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中戴面具的那種是什麼角色,面具在戲劇中有什麼作用

2021-03-19 18:35:33 字數 5243 閱讀 8952

1樓:陽光點的燦爛點

京劇中扮演神鬼角色,有的要戴面具。

術語叫做「臉子「。是一種誇張面部形貌的化裝手段。我國古代歌舞,面具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

元雜劇和明清兩代的戲曲,神鬼角色戴面具的很多,後來大都改為勾臉。從前演劇,每逢年節或喜慶堂會,多跳加官,跳魁星,跳財神。加官、魁星、財神都要戴面具。

按照從前戲班的規矩,加官由生、末兩行扮演;魁星和財神由淨、醜兩行扮演。扮演神話戲,像《鬧天宮》的雷神,戴雷公臉;《收大鵬》的十八羅漢,戴各種不同面貌的羅漢臉;《花果山》《百草山》的土地,戴土地臉;《紅梅閣》的李慧娘魂(救裴生出險一場)戴女鬼臉;《盜仙草》的南極仙翁戴壽星臉。

2樓:苦味精味苦

戲劇中戴面具的是藏戲。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

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

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徵不同的角色特徵,如深紅色象徵國王,淺紅色代表大臣,黃色象徵活佛,藍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徵兩面派等。

藏戲演出時,一般化妝比較簡單,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與紅脂,沒有複雜的臉譜。從面具的造型和色調上區別人物性格的善、惡、忠、奸。 藏戲演員的面部化裝,一種是把臉譜畫在臉上,另一種是戴假面具。

面具,藏語稱為"巴",是藏戲藝術獨有的面部化裝手段。早在吐蕃時期,苯教文化的祭禮儀式中所表演的士風舞、擬獸舞等百技雜藝,就採用了面具化裝手段。後來由於宗教發展,高僧蓮花生根據佛祖釋迎牟尼關於佛教密宗四部學說中的愈加瑜伽部、無上瑜伽部裡金剛舞一節(另兩部為:

事部、行部),組織跳神法會。

於是,土風舞便與金剛舞相結合,產生了跳神舞時所戴的面具。到了公元14世紀,雲遊高僧唐東傑布為築橋修路籌集資金,創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後來藏戲表演者視他為藏戲始祖,並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製作了白髮白鬚的白山羊皮面具。

藏戲面具的產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藝術從神祕的宗教世界邁進了新的更加廣泛的藝術世界。

藏戲面具分為溫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動物面具。

面具顏色

善者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純潔)

國王的面具——紅色(紅色代表威嚴)

王妃的面具——綠色(綠色代表柔順)

活佛的面具——黃色(黃色代表吉祥)

村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黃色,眼睛、嘴為一個窟窿(代表村民老人的樸實敦厚)

女巫的面具——半黑半白(象徵其兩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

白色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純潔、善良、溫和,無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長壽, 白色面具少者無理。

對比:京劇中的白色臉譜表示人物性格奸詐多疑,代表人物為曹操。

黃色黃色面具表示容光煥發、功德廣大、知識淵博,系活佛、仙翁所戴。

對比:京劇中黃色臉譜代表人物性格猛烈,代表人物典韋。

藍色藍色面具表示正義、勇敢,為勇士相。

對比:京劇中藍色臉譜表示人物性格剛直,桀傲不馴。代表人物為竇爾敦。

綠色綠色面具象徵賢良智慧;美貌端莊,屬於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

對比:京劇中的綠色臉譜代表人物性格勇猛,莽撞。多用來表現綠林好漢。

紅色紅色面具象徵權力、正義,表示足智多謀、智勇雙全。凡扮演國王、大臣者均戴紅色面具。有時藏戲裡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忿怒狀也常用紅色。

對比:京劇中的紅色臉譜象徵著忠義。代表人物為關羽。

黑色黑色面具表示凶惡,為凶怒相。

對比:在京劇中,黑色臉譜代表著公正,鐵面無私。代表人物為包拯。

半白半黑

半白半黑麵具表示嘴甜心毒,兩面三刀,專門挑撥離間者。

面具形式

門簾式面具:亦稱窗簾式面具。面具形制為一塊於眼睛部位剪孔(便於透露視線),其它部位繪以圖飾的平面布片,表演時懸掛臉面,代以劇中角色面部化妝,這種面具主要表現在海北州門源縣珠固寺的華熱藏戲(在調查時此面具已失傳)。

門簾式面具形制雖然簡單,但在五官的描繪上,著力刻劃角色的表情特徵,用抽象多變的線條和具有象徵意義的色彩來表明戲中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及感情特徵,是青海藏戲中一種製作比較靈活方便的面具樣式。

3樓:小貓悶逗

你的問題問的很含糊,建議補充提問......

戲劇還是戲曲?戲劇中戴面具的人有具體角色設定,是什麼人物什麼身份,只要看劇情就可以知道。

戲曲中,相對比較「原始」的劇種,還保留了大量祭祀和巫術的元素,比如儺戲藏戲等。更多的劇種當中,需要單獨佩戴的面具已經「進化」為直接在臉上勾畫的臉譜了。

以京劇為例子,勾臉的是行當是淨,俗稱花臉。行當下面角色就太多了,無法一一贅述。

4樓:感性的小雞啄米

藏劇,流行於**、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

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面具在戲劇中有什麼作用

5樓:第一次飛

面具是造型藝術的一個特殊領域,它最早出現於十分遙遠的古代.許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繪畫結合在一起,創造出頗為精彩的作品,儘管奇形怪狀,畢竟不是為造型藝術的一項重要的成就.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稱為儺文化.

他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誌.它表明人們已從表面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邁進.

一般指演員的面部塑形化妝,又稱「假面」、「臉子」.英文稱「mask」.

人類戴面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面具可能產生於狩獵活動,為了便於接近獵物,獵人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動中,人們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神鬼及各種奇禽怪獸,以表示對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間的一些戲曲表演活動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妝手段.比如貴州的地戲等

面具,用豐富的表情及色澤講述藏戲文化.

面具,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係,遍及**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戲廣泛普及到民間,其劇目、流派更加豐富多彩.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

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藏戲面具中的國王、大臣、喇嘛、老婦、老翁的面具有著獨特的個性特徵;劇情中神靈、鬼怪和動物面具的塑造,儘管帶有宗教面具影響的明顯痕跡,但大都人格化,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人類的真、善、美和假、醜、惡,都在面具中得了具體的表現.

面具多設色,不同的色彩象徵不同的角色特徵,如深紅色象徵國王,淺紅色代表大臣,黃色象徵活佛,藍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徵兩面派等.藏戲開始時,最先登場的是戴獵人面具的角色.獵人面具多為藍色或青色.

哪些劇種中是戴面具表演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貴州、雲南地區的儺戲,川劇,東北的薩滿舞(俗稱『跳大神』)面具戲貴州安順地戲

黔北、黔東儺戲

重慶儺戲

川北儺戲

雲南澄江關索戲

雲南鎮雄儺戲

雲南昭通端公戲

江西南豐儺戲

江西婺源儺戲

廣西環江師公戲

陝西儺戲

藏戲布依戲(地戲)

白族吹吹腔(板凳戲)

注:尚有許多地方面具戲未錄入

很多劇種都有戴面具表演的劇目,其中比較原始的劇種居多,想藏戲、儺戲等等,其他劇種其實也有,比如京劇中的羅漢和如來等(如來有的戴面具,有的勾臉)

7樓:匿名使用者

寫的呈藏戲這課寫到了唐東傑布為人民加橋,

中國戲劇裡的人帶的面具,黑色是什麼?紅色是什麼

8樓:☞半生

中國傳統戲曲臉譜的各種顏色分別代表的意義為:

紅色:代表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黃飛虎、關羽。

藍色:代表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

黑色:代表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虯。

黃色:代表梟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代表剛正、穩練、沉著的人物。

金色、銀色:代表各種神怪形象。

9樓:絕對不對

畫的...不是戴的...

戴還是錯別字...?

面具在戲劇中有什麼作用? 中西方的面具有什麼區別

10樓:★紅雨

面具是造型藝術的一個特殊領域,它最早出現於十分遙遠的古代。許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繪畫結合在一起,創造出頗為精彩的作品,儘管奇形怪狀,畢竟不是為造型藝術的一項重要的成就。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稱為儺文化。

他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誌。它表明人們已從表面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邁進。

一般指演員的面部塑形化妝,又稱「假面」、「臉子」。英文稱「mask」。

人類戴面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面具可能產生於狩獵活動,為了便於接近獵物,獵人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動中,人們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神鬼及各種奇禽怪獸,以表示對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間的一些戲曲表演活動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妝手段。比如貴州的地戲等

面具,用豐富的表情及色澤講述藏戲文化。

面具,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係,遍及**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戲廣泛普及到民間,其劇目、流派更加豐富多彩。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

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藏戲面具中的國王、大臣、喇嘛、老婦、老翁的面具有著獨特的個性特徵;劇情中神靈、鬼怪和動物面具的塑造,儘管帶有宗教面具影響的明顯痕跡,但大都人格化,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人類的真、善、美和假、醜、惡,都在面具中得了具體的表現。

面具多設色,不同的色彩象徵不同的角色特徵,如深紅色象徵國王,淺紅色代表大臣,黃色象徵活佛,藍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徵兩面派等。藏戲開始時,最先登場的是戴獵人面具的角色。獵人面具多為藍色或青色。

十九世紀面具常被歐洲前衛藝術家使用。如歌劇魅影裡的角色使用面具

儀式用的面具禮儀面罩出現在世界各地,雖然他們往往有著許多特點,極鮮明的形式發展。

在世界各地儀式與戲劇面具

非洲許多非洲面具代表動物。

日本日本面具屬於相當古老的傳統,至今成為高度精密和程式化的戲劇傳統。有些戲劇如能劇的主角必須戴面具。

花千骨裡面的殺阡陌和戴面具的那個什麼君是同人嗎

肯定不是,殺阡陌是聖君,帶面具的是異朽閣閣主也是經常露面的東方彧卿!不是,帶面具的叫雲翳,和雲隱長相一樣 不是,那個異朽閣閣主是東方 在花千骨裡殺阡陌和異朽君是不是一個人 不是同一個人,異朽君就是異朽閣主,殺阡陌最開始是因為花千骨長的很像自己死去的妹妹,所以有種很熟悉的感覺 最後他們都愛上了花千骨 ...

白娘子如果在京劇中是什麼角色

白娘子即白素貞,京劇中本身就有白素貞這個人物,劇目名稱是 白蛇傳 其中最常演的的 遊湖借傘 斷橋 盜仙草 幾折,小乖乖 是白素貞被法海擒獲,與孩子骨肉分離的唱段,也是該劇中最有名的唱段。白素貞在劇中的行當是青衣,而且是非常典型 標準的青衣。青衣是中國戲曲中旦行的一種,北方劇種多稱青衣,南方劇種多稱正...

京劇中的角色各有什麼特點,中國戲曲角色的四大行當是什麼,它們各有什麼特徵

京劇主要是有四個行當 生 旦 淨 醜。生行流派 葉 姜 劉 徐。旦行流派 梅 尚 程 荀 王 宋 毛 李 張 楊 陳 筱 小李 大李 龔。淨行流派 郝 侯 袁 裘 金。醜行流派 蕭 葉 劉 馬。中國戲曲劇種 清光緒年間形成於北京 一說形成於道光年間 是中國最大的劇種。形成 清初,京師梨園的崑腔與京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