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塞恩的飲食習慣,西方人的飲食習慣

2021-03-19 18:29:51 字數 4784 閱讀 6594

1樓:心繫冬季

任何時候這裡都是平常世界美食的所在。隨著各國遊客的到來,在琉森不僅能找到瑞士傳統佳餚,還有各國美食,包括地中海風格,西班牙菜式,亞洲風格,純正的中餐。

乳酪火鍋被奉為瑞士國菜,在老城的fondue house裡可以嚐到包含乳酪火鍋,油炸肉火鍋和巧克力火鍋在內的火鍋大餐。

wirtshaus taube的標誌是一隻藍色的鴿子,據說是盧塞恩(琉森)最古老的餐廳。餐廳**正在的琉森地方特色菜:chuegelipastetli(配在酥皮盒子裡的蘑菇牛肉粒,按季節有時也會加入些栗子),非常容易入口。

stadtkeller瑞士民間歌舞餐廳**瑞士傳統美食,在4-10月的中午和傍晚都會上演瑞士傳統慶典,包括真假嗓互換的yodelling山地唱法,舞大旗和阿爾卑斯長號表演。

old swiss house餐廳位於獅子紀念碑邊,從餐具到傢俱裝潢都是古董。服務員都是民族服裝。在客人面前烹製的瑞士版的維也納炸豬排是這裡的特色之一。

lunch boat午餐遊船是非常有特色一間「餐廳」。每天12點正從碼頭出發前往weggis和vitznau小鎮,再返回,每天只有這班船有餐**。這是一間特別在水上的移動餐廳,魚肉餐是特色。

如果敢不上這趟船,可以去停靠在岸邊的船餐廳,schiffrestaurant wilhelm tell。

bachmann是源自琉森的糕餅店,能夠找到以卡佩爾木橋為造型的特色巧克力,也是一份對盧塞恩的紀念。最受當地人喜愛的是店裡的特產chatzestreckerli杏仁酥排。

max chocolatier是琉森新晉的高階手工巧克力店,開在五星酒店hotel schweizerhof luzern的西翼,卡地亞專賣店的隔壁。只選取最上品的原材料,並根據季節選用本地產的配料純手工製作。**不便宜,是送禮和犒賞自己的佳品。

西方人的飲食習慣?

2樓:與爾同軒

略談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裡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

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物件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

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

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

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

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嚐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

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巨集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

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二、中西飲食物件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裡,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絡。

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物件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三、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

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物件,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

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

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

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瞭。

各國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3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yushibao2100

世界各國飲食習慣世界上各個園家、民族的飲食習慣和口味特點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時,不同民族、不同情況的人們在飲食習慣方面還有一些禁忌,因此,商務人員瞭解和掌握國外各種飲食習慣,無疑也是有益於工作順利進行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

土耳其法國中國中國、法國、土耳其中國:我國成為烹飪王國的主要原因不是五花八門菜餚的名字,而是「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中國菜餚的最大特色,也是成為烹飪王國的根本原因之一。

歐美的飲食習慣歐美國家的飲食習慣各具特色,下面主要介紹一下英、法、德、意、美等國的情況。德國:有人說德國人用餐最符合營養學家關於「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建議。

他們一向對早餐、午餐較重視,晚餐較簡單。象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喜歡吃豬肉、牛肉、雞、鴨和野味,以及蛋糕、甜點心和各種水果,尤其喜愛喝啤酒。慕尼黑是世界聞名的「啤酒城」。

然而,德國人不大吃魚、蝦及海味,而且有一種吃魚時不說話的風俗。他們也不喜歡過於肥濃、辛辣的食品,更忌食核桃。德國人在吃晚餐時喜歡關掉電燈,只點幾根小蠟燭,幽幽燭光,酒香情濃,情調顯得十分浪漫。

義大利:以各種麵食類,如蔥卷、餛飩、通心粉、炒粉等作為菜用,這是義大利人飲食的一個主要特點。而且,義大利人一般在六七成熟時就吃,這也是其他國家少有的。

義大利有一種很普遍、很有名氣的麵食——皮扎餅。講究的製作方法是在陶瓷磚上用木炭火烤制,餅上放的餡多為乳酪、火腿、香腸

盧塞恩飲食習慣的介紹,藏族人民的飲食習慣簡要介紹

任何時候這裡都是平常世界美食的所在。隨著各國遊客的到來,在琉森不僅能找到瑞士傳統佳餚,還有各國美食,包括地中海風格,西班牙菜式,亞洲風格,純正的中餐。乳酪火鍋被奉為瑞士國菜,在老城的fondue house裡可以嚐到包含乳酪火鍋,油炸肉火鍋和巧克力火鍋在內的火鍋大餐。wirtshaus taube的...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哪些,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齲病的發生過程需要食物的參與。食物中的糖類是齲病發生的 罪魁 一方面,糖類為細菌的新陳代謝提供能量 另一方面,糖類被細菌利用產酸,無論是對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還是動物實驗觀察,都充分證明在齲病發生的過程中,糖類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然而,糖類作為能量的 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之一。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是什麼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是什麼?日本料理以魚 蝦 貝等海鮮品為烹飪主料,並有冷 熱 生 熟各種食用方法。日本人講究食品營養學,講究菜點的色澤和形狀,口味多為鹹鮮,清淡少油,稍帶甜酸和辣味。日本人愛吃魚以及各種海味 瘦豬肉 牛肉 雞 鴨 雞蛋和各種野生禽類及蔬菜 豆腐 紫菜,但不吃羊肉 豬內臟及肥豬肉。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