人的職業和事業。這個職業和事業,於各人是不同的,是可以選擇的,且由機遇和環境決定。

至於道則不侷限於某一項具體的職業、事業,而是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有的一個共同要求。 這個共同的要求在《論語》裡體現出來,就是要懂得做人共同的大道,這個大道是人人都要懂的。正如中國人說,先學做人,再學做事。

就是提倡先要學做一個好人,然後才能夠從事你的職業。 「有了做人這個大道,你才能夠成為一個好的教師,好的醫生,不然即使你事業上、職業上做得很成功,但是你仍然是失敗的。」錢教授最後總結。

《論語》看快樂 不義之財難快樂 錢教授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追求快樂,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和普遍追求,所以能夠保持快樂的心情對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主張大家做苦行僧,他同時認為快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同的人,對快樂有不同的理解,對快樂的追求也不同。 《論語》裡好多處談論快樂的句子,子曰: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大概意思是雖然是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是我樂在其中,用不義的手段而得到富貴,對我來說就像浮雲一樣,這就是孔子的快樂所在。

為什麼孔子能夠做到這樣,而很多人都是做不到?錢教授解釋,在同樣的環境下,人對快樂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所以在生活上的表現也不一樣。那些腐敗分子,他們的快樂是想盡辦法弄到錢,買房子包二奶,滿足物質要求,他們很享受這樣的快樂。

那些人會說,這是他們心靈所追求的快樂。這個說法看似無可厚非。事實上,孔子還曰: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不是所有的快樂都是有益的,有的快樂是有損的,而且不是絕對的。如果大家只是追求自己心靈的快樂,而損害了他人、社會、甚至是國家的利益,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論語》解熱點 見義勇為=做該做的 對於時下受關注的見義勇為話題,錢教授也用《論語》進行了闡述。 現在很多人對見義勇為的要求很高,就是你要和歹徒進行搏鬥,你要去捨己救人,其實,這只是見義勇為的最高境界,在論語裡,對見義勇為並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見義不為,無勇也。

」是說你看到你應該做的,符合道義和要求的東西你不去做,那就是無勇,反過來,你看見該做的事情就應該去做,做該做的。 做該做的,聽上去誰都懂,實際上我們遇到一件事情,在考慮做還是不做的時候,無非出於兩種考慮:該做不該做?

這件事情做了對我有好處嗎? 《論語》提倡遇到事情的時候,該做的就做,不管有沒有好處,這個思想放大到個人利益的取捨上,就是不取不義之財;在生死問題上,就是只要是為了維護義,你就可以去做。如果每件事情都能符合義的要求,該做的就做,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有一天就可以達到見義勇為的最高境界——捨己救人、取義成仁。

論語中,讚揚老師盡職盡責的句子有哪些?

3樓:蓮珍

1.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4.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5.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

6.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7.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

8.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

9.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1.《論語》由孔子**及再傳**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3.《論語》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4.《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晶。

5.《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齊論》則在漢魏時期失傳。

4樓:匿名使用者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5樓:匿名使用者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6樓:匿名使用者

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論語中的經典名句,《論語》經典名句

1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出自 論語 學而 論語 是記錄孔子及其 言行的書。孔子 前551一前479 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 今山東曲阜 人,偉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2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 論語 學而 此話是孔子的學...

求《論語》中關於孝的語句論語DE孝論語中有關孝的句子有哪些

這就有很多了 學而篇中有 有子曰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內亂者,未之有容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曰 父在,觀其志 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為政篇中有 孟懿子問孝。...

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和解釋,論語中關於禮儀的句子和解釋

春秋 孔子 論語 中關於禮儀的句子 1.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白話釋義 不具備 仁 的修養的人不能長久地保持樸素的本質,不能安然於儉樸的生活,也不能體驗生命本具而長久的快樂。具備 仁 的修養的人是堅持 安守 仁 的品格,有智慧的人會運用 仁 的原則以求得利益.2.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