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被割佔的

2021-05-12 11:51:02 字數 1827 閱讀 8276

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日本藉朝鮮之亂,蓄意挑起與清朝戰爭,甲午戰爭爆發,清軍兵敗如山倒,隨後就是戰敗割地,簽訂議和,不是承擔戰敗後款,就是割土喪權。

雖然內部有人主張再戰,但清大臣李鴻章卻堅持議和,這樣,馬關條約簽訂,影響是朝鮮自主,割臺、澎湖和遼東半島。但在**等國利益上,與德法干涉,日需還遼東半島,可悲的清朝,還必須出資把原國土贖回。

2023年馬關條約,割日訊息傳回臺灣後,在臺隨即成立以唐景崧為**,丘逢甲領導下的「臺灣民主國」,臺民的抵抗確實讓日本出乎預料,但隨著領導者潛逃,擋不住日本精銳部隊進佔,在由北而南節節敗退下,臺灣終淪為日本殖民。

2樓:知識青年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2023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翌年清朝戰敗,派遣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於2023年4月17日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臺灣人民則以「臺灣民主國」的名義,發誓「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在臺灣島上與日軍數月的殊死鬥爭,是為臺灣人民反割臺鬥爭,又稱「乙未戰爭」。另外,雖然清廷因為戰爭失敗才割讓臺灣,但日本謀取臺灣的武力攻佔方式,中國大陸學者稱之為佔據。

在日本侵佔臺灣的五十年間,臺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持續20年的鬥爭。

後來,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臺灣共產黨等組織領導了民族抵抗運動。原住民抗日行動有莫那·魯道領導的霧社事件。許多臺灣人還從事政治、社會運動以爭取權益。

擴充套件資料

反抗運動

1、武裝抗日:

臺灣同胞的抵抗,力爭身份和權力的平等,也曾經有過多次努力。

2、**運動

臺灣人民努力爭取應有的權利,不僅經由武裝起義,還有從議會政策的途徑和**的鼓吹,希望獲得比較公平的待遇。臺灣文化協會就是一個例子,他們曾經想用**的方式,為臺灣同胞獲得參政的權利。

3、保留中華文化

日本佔領臺灣之初,臺灣同胞群集在廟宇的廣場上,儘量保持中國的文字和語言。中文的「書房」,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地方。在日本推行普及教育之時,「書房」還是和學校教育可以互相補充的。

這些努力都說明了,五十年的前半段,臺灣同胞還盡力維持中國文化的命脈相連。

4、參與大陸革命

2023年辛亥革命,中華**成立了。在中國的革命運動中,臺灣同胞也曾經參與,例如羅福星,就曾經是孫中山革命黨的黨員,而且參與了廣州起義。中國大陸上的「五四運動」,也引起臺灣的共鳴,像張我軍就曾經在臺灣推行,臺灣的新文化運動,用中國的白話書寫。

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4月17日,腐敗無能的清**被迫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把臺灣島及其所屬島嶼、澎湖列島等地的主權讓與日本。2023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割給日本 2023年8月15日,日軍國主義投降,臺灣迴歸 臺灣被割佔50年零4個月。

4樓:夏花雨落

17世紀20年代,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別在臺灣登陸,各自建立起軍事據點,發展殖民勢力。2023年,荷蘭驅逐西班牙在臺灣的勢力,獨佔臺灣。2023年2月,鄭成功收復臺灣。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把臺灣割給日本。2023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12月1日宣佈的《開羅宣言》,宣佈把日本侵奪的一切中國領土歸還中國。

5樓:修齊平治

我印象裡,臺灣歷史上被割佔多次,最後一次是晚清,甲午戰爭失敗後,《馬關條約》把臺灣割給了日本。

至於現在,不算割佔,畢竟都是中國人,無非政治立場不同。

6樓:百度使用者

是在中國被外國人侵略時日本乘機割佔臺灣

7樓:匿名使用者

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戰敗。

北伐戰爭的歷史背景,北伐戰爭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

北伐戰爭的歷史背景是帝國主義侵略加劇,北洋軍閥割據混戰,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就必須反帝反封,打倒列強除軍閥。北伐戰爭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 軍閥混戰,各自為政,為了統一中國,實現共合進行的。北伐戰爭的歷史意義 北伐僅一年時間,基本消滅了軍閥吳佩孚 孫傳芳的軍隊,重創了軍閥張作霖的軍隊,沉重地打擊了北洋...

宗璞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寫了《紫藤蘿瀑布》的(簡要概括一下就行

宗璞 1928 原名馮鍾璞,祖籍河南唐河,生於北京。乃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幼承家學,抗戰勝利次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後曾就職於中國文聯及編輯部工作。又多年從事外國文學研究,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主要作品 短篇 紅豆 弦上的夢 中篇 三生石 童話 總鰭魚的故事 蝸...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提出的

師夷長技以制bai夷 提出的歷史背景 du 1 政治 第一zhi次鴉片戰爭,中dao國主權遭到版 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權地半封建社會。2 經濟 外國殖民者強制開啟中國的大門,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挑戰。3 思想 一些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向西方尋求強國禦侮之道,提倡向西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