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是高智商聰明的

2021-03-19 18:20:17 字數 6420 閱讀 6708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說的孩子的性格都是從小看到大的,性格的養成就這幾年

2樓:

雖然電影名稱翻譯有點問題,卻也有點貼題。其實重點就是,總有一天你會老去,就會有今非昔比的感慨。

**裡的老警察就是這樣,總因為相差一步而讓**殺手逃離,如果在他年輕的時候,也許他能抓到那個**殺手。而現在的他只能想象,那個**殺手也許就躲在門後。其實殺手早拿了錢離去了。

(影片快結尾處,老警察看著螺絲被撬開的通風口那段)

影片最後,即使如此冷靜冷酷的殺手,在殺死獸醫妻子之後,也終於明白了那種無所依的感覺,那是自己遲早也會面對的,就好像那些曾經被他逼到絕路的人一樣。 所以他出門的時候才知道檢視腳底有沒沾血,才會被橫穿的車子撞傷。

只能說,主線被安排的太隱晦了。就以為是寫貪婪什麼的,其實這才是重點。老警察不斷說到的夢就是在暗示。而且也暗合老警察開頭說的故事,如今的罪犯也是今非昔比啊 。

3樓:1999杜馬

從小就招人喜歡的孩子

3歲看大7歲看老,那些聰明寶寶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4樓:風di淒涼

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即從一個兒童的表現,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長大後是不是一個成功的人,

「3歲看大,7歲看老」有科學依據嗎?

5樓:墨陌沫默漠末

「3歲看大,7歲看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佔**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腦重的範圍,以後發育速度就變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後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為證實3歲在一個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2023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研究者以當地1000名3歲幼兒為研究物件,進行了一番調查分析。結果無疑是讓我們興奮的。

因為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針對這一結果卡斯比教授在2023年專門發表了報告演說,這一報告在國際育兒學術界引起了轟動,為「3歲看大」的說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除了3歲以後為孩子選擇一個諸如以蒙特梭利教育為教育理念,以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為目標的好幼兒園外,下面一些方法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1、早起鍛鍊

我們都知道早起鍛鍊對身體有好處。不過,有研究表明讓孩子養成早起鍛鍊的習慣會使其擁有一個更健康的成年。最重要的是,這還可以幫助孩子的身體得到充分的發育。

在青少年時期,這有助於他們瞭解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的感受,而不只是看到身體外表的樣子。

2、睡前故事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變聰明,就給他們讀一讀童話故事。如果你想讓他們變得非常聰明,那麼就多給他們讀一些童話故事。」這是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告訴我們的。

3、培養感恩之心

許多研究表明,感恩之心與一個人對生活的滿意度有著最密切的關係,不僅對成年人如此,對兒童也是一樣。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呢?考夫曼說:

「具體一點。不要問孩子『你今天過得怎麼樣?』,試著問一下『你今天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或者『你覺得什麼事情很難辦,但你仍然嘗試去做了嗎?』

」你可以通過一件件小事,告訴孩子你的感激之情。比如對孩子說「我很高興今晚和你共進晚餐」。

4、不被憂慮困擾

自2023年以來,因焦慮而尋求幫助的兒童增加了一倍。我們都有過焦慮的經歷,教孩子一些釋放焦慮的方法,可以讓他們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無論是將擔憂的事情寫下來然後撕掉,還是睡覺時把它們放在一個「煩惱盒子」裡,處理問題的方式都可以做得有趣。

7歲之後,孩子的各種習慣和性格逐漸養成,再想要去改變,就不那麼容易了,作為父母,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掙錢什麼時候都可以,但孩子成長的這幾年錯過了,再難彌補回來。

依據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yī jù,意思是基礎,按照、根據;把某種事物作為依託或根據。也作為根據或依託的事物。出自《釋名·釋言語》:「基,據也。在下,物所依據也。」

6樓:我們d彼此

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

"這句話並非空談,科學研究顯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髮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身為家長,只有把握好3歲之前的**期,孩子才會按照其自身的生長髮育特點,發揮出潛能,健康成長。

【3歲看老的科學依據】

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佔**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腦重的範圍,以後發育速度就變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後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為證實3歲在一個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2023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

研究者以當地1000名3歲幼兒為研究物件,先是經過一番調查分析,然後將他們分為5種型別: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23年,當這些3歲孩子都長成了26歲的**時,卡斯比教授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並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走訪。

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讓卡斯比教授十分驚訝。他對自己的試驗結果進行總結,並在2023年發表了報告演說,這一報告在國際育兒學術界引起了轟動,為「3歲看老」的說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這意味著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麼樣的人,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和其朝夕相處的**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

由此可見,在孩子3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幼兒園老師擔當著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師只有深諳育兒之道,抓住3歲這一關鍵期,才能贏得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勝利。

3歲大腦開發關鍵期

腦科學和生命科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兒童的腦細胞組織到3歲就已經完成了60%,這時期的兒童腦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後的最初幾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開發大腦潛能必須儘早。

我們知道,出生時人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之後不再增加。剛出生時孩子的大腦共有50億個突觸;出生後第一年,突觸數目會增加20倍;3歲時大腦大小即是**的80%;4歲時,腦的代謝達到高峰,腦逐漸成熟,對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這一年齡的孩子之所以會不停地動,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在不斷獲得資訊,能量消耗比較大,需要的營養比**要多,身體發育同時也加快。

美國科學家利用「正電子發射計算體層攝影」技術,對幼兒大腦的發育進行掃描觀察,發現孩子在出生之後,由於視、聽、觸覺接受大量的訊號刺激,腦神經細胞之間建立聯絡的速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歲以後,大腦的複雜性和豐富性已經基本定形,並且停止了新的資訊交流,這時大腦的結構就已經牢固成形。雖然這並不意味著大腦的發育過程已經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計算機一樣,硬碟已經格式化完畢,就等待程式設計了。

正因為如此,孩子幼時的生活經歷將會極大地影響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絡程度。在一個充滿憂慮和緊張氣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壓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滿愛心的環境裡的嬰兒則會與環境頻繁地進行交流,進而促進額葉前部的迴圈,這樣就增加了以後對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3歲學習事半功倍】

印度「狼孩」卡瑪拉被人發現時已有7歲多,身上毫無正常兒童的特徵,沒有語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會與人交流。重返人間後經過長達6年的專業人員的護理,也只學會走路,到17歲時才學會十幾個單詞,智商只有4歲孩子的水平。

這個事實表明,如果錯過了孩子學習關鍵期的教育時機,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所謂「關鍵期」,是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在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學起來容易,學得也快,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錯過關鍵期再去學,就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事倍功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南希·貝萊博士潛心研究、觀察了嬰兒的發育、發展,她在《幼兒發展研究》一書中列出了以下8個線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嬰兒智力的正常發展。

第一,當某樣東西掉落到地板上時,6個月的嬰兒會順著下落的方向看;

第二,當需要得到滿足時,6個半月的嬰兒,會發出表示滿意的聲音;

第三,7個多月時,嬰兒會衝著鏡子中的影像微笑,還能去尋找落地的東西;

第四,8個半月時,嬰兒會和**一起玩諸如藏貓貓、拍拍手等簡單的小遊戲,也會傾聽熟悉的詞;

第五,9個多月時,嬰兒會自己動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詞的含義;

第六,10個多月時,嬰兒會模仿**把積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別人把玩具包起來,就不會去拆開;第七,11個多月時,會模仿詞的發音;

第八,12個多月時,會講幾個單詞。

法蘭克福大學的心理學家莫妮卡·克諾夫認為,嬰兒的智力出乎人們的意料,他們甚至能夠用眼睛跟著做簡單的數字遊戲。

克諾夫說:「我們給嬰兒看不同數量的點。最初他們注視著兩個點,等到熟悉了以後就開始失去興趣。

但當我們接著展示第3個點時,他們的興趣又來了。」她對13~14個月大的嬰兒對複雜事物的長時間記憶能力進行了研究,也獲得了出乎意料的發現,如嬰兒能夠把用以前從未見過的玩具做出的複雜動作記住長達半小時之久,甚至還能模仿這些動作。

從上面的線索和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0~3歲是兒童大腦高速發展的時期,是兒童多方面能力(感知覺、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那麼,孩子學習的關鍵期是怎樣的呢?研究發現: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吃幹食物的關鍵期;

●2~3歲是計數能力(口頭數數、按物點數、按數點物、說出總數)發展的關鍵期;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期,5歲左右是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

●2.5~3.5歲是教育孩子遵守行為規範的關鍵期;

●3歲左右是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期。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時測得的智商定為100%,那麼其中50%在3歲前發生,由此可見,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抓住3歲前這一關鍵期十分重要。

【 3歲語言爆發期】

父母們有時會突然發現,自己蹣跚學步的孩子似乎一夜間詞彙量有了迅猛增加。科學家研究表明,這很可能是一種「滾雪球」效應。

科學家認為,孩子學習語言不是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學習,而是存在突然的「語言爆發期」現象。例如在2歲之前他們對語言的把握很模糊,但2歲之後突然某一天就能夠很容易地掌握各種很複雜的表達技巧了。

他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即無論一種語言有多複雜,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本民族人都會熟練運用,比如拉丁語,現在學習起來非常困難,但那時候連羅馬帝國的奴隸也會講拉丁語,而且當時拉丁語的難度與現在幾乎一樣。

3歲是人類心理髮展的一個分水嶺,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通常來說,孩子到了2歲的時候就會表達比較複雜的句子,甚至會使用不同時態和語態的動詞或者連詞,而且還會使用長句和分句了。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從無意識的狀態過渡到有意識的狀態,而且已經建立了他所在的生存群體和特定社會階段所特有的心理結構和語言表達機制。

美國心理學教授鮑勃·麥克默裡認為,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大多是父母注意不到的,正是在這些不被察覺的學習過程中日積月累,產生了令父母驚異的必然結果。

6歲兒童的語言表述已經非常準確了,他們瞭解並且能夠使用母語的一些規則。可以說,到了這個年齡段,我們的孩子已經獨立完成了學習語言的整個過程。如果他們沒有這種自覺、自然地學習語言的能力,那麼人類歷史上就不會取得如此眾多的輝煌成就,可以說正是語言的不斷髮展,才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在孩子1~3歲期間,他們自己能夠學習多個詞彙,且學習的中等難度詞彙比簡單詞彙多。這就意味著父母無需為各種聲稱能提高孩子詞彙量的「新發明」而花費時間和金錢。抓住這一時期,多跟孩子說話、多讀書給孩子聽,才是提升孩子語言能力的關鍵。

【身高增長取決於3歲】

幾乎每個媽媽都有定期為孩子量身高的習慣。看著那條紅色的身高線一點一點往上提升,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懷裡的小寶寶一點點長高,慢慢長成少年、青年,每個媽媽的心裡都充滿喜悅。那麼,孩子是怎樣長高的呢?

科學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青春期,是人長高的兩個高峰期。人從出生至成年體格的長成,其生長速度不是勻速的,出生至2歲時共長28釐米,其中在4個月以前、5~12個月、1~2歲這3個年齡段各完成1/3。2歲前營養對生長的影響遠超過遺傳因素,年齡越小越是如此。

2歲後至青春期前每年勻速長5~7釐米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換言之,一個身高170釐米的**,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歲形成的。所以說,3歲前如受到營養、疾病或藥物等有害因素的影響,其對身高的損害將大大超過3歲後。

總之,無論從大腦發育、智力開發、身體增長、性格培養,還是從其他方面來說,3歲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之一,父母一定要抓住這一人生成長的**期。

大家覺得「三歲看大」的說法有道理嗎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只是在以前老人的說法,現在的孩子生下來,做父母的就不想叫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班,各種課堂,外加學校,各種只是的灌入,和孩子對外界的接觸,都不一樣,得到的不一樣,理解的不一樣,所以小時候得到的也不一樣,不能說三歲看小,而誰著年紀大了,得到,學到和領悟到的多了,人也改變了,改變一...

三歲半的孩子適合看什麼動畫片,三歲孩子看的好的動畫片有哪些

花園寶寶,天線寶寶.黑貓警長 貓和老鼠 米老鼠和唐老鴨 芭比娃娃 小鹿斑比 藍精靈.或喜羊羊反正小孩看的很多啊,長大點就可以看巴拉拉小魔仙.守護甜心或者是搞笑片啊 家有兒女 電腦娃娃 也不錯啊 10多歲還可以看一些古裝戲 我也是小孩,我就愛看古裝戲 這個必須10歲以上啊 其實到七八歲就可以接觸一些科...

三歲兒童一般用什麼保險好,三歲小孩買什麼樣的保險好

學霸說保險,只幫助真正想給小孩買保險的家庭!今年136款熱銷少年重疾險對比表已經更新,點開就能看到詳細內容了。如何給小孩買保險這個問題一直是一個難倒千萬寶爸寶媽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好好梳理梳理,給小孩買保險的方法和思路!遵循這三個標準 第一,醫保必不可少,小孩更是如此!孩子上了戶口之後,要第一時間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