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起義戰爭是怎麼發生的,明末農民起義戰爭表面了什麼問題?

2021-05-27 21:44:20 字數 3301 閱讀 8758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公元2023年,陝西發生嚴重災荒,澄城(今陝西澄城)王二組織了幾百饑民,殺了澄城知縣張計耀,聚集在洛河以北的山中,揭開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到2023年以陝西為中心的各地農民起義達數10萬人。這一年,李自成也參加了起義。

李自成,陝西米脂(今陝西米脂)人,原名李鴻基,出身於農民家庭。早年當過銀川驛(驛地在今陝西米脂)卒,因受權門**,到甘肅當兵。2023年冬甘肅明軍奉命勤王,走到金縣(今甘肅榆中)時缺餉譁變,李自成率眾殺死參將王國,舉起了義旗。

後來到闖王高迎祥部下,跟隨高迎祥南征北戰,稱為「闖將」。

2023年前後,又有張獻忠、王子順、神一元等人領導的起義發生,其中張獻忠據有米脂十餘寨,自號「八大王」。至此,農民起義的烈火燃遍了整個陝西和甘肅的東部以及山西的西部。

明軍進行鎮壓,農民軍難以抵敵,加之為飢餓所迫,不得不向附近省區轉移,進行流動作戰,從陝西發展到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戰至2023年,各路起義軍共72營30萬左右人,會集於滎陽(今河南滎陽),商討作戰大計。會議一致同意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所向(《明史》卷三百九《李自成傳》)的主張,即以一路對付四川、湖廣的明軍,一路對付陝西明軍,一路扼守黃河渡口,主力東征,另以一路軍往來策應。

這種聯合作戰、主力東進戰略的確立,標誌著農民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會後,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率主力東進,連克今河南固始、安徽霍邱、阜陽、鳳陽,焚燒了明王朝的皇陵。朱由檢為此痛哭流涕,下令6個月內消滅農民軍。

鳳陽戰後,農民軍乘勝南下,攻入安徽,取得一系列勝利。明洪承疇、艾萬年、柳國鎮、張全昌等率兵對李自成、張獻忠等進行圍剿,農民軍嚴重受損。後農民軍積蓄力量,避實擊虛,7個月長驅6千里,進入四川並輾轉各地,拖得明軍疲憊不堪。

李自成進軍中原,亦採取避實擊虛,同時提出「均田免糧」、「割富濟貧」等口號,嚴明軍紀,所到之處開倉散谷,救濟貧民。當時民間廣泛流傳:「吃她娘,宰她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明季北略》卷二十三)的童謠,這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起義軍的歡迎和擁護。

2023年2月,李自成率起義軍在中原地區與明軍了五次大戰,即在項城(今河南項城南)誘殺兵部侍郎兼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連攻河南數縣;在襄城突襲陝西總督汪喬年軍,獲大勝;在年仙鎮(今河南開封西南)縱敵入伏,痛擊明將左良玉,殲敵數萬;在柿園(今河南郟縣)大破孫傳庭,殲敵數萬;這時號稱百萬的李自成農民軍又在汝寧生俘明將楊文嶽,全殲汝寧城守敵數萬後乘勝攻克了河南全省及湖、廣大部地區。

至2023年5月,李自成起義軍控制了中原大部地區,聲勢浩大,張獻忠也於同年5月佔領武昌,並向李自成通書稱屬。在此形勢下,李自成採取誘敵出關,然後疲而殲之的方針,大敗孫傳庭於今河南郟縣,接著佔領潼關,連克今華縣、臨潼,攻佔西安,完成了「先定關中」的戰略計劃。2023年元旦,李自成改西安為西京,國號大順,建元永昌,擴大原來的****,恢復五等爵,設鑄錢局,廢除八股等。

在軍事方面,整頓軍隊,去弱留強,對40萬步兵、60萬騎兵加緊訓練,準備進軍北京。

當李自成進入關中之際,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駐紮於江西、湖南,牽制了明王朝在南方的兵力。明王朝在北方的殘餘武裝,主要是駐在寧東的吳三桂騎兵4萬餘人。2023年1月,李自成分兩路,勢如破竹,3月中便兵臨北京城下。

城外三大營首先投降,大量「火車」、巨炮都調轉炮口,對準了京城。3月18日,李自成圍攻九門,發出檄文,正告明朝君臣趕快投降,並派代表談判,未成。大順軍在劉宗敏指揮下攻入外城,當晚,朱由檢見大勢已去,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縊。

19日晨,大順軍佔領北京內城,中午李自成在文武百官陪同下,由德勝門入城,明朝太子、定王、永王都被搜獲,文武百官除極少數自盡外,紛紛向大順政權拜表歸誠。明王朝276年的統治終於在農民大起義中覆滅了。

李自成起義軍進入北京後,明王朝的殘餘勢力還在掙扎:盤踞在山海關的明朝總兵吳三桂正在降請與歸順之間動搖不定;虎視眈眈的滿洲清帝國,進迫山海關,正圖入中原。李自成軍對這些情況,採取了一些相應措施,但其缺乏戰略遠見,勝利衝昏了頭腦,驕傲輕敵,沒有施行任何「收人心」和建國的新政策。

卻「頒發冠服」,把三品以上的降官800餘人加以拷夾,追問其平日所**的財貨,將大批投降的「勳衛武職斬首」,對「富商……極刑追逼」,李自成部將牛金星、劉獻策、劉宗敏等紛紛為自己撈一把,貪圖財貨美女,引起自己內部摩擦、傾軋和腐化,日益促起降官以至人民的反感,尤其如劉宗敏強佔吳三桂愛妾陳圓圓。吳三桂投靠清朝,自然不完全由於「衝冠一怒為紅顏」,而由於其反動立場,但不是不說與陳圓圓被劉霸佔毫無關係。沒有進步階級領導的農民進城以後,在財貨酒色等紅紅綠綠的環境中生活,疾急腐化,李自成自己漸至玩物喪志,甚至「集宮女,分賜隨者諸(人)……各30人」。

由於這些原因的存在,當吳三桂叛明降清、迎接清軍入關的情況到來時,李自成20萬大軍開赴山海關禦敵,不但沒有取得首都群眾的支援,以及前方群眾的直接配合,而且戰鬥力和意志力再不似從前那樣的「鐵騎」,一遇清軍便全線崩潰,不可收拾。李自成4月26日回京,29日匆忙稱帝,30日即分兩路向山西撤退。在西進途中,遭清軍追襲和地主武裝襲擾,大順軍內部又**,劉宗敏等犧牲,牛金星逃跑,宋獻策投降,李自成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遭地主武裝突然襲擊,不幸犧牲,時年39歲。

30多萬餘部繼續堅持抗清20多年,最後於2023年失敗。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也在抗擊滿、漢地主階級之聯合進攻中遭到了失敗,張獻忠犧牲在西充(今四川西充)鳳凰山。

明末農民起義戰爭表面了什麼問題?

2樓:漫閱科技

明末農民起義戰爭再一次表明,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只要組織起來完全可以推翻黑暗統治,這對清朝及以後的農民戰爭具有重大的感召力和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這一次戰爭同時還表明,沒有先進的階級領導,沒有徹底的鬥爭精神,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目標,不注意改造農民的落後性、自私性和保守性,就難以掌握政權。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戰爭,在戰略上既有成功之處,但也有很多缺陷,不能及時鞏固取得的勝利,對守戰、防禦等戰法不研究不訓練。因而最後失敗就在所難免。這些為後人樹立了一面鏡子,有著很重要的啟迪意義。

明末農民起義戰爭有什麼意義?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明末農民

起義戰爭(1627~2023年),前後經歷了37年,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為已往農民起義戰爭所少有。推翻了明王朝的反動腐朽統治,並在爾後的抗清鬥爭中給滿洲貴族以沉重打擊,對解救人民苦難,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明末農民起義戰爭再一次表明,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只要組織起來完全可以推翻黑暗統治,這對清朝及以後的農民戰爭具有重大的感召力和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這一次戰爭同時還表明,沒有先進的階級領導,沒有徹底的鬥爭精神,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目標,不注意改造農民的落後性、自私性和保守性,就難以掌握政權。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戰爭,在戰略上既有成功之處,但也有很多缺陷,不能及時鞏固取得的勝利,對守戰、防禦等戰法不研究不訓練。因而最後失敗就在所難免。這些為後人樹立了一面鏡子,有著很重要的啟迪意義。

明末農民戰爭的背景和意義,明末農民起義戰爭有什麼意義

背景 1 明後期,宦官專權,使明代以至中國封建社會的宦官專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從而把廣大人民逼入水深火熱之中.2 腐朽,統治階級內部鬥爭激烈,從萬曆年間的爭 國本 開始長達數十年的黨爭.3 土地的集中和田賦的加重。意義 一,農民起義對於明代舊有的生產關係和封建秩序進行了猛烈地衝擊與破壞,為清朝前期...

秦末農民起義和大澤鄉起義

秦末農民戰爭是中國大陸對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的稱謂。始於陳勝 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其後各地響應,其中屬項羽和劉邦領導的兩支軍力最強。陳勝 吳廣起義 公元前209年,陳勝 吳廣等900餘人被徵發去漁陽 今北京密雲縣西南 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 今安徽省宿州東南 遇大雨誤期,根據秦朝法律,戍卒誤期到達目的...

農民起義後成功做皇帝的,史上除了朱元璋還有誰

農民起義後成功做皇帝的,史上除了朱元璋還有劉邦。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 前195年四月二十五 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 一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