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戰船有哪些種類

2021-05-15 12:18:55 字數 5215 閱讀 8060

1樓:同樣的悲劇

春秋戰國之際就經常使用船隻往來,並有了戰船

的記載。吳國水軍的戰船是當時最有名的,它包括「餘皇」、「三翼」、「突冒」、「樓船」、「橋舡」等多種艦艇。

「餘皇」,是王侯乘坐的大型戰船,戰時作為指揮旗艦。據古書記載,船首繪有鳥的圖案,有優良的航行效能。水軍的主要戰艦是三翼,即大翼、中翼和小翼。

其中大翼長10丈,闊1·5丈,可以載士卒90多人,有較高的航行速度。吳國就是憑藉這些戰船先後在漢水和太湖大敗楚、越兩國的。後來勾踐臥薪嚐膽,越國滅吳時的戰船已經發展到300艘之多。

公元前16~前11世紀,中國商代就已將舟船用作軍隊的運載工具。最遲於公元前6世紀中期,中國的吳、楚等諸侯國已出現了舟師(海軍部隊)和戰船。當時,吳國舟師中的戰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船等船種,並有「餘皇」一類的大船,猶如近代海軍中的旗艦;還出現了專用的水戰器具「鉤拒」(亦稱「鉤強」)。

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公元25),中國戰船得到進一步發展,其效能已逐步趕上和超過當時地中海國家,並一直保持到15世紀中期。15世紀的中國戰船是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好的船舶。其特點是船體結構堅固(採用鐵釘聯接),操縱靈活(採用舵、櫓、硬質縱帆等),裝載量大(如樓船設樓2~5層,大型的載千人),船種多(有「樓船」、「蒙衝」、「先登」、「赤馬」和偵「斥候」等),以適應水戰的需要。

艨衝船體狹長,行進速度快,是為一種攻擊型戰船;艦有上下兩層艙室,四周裝有護板,屬於有防護效能僅次於樓船的攻擊性戰船;赤馬舟船小體輕,速度疾如快馬,便於隱蔽,多用於偵查、偷襲;露橈與赤馬舟相似。斥候為瞭望船,艇船體更小,適用於水寨巡邏。

自三國後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戰船的種類沒有太大變化,只是船的形制及船上的**裝備、防護設施更進步,更適合新的戰爭形式。值得一提的如前文所述,西晉滅吳時,王濬所造的大船連舫,其方圓一百二十步,上面建有城牆樓櫓,四面開門,可以縱馬。看來應是一種 連體的大型戰船。

為了破壞孫吳插在江底的巨型鐵錐,王濬製造的長寬各百餘步的大木筏,雖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戰船,但也稱得上水戰戰具的一個創舉。 隋朝為了滅南陳,楊素在巴東郡建造的「五牙」樓船,船高十餘丈,築樓櫓五層,前後左右共置拍竿六根,船上有士兵八百人。

拍竿是砸擊敵船的戰具,多至於樓船之上。拍竿長五丈有餘,由立柱、橫杆、縛於杆頭的巨石和轆轤四部分組成。立柱為支架,橫杆架在立柱上,可以隨意轉動,巨石以砸擊敵船,轆轤有繩索與橫杆相連,靠人力轉動轆轤,拉起橫杆,提升巨石。

楊素在荊門延州與陳呂仲惠水軍接戰時,憑藉「五牙」樓船上的拍竿擊破、擊沉敵船十餘艘,為沿江東進掃清了障礙。在當時隋軍的水師中,除了「五牙」樓船外,還有「黃龍」、「舴艋」、「平乘」等較小的戰船。

拍竿的出現,使戰船增加了大型攻擊性戰具,改變了弓、弩、戟、矛等傳統兵器只能殺傷敵船兵員的狀況。它可以憑藉重力自上而下砸擊敵船。與只靠船頭撞擊目標的西方古代戰船相比,拍竿能自由轉動,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打擊敵人,效能明顯優越。

唐代出現了以輪代槳的車船,它是由李臯發明的,「嘗運心巧思為戰艦,挾二輪以蹈之,翔風鼓浪,若掛帆席」。這種車船是宋代以後大型車船的前身,但只以兩個輪形槳葉推動,船體不會很大,在水戰中起不了大作用。

宋代火器出現,不但改變了傳**爭的格局,也促進戰船由內陸船向海船發展,慢慢的迎來了更廣闊的海戰時代。

三國時期(220~280)的吳國戰船規模龐大,僅小船就有數千只,其中最大的戰船設樓五層。

西晉初期(公元3世紀70年代)王浚為準備伐吳而建造的連舫戰艦,長120步,上面有樓櫓,開四門,能馳馬行車,載2000餘人,是一座水上城堡。

南北朝時期發明的車船(亦稱車輪船、輪槳船),行駛便捷,是後來機械明輪船的先驅。

588~589年隋滅陳時,楊素所率最大戰艦「五牙」艦,設樓五層,可容士卒800人,前後左右設有6具「拍竿」。「拍竿」是利用槓桿原理高懸巨石,在接舷戰中用來拍擊敵船,是一種威力很大的冷兵器。

唐代(618~907)造船技術繼續有進展,所建造的「海鶻」戰船,能在較大風浪條件下航行戰鬥。宋代(960~1279)的戰船已普遍採用水密艙壁技術,提高了不沉性。2023年,神衛水軍隊長唐福向朝廷獻火箭、火毬、火蒺藜等燃燒性火器。

11世紀,戰船已採用指南針導航,車船又有進一步發展,1130 年,楊麼起義軍使用的大批車船中,最大的長36丈(約110米),裝有24個轉輪和6具「拍竿」,載士卒1000餘人。

2023年,秦世輔造的載重 1000斛(約60噸)的「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艙壁裝有鐵板,是裝甲的先河,船首裝有形似鏵嘴的犀利鐵尖,用以在水戰中衝擊犁沉敵船,較衝角破壞力更大。

14世紀,中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火銃(亦稱火筒)。最遲在明洪武十年(1377)中國戰船已裝備火銃,從而開始了戰船**從冷兵器、燃燒和**性火器向火炮的過渡。

明朝初年曾出現造船的第一次高峰期,史書曾多次記載明朝積極充實軍備、建造戰船,僅沿海一帶的戰船就有五千艘左右,如果加上沿江臨河的戰船,明朝的戰船總數就更多了。明朝中葉,為了抵禦倭寇,掀起了第二次大規模建造戰船的高潮。明朝戰船種類極多,除了前代已有的戰船,如樓船、蒙衝、鬥艦、海鶻、走舸、遊艇等外,還有四百料戰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

樓船是一種具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船,外觀似樓,故曰樓船。漢代大型戰艦「樓船」高十餘丈。三國時東吳建成五層戰船,可載兵3000人。

樓船不僅外觀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壘。我國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在漢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漢代最為著名的船,便是樓船。

樓船之名最早始於戰國時期南方的越國,越有樓船軍,秦朝及漢朝都有官銜為「樓船將軍」的軍事指揮官。漢代能夠建造這種大型船舶,是因為我國的造船技術發展到漢代時已漸臻成熟。首先表現在帆的使用上。

漢以前是否有帆,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漢劉熙《 釋名》書中「釋船」部分已有船帆的解釋:「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顯然,發展到漢初時,我國船舶使帆技術已經出現了。

與帆同時出現的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發明之一,船尾舵的發明。它設在船尾部,有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的功能。2023年在廣州出土的一隻漢代陶船模,其上就有船尾舵的設定。

文獻記載與出土文物相印證,證明漢代船尾舵確實存在。而遲至2023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現舵。帆、舵的發明與使用,使得秦漢時期我國的造船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

樓船的出現與建造可以說是漢代造船、航海技術的集大成者。

另:古代中國海軍裝備的一種大型戰船。船上建有重樓,因而得名。

有的作為指揮艦。春秋時期,隨著戰船建造技術和作戰需要的發展,出現具有重樓式上層建築的戰船,統稱樓船。公元前525年,在吳楚長岸之戰中,吳軍曾以吳王座艦——大型樓船餘皇,作為指揮艦。

公元前522年,楚國大夫伍子胥由楚奔吳後,在同吳王闔閭的問對中,伍稱:「樓船者,當陸軍之樓車。」這說明,吳、楚舟師中均已裝備有樓穿。

至漢代,樓船進入大發展階段。漢武帝準備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樓船,起上層建築3--4重,高10丈(27.6米),可載1000人。

各重上層建築均設有艙室、女牆、戰格,作為士卒戰鬥的依託和防護設施。船上多豎旌旗,以壯聲威。樓船成為舟師的主力戰艦,從而亦成為舟師的代稱,故漢代舟師通成為樓船軍,簡稱樓船,或船軍;士卒稱為樓船士,領率官稱為樓船將軍。

督造樓穿的稱為樓船官。三國時期,吳國水軍裝備有5層樓的樓船,如「飛雲」、「蓋海」等大型樓船,可載士卒3000人。此後,歷代水軍,都以樓船作為主力戰艦。

西晉時,樓船上裝設有拍竿。東晉時期,孫恩、盧循海上起義軍也擁有一支以大型樓船為主力的舟師。隋代初期的舟師裝備有大型樓船—五牙艦。

宋代將車船建造技術運用於建造樓船,發展出裝有多達24車的樓船,船上有的裝設拍竿6座。明代初期,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可遠渡重洋進行洲際航行的巨型樓船,這是中國古代樓船建造技術的最高成就 。

除了建造戰船外,明朝時期還有了嚴格的戰艦編隊制度,當時戰艦有二十多種,其中著名的戰艦就是福船。

網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內有2-4人,裝備二三支鳥槍。戰時二三百船蜂聚蟻附。

鷹船:輕型,兩頭尖翹,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機動性強。四周用茅竹密釘以掩護,竹間留銃眼。常衝入敵陣,與沙船配合。

連環船:輕型,長4丈,形似一船實為二船。前船佔三分之一,後船佔三分之二,中用2鐵環相連。

前船有大倒須釘多個,上載火球、神煙、神沙、毒火,並有火銃,後船安槳載乘士兵。戰時順風直駛敵陣,前船釘於敵船上,並點燃各種火器,同時解脫鐵環,後船返航,後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敵船遂焚。

子母船:輕型,母船長3丈5,前2丈,後1丈5,只有兩邊舷板,內空,有一小船,上有蓋板,有4槳可劃,用繩索與母船綁。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藥火線。

戰時母船迅速抵近敵船,釘在一起,點燃母船後人乘子船而返。

火龍船:輕型,分三層。以生牛皮為護,上有銃眼,中置刀板,釘板,下伏士兵。兩側有飛輪, 4名水手。先偽敗於敵,誘敵登船,開動機關,使敵從上層落入中層刀板釘板中。

赤龍舟:輕型,船身像龍,分為3層,內藏火器刀槍。船首如龍頭張口,內藏士兵一人,偵察敵情。

龍背用竹片釘之,胸開一小鐵門,兩側各有1口供一兵划槳。身有堅木架2個,船龍骨以鐵墜,使船平穩。內部除兵器外不裝他物,2兵於其內發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

常以數百船齊射攻敵。

蒼山船:小型,吃水5尺,裝備千斤佛郎機2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4把,噴筒40個,煙筒60個,火磚30塊,火箭100支,藥弩4張,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戰士33人,編三甲。

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車輪舸:以輪擊水的戰船,長4丈2,寬1丈3,外虛邊框各1尺,內安4輪,輪頭入水約1尺,船速遠快於划槳。船前平頭長8尺,中艙長2丈7,尾長 7尺。

上有板釘棚窩,通前徹後,兩邊伏下,每塊板長5尺,寬2尺。作戰時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後掀開船板,士兵立於兩側,向敵船拋擲火球,發射火箭,投擲標槍,毀殺敵船。

海滄船:中型,吃水七八尺深,風小時機動,配合福船。千斤佛郎機4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6,噴筒50,煙罐80,火磚50,火箭200,藥弩6張,弩箭100。

乘員53人,水手9人,戰士44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機和鳥槍,第四甲火器甲。

福船:大型,身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翹,樹2桅,艙3層,船面設樓高如城,旁有護板。士兵掩護在其後向敵船射箭發彈,擲火球、火磚、火桶。

並順水順風撞沉倭船。艦首備紅夷炮1門、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 100塊,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編5甲。

一為佛郎機甲,操艦首炮、佛郎機,近敵擲火球火磚;第二甲是鳥槍甲,專門射鳥槍;第

三、四甲為標槍雜役,兼操舟近戰;第五甲為火弩甲,專射火箭。

蜈蚣船:大型,仿葡萄牙多槳船,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上有千斤佛郎機艦炮並有火球、火箭。

三桅炮船:巨型,水師主力,身高大,首昂尾翹,航行迅速,不懼風浪。樹3桅,主桅高4丈,船長20丈,艙5層,船面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紅夷炮 8門,千斤佛郎機40門。

鄭成功水師曾以此大敗葡萄牙東印度公司艦隊及荷蘭殖民軍,此船造法樣式均失傳,僅東山島出土過殘骸。

薯的種類有哪些,我國紅薯種類有哪些?

按照紅薯瓤的顏色來分類的話有紅心紅薯 白心紅薯 紫薯。紅薯屬管狀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葉片通常為寬卵形,長4 13釐米,寬3 13釐米,花冠粉紅色 白色 淡紫色或紫色,鍾狀或漏斗狀,長3 4釐米,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

我國古代才女有哪些

1 李清照 李清照 1084年3月13日 約1155年 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 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 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 之稱。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

我國紅薯種類有哪些紅薯都有哪些常見品種?

紅薯的種類 按照薯肉的顏色可分為 紅心紅薯 白心紅薯 黃心紅薯 紫心紅薯等。這些統稱為彩色紅薯,因彩色紅薯含有多種營養元素,近幾年發展十分迅速。按照蔓長短可分為 長蔓紅薯和短蔓紅薯。例如 徐薯32 就屬於超短蔓 高澱粉兼優質食用甘薯新品種。按口感還可將紅薯分為 糯甜 面甜 型 軟甜型 水果型等幾個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