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問題,三步一拜去仙湖拜佛,三步一拜上山有什麼要求,要注意哪些細節

2021-05-27 15:04:59 字數 3915 閱讀 6608

1樓:因緣法

三步一拜,常見於朝山朝聖。即從起點開始,每三步行一拜,周而復始,途中可休息、吃飯等,完畢再接著三步一拜,直至拜至目的地。

佛教認為,拜佛可消罪、可開智慧,有無量功德。大安法師開示拜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會轉變為好,音聲和身體都會莊嚴起來。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專心誠懇,培植威德,說話自然會得到別人的信服和尊敬。

三、處眾無畏:拜佛精進,身體不倦,心不散亂,何處何地,無有畏懼,儀態安詳。

四、眾人親近:拜佛用功的人,無論身在何處,總有許多人親近、恭敬、供養。

五、天人護持:拜佛之人,天龍八部常在左右擁護,不讓邪魔外道及一切不好的人與事物接近他,事事如意。

六、諸佛護念:拜佛誠心,諸佛菩薩都會護念,加持其人,智慧如海。

七、具足威勢:拜佛具大威德莊嚴。(勢是有威望、地位的意思,具有勢的人自然令眾人心生信服、恭敬。)人格尊貴,必受人仰敬。

八、有大福德:拜佛的人,福德因緣自然而來,不求而得,諸事如意吉祥。

九、臨終往生:拜佛之人,不單今生安樂受用,臨命終時,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十、速證涅槃:往生極樂國土,花開見佛,速證無生法忍。

2樓:匿名使用者

三步一拜不是佛制、佛法,是中國人的傳統禮儀,於春秋戰國時代就已存在,後為道教採用,武當、句容都有拜山門的習俗,欲拜道長為師,必須從山門開始,一步三跪拜,一直拜到大殿。這個習俗太極大師林伯炎也沿用。佛教徒三步一拜是自發性的,通過對自我肉體的折磨,來考驗自己的信心,三步一拜不但增長了信心也大大的加強了體質。

3樓:匿名使用者

朝聖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佛等道場!

受加持!

**常見的佛教信徒三步一磕頭是什麼儀式?

4樓:匿名使用者

磕長頭** 在各地通往拉薩的大道上,人們不時地見到信徒們從遙遠的故鄉開始,手戴護具,膝著護膝,前身掛一毛皮衣物,塵灰覆面,沿著道路,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薩朝佛。磕長頭的信徒絕不會用偷懶的辦法來減輕勞累,遇有交錯車輛或因故暫停磕頭,則劃線或積石為志,就這樣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堅強的信念,步步趨向聖城拉薩。 在藏傳佛教裡,這叫做磕長頭。

磕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磕長頭是有一定的程式的:首先取立正姿勢,口中唸唸有詞,多為誦六字真言,讀作「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寶言」(似漢地佛教徒常誦的「南無阿彌陀佛」。

(之前有專文介紹過六字真言。)信徒們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

在此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唸之聲連續不斷。 此外有一種磕長頭叫做原地磕長頭,於殿堂之內或外圍,教徒們與信徒們身前鋪一毯,原地不斷磕長頭,只是不行步,餘者與行進中的磕長頭一樣,或還願,或祈求保佑,賜福免災因不同心理意願,而猶入無人之境;教徒們認為在修行中,一個人至少要磕一萬次。叩頭時赤腳,這樣才表示虔誠。

還有一種是圍繞著寺廟,依順時針方向自寺院正門開始,面向寺廟側向行進磕頭,亦是三步一磕,繞寺而行;或側向寺廟,向前叩進,亦為三步一磕,口誦六字真言。 漫漫長路上留下磕長頭的朝聖者的身影。磕長頭朝拜的習俗不知始於何時,人們往往幾人結伴,一人負責後勤(主要任務是推車,車上裝著簡單的生活用品和糧食),他們重複著用身體丈量家鄉與聖地之間的距離。

這可能是天底下最虔誠的朝拜了,不少藏族人從千里之外一路磕長頭至拉薩,為的只是一了朝聖的心願,祈求神靈的保佑。據說,磕長頭一回要磕十萬次,年輕的要

三、四個月,年長的要

五、六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

5樓:zz雲舒

這種是佛教的朝拜儀式,在我國藏族地區稱為磕長頭。

首先取立正姿勢,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

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

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

再站起,重新開始復前,該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唸之聲連續不斷。

擴充套件資料

朝拜,源於古代臣民對皇帝的跪拜儀式,後來運用到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是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

磕長頭,應當是「稽首,服之甚也」之沿續,在佛教的威召下,信徒們為表明其信仰之虔誠度,而將跪拜禮更加繁縟化,加上全身俯地,亦示之臣服。

電影《岡仁波齊》是劇組用一年的時間,跟著一組真實朝聖的隊伍拍攝的。該片講述了在**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在影片中,大家可以看到佛教信徒在朝拜中的各種儀式,以及朝拜過程的艱辛。

去仙湖拜佛,三步一拜上山有什麼要求,要注意哪些細節

6樓:道虹居士

沒人會對你有要求,全憑你個人的心。要說注意的細節就是如果怕膝蓋磨得痛,就事先把護膝套上。戴上手套。隨身的包不要影響禮拜。

**布達拉宮見的佛教信徒三步一磕頭是什麼儀式?

7樓:zz雲舒

這種是佛教的朝拜儀式,在我國藏族地區稱為磕長頭。

首先取立正姿勢,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

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

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

再站起,重新開始復前,該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唸之聲連續不斷。

擴充套件資料

朝拜,源於古代臣民對皇帝的跪拜儀式,後來運用到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是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

磕長頭,應當是「稽首,服之甚也」之沿續,在佛教的威召下,信徒們為表明其信仰之虔誠度,而將跪拜禮更加繁縟化,加上全身俯地,亦示之臣服。

電影《岡仁波齊》是劇組用一年的時間,跟著一組真實朝聖的隊伍拍攝的。該片講述了在**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在影片中,大家可以看到佛教信徒在朝拜中的各種儀式,以及朝拜過程的艱辛。

8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三步一磕是藏族一種跪拜儀式。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磕長頭」分為長途(行不遠數千裡,歷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短途(數小時、十天半月)、就地三種。引申義表示對某些事物的虔誠和敬畏。

9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朝聖之旅的目的地是去各大名剎,布宮並不見得是最後的目的地至於為何要朝拜?又為何要用五體投地,其實很多時候都被我們這些外人給浪漫化了,有時候原因可以單純到因為想去就去,有時候是因為人家去過了,自己不去不行,或是祖輩的叮囑晚輩一定要去,並不一定全都出自宗教崇拜的動機 關於朝聖的動機,國內學者陳國典先生髮表的文章比較好找,該作者的論點有一定數量的訪調結果支援,總比我們道聽途說要客觀、科學和全面得多藏傳佛教信徒的朝聖意識_陳國典著_求索2023年10期藏傳佛教朝聖功能之我見_陳國典著_史學月刊2023年7期藏傳佛教朝聖者自我的探析_陳國典,劉誠芳著_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3年4期藏民族宗教信徒朝聖初探_陳國典著_**民族大學學報2023年4月26卷4期試析藏傳佛教朝聖者的聖地情結_陳國典著_宗教學研究2023年第1期關係意識:一項關於藏傳佛教朝聖者的個案研究_陳國典著_社會科學研究2023年1期...

10樓:定安心

最尊敬禮節。是對佛陀無上的敬禮。

11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常說的 五體投地

拜三步一拜有什麼好處,拜佛問題,三步一拜

三步一拜,常見於朝山朝聖。即從起點開始,每三步行一拜,周而復始,途中可休息 吃飯等,完畢再接著三步一拜,直至拜至目的地。佛教認為,拜佛可消罪 可開智慧,有無量功德。大安法師開示拜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一 得妙音色 若多拜佛,相貌也會轉變為好,音聲和身體都會莊嚴起來。二 出言人信 拜佛若專心誠懇,培植威德...

深圳弘法寺三步一拜,有團隊一起拜的嘛

自從上次去廟裡參拜處處繳費我就對廟宇提不起好感,不是錢的問題。打比方,入門票強制100,不交不給進,我想知道我是去拜佛還是去旅遊觀光的 拜佛問題,三步一拜 三步一拜,常見於朝山朝聖。即從起點開始,每三步行一拜,周而復始,途中可休息 吃飯等,完畢再接著三步一拜,直至拜至目的地。佛教認為,拜佛可消罪 可...

周杰倫的「一步兩步三步四步什麼歌

周杰倫 星晴 作詞 周杰倫 作曲 周杰倫 乘著風飄蕩在藍天邊 一片雲掉落在我面前 捏成你的形狀 隨風跟著我 一口一口吃掉憂愁 載著你彷佛載著陽光 不管到 都是晴天 蝴蝶自在飛 花也佈滿天 一朵一朵因你而香 試圖讓夕陽飛翔 帶領你我環繞大自然 迎著風開始共渡每一天 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 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