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韓國學漢語的歷史記載,並且要知道出處

2021-05-11 16:31:09 字數 4757 閱讀 6742

1樓:匿名使用者

明代朝鮮人的漢語學習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第二年(洪武二年)就同高麗正式建交,確立了宗藩關係。洪武三年(1370),又「頒科舉詔於高麗」[1],詔其國「如有行修經明之士,各就本國鄉試,貢赴京會試,不拘額數選舉」[2]。可見,明太祖非常重視漢語漢文化在高麗的傳播。

而高麗朝其時雖已進入統治末期,卻也依然一如既往,重視漢語學習和漢文化的吸收,嚮明朝派有留學生。《國子監志》載:「明自洪武初,即有高麗、琉球中山、山南遣子入學,其後來者絡繹。

」黃佐《南雍志》曰:「外裔子弟,始自高麗遣金濤等四人入國學讀書。洪武四年,濤登進士,除授縣丞,不就,與三人皆遣歸國。

」金濤為何未留在明朝做官而匆匆回國呢?主要原因是其漢語水平不高。對此,明嚴從簡的《殊域周咨錄·朝鮮》有明確記載:

「是科,高麗貢士入仕者三人,惟金濤登第,授東昌府安丘縣丞,尋以不通華言,請還本國,詔給道里費遣之。」《高麗史·恭愍王世家》庚戌十九年(1370)載:「九月辛丑,遣工部尚書權鈞如京師賀正,舉子樸實、金濤、柳伯濡從行。

濤中制科。」據此,知其時來華應考的高麗貢士實為三人而非《南雍志》所說的四人,且可推知金濤等在明國學僅僅學習了一年。洪武五年(1372),高麗國王又遣使來明,且請遣子弟入太學。

明太祖表示同意接收高麗留學生:「上顧謂中書省臣曰:高麗欲遣子弟入學,此亦美事。

但其涉海遠來,離其父母,未免彼此懷思。爾中書省令其國王與群下熟議之,為父兄者果願遣子弟入學,為子弟者果聽父兄之命,無所勉強,即遣使護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聽其歸省也。」[3](《洪武實錄》)當年10月,高麗遣使來明,「舉子金潛、宋文中、曹信從行」,三舉子即來明之留學生。

不幸,其所乘船隻於途中被毀,金、曹溺死,宋生還。次年6月,高麗使臣攜歸明禮部之諮文曰:「奏奉聖旨:

……(宋文中)可免再試,發回本國擢用。」[4](p34,35,39)洪武二十一年(衫爛1388),高麗遣使來明賀正,並再次懇請子弟入學。不果。

洪武二十四年(1391),亦即高麗朝滅亡的前一年,高麗將漢語都監衙門易名為漢文都監,並且設立了教授館。這可視為高麗重視漢語學習的最後舉措。洪武二十五年(1392),高麗大將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而自立,史稱李朝。

同年9月,成桂遣使赴明,其年冬又表請更改國號,明太祖「命仍古號曰朝鮮」[1]。從此,明朝與朝鮮正式建立了國交。不過,朝鮮在明雖號稱屬國,實「無異域內」,「故朝貢絡繹,錫齎便蕃,殆不勝書」[1]。

這從總體上為漢語在朝鮮的繼續傳播提供了良好環境。洪武二十八年(1395),朝鮮遣使來明,明太祖「以表文語慢」,詰責之。次年,朝鮮送撰表者鄭總等三人至,「帝以總等亂邦構釁,留不遣」;洪武三十年冬,「復以表涉譏訕,拘其使建文」[1]。

上述二事說明,明朝對朝鮮表文的要求極為嚴格,禮式不必說,遣詞造句也絲毫不予牽就。此外明朝對朝鮮使節還有懂漢語方面的要求,如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明太祖就對朝鮮國王下達過這樣的命令或仿漏:「你那裡使臣再來時,漢兒話省的著他來,一發不省的不要來。

」[4](p140)這些都是其後朝鮮格外重視培養漢語人才的重要原因。為了培養漢語人才,朝鮮李朝在開國之初便設立了司譯院,太祖三年(1394)十一月,又詳定該院習業考試製度,使人才的培養得到有力保障。至於該院的學習內容和所用教材,可從《李朝實錄·太祖康憲大王實錄》二十三年(1441)八月乙亥條的記載中得其梗概:

「我國自三韓至於高麗,世世……設專司習華語。至國初置司譯院,學徒所讀不過《老乞大》、《樸通事》、《前後漢》等書而已。……判三司事xiè@①長壽乃以華語解釋《小學》,名曰《直解》,以傳諸後。

今學者無他師範,唯以《直解》一部為習……」。司譯院的教學效果如何?其所用漢語教材有無增減變化?

請看《李朝實錄·世祖莊憲大王實錄大毀》中二年(1456)四月戊申條的記載:「禮曹啟:歲癸丑,世宗大王……以所選入學文臣並衣冠子弟三十人為明代朝鮮人的漢語學習董明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第二年(洪武二年)就同高麗正式建交,確立了宗藩關係。

洪武三年(1370),又「頒科舉詔於高麗」[1],詔其國「如有行修經明之士,各就本國鄉試,貢赴京會試,不拘額數選舉」[2]。可見,明太祖非常重視漢語漢文化在高麗的傳播。而高麗朝其時雖已進入統治末期,卻也依然一如既往,重視漢語學習和漢文化的吸收,嚮明朝派有留學生。

《國子監志》載:「明自洪武初,即有高麗、琉球中山、山南遣子入學,其後來者絡繹。」黃佐《南雍志》曰:

「外裔子弟,始自高麗遣金濤等四人入國學讀書。洪武四年,濤登進士,除授縣丞,不就,與三人皆遣歸國。」金濤為何未留在明朝做官而匆匆回國呢?

主要原因是其漢語水平不高。對此,明嚴從簡的《殊域周咨錄·朝鮮》有明確記載:「是科,高麗貢士入仕者三人,惟金濤登第,授東昌府安丘縣丞,尋以不通華言,請還本國,詔給道里費遣之。

」《高麗史·恭愍王世家》庚戌十九年(1370)載:「九月辛丑,遣工部尚書權鈞如京師賀正,舉子樸實、金濤、柳伯濡從行。濤中制科。

」據此,知其時來華應考的高麗貢士實為三人而非《南雍志》所說的四人,且可推知金濤等在明國學僅僅學習了一年。洪武五年(1372),高麗國王又遣使來明,且請遣子弟入太學。明太祖表示同意接收高麗留學生:

「上顧謂中書省臣曰:高麗欲遣子弟入學,此亦美事。但其涉海遠來,離其父母,未免彼此懷思。

爾中書省令其國王與群下熟議之,為父兄者果願遣子弟入學,為子弟者果聽父兄之命,無所勉強,即遣使護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聽其歸省也。」[3](《洪武實錄》)當年10月,高麗遣使來明,「舉子金潛、宋文中、曹信從行」,三舉子即來明之留學生。不幸,其所乘船隻於途中被毀,金、曹溺死,宋生還。

次年6月,高麗使臣攜歸明禮部之諮文曰:「奏奉聖旨:……(宋文中)可免再試,發回本國擢用。

」[4](p34,35,39)洪武二十一年(1388),高麗遣使來明賀正,並再次懇請子弟入學。不果。洪武二十四年(1391),亦即高麗朝滅亡的前一年,高麗將漢語都監衙門易名為漢文都監,並且設立了教授館。

這可視為高麗重視漢語學習的最後舉措。洪武二十五年(1392),高麗大將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而自立,史稱李朝。同年9月,成桂遣使赴明,其年冬又表請更改國號,明太祖「命仍古號曰朝鮮」[1]。

從此,明朝與朝鮮正式建立了國交。不過,朝鮮在明雖號稱屬國,實「無異域內」,「故朝貢絡繹,錫齎便蕃,殆不勝書」[1]。這從總體上為漢語在朝鮮的繼續傳播提供了良好環境。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朝鮮遣使來明,明太祖「以表文語慢」,詰責之。次年,朝鮮送撰表者鄭總等三人至,「帝以總等亂邦構釁,留不遣」;洪武三十年冬,「復以表涉譏訕,拘其使建文」[1]。上述二事說明,明朝對朝鮮表文的要求極為嚴格,禮式不必說,遣詞造句也絲毫不予牽就。

此外明朝對朝鮮使節還有懂漢語方面的要求,如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明太祖就對朝鮮國王下達過這樣的命令:「你那裡使臣再來時,漢兒話省的著他來,一發不省的不要來。」[4](p140)這些都是其後朝鮮格外重視培養漢語人才的重要原因。

為了培養漢語人才,朝鮮李朝在開國之初便設立了司譯院,太祖三年(1394)十一月,又詳定該院習業考試製度,使人才的培養得到有力保障。至於該院的學習內容和所用教材,可從《李朝實錄·太祖康憲大王實錄》二十三年(1441)八月乙亥條的記載中得其梗概:「我國自三韓至於高麗,世世……設專司習華語。

至國初置司譯院,學徒所讀不過《老乞大》、《樸通事》、《前後漢》等書而已。……判三司事xiè@①長壽乃以華語解釋《小學》,名曰《直解》,以傳諸後。今學者無他師範,唯以《直解》一部為習……」

韓國人學漢語從**入手

2樓:早安漢語

韓國人學漢語如果是零基礎學生,首選要從拼音入手,再到簡單的聽和說,然後是讀和寫能力的訓練。

早安漢語是孔院直屬漢語考試中心,十大優秀漢語教師,有些在對韓漢語教學領域有豐富的經驗,王老師在韓國8年,瞭解中韓文化,擅長教授零基礎漢語和hsk 3-6級輔導。

3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面對韓國人如何學漢語這個問題。

首先要直面的是學漢語的韓國人屬於哪個群體?

是學生群體?是主婦群體?是商務群體?

不同群體的韓國人,學習漢語的目標是不同。

學生群體的學習目標是順利在中國留學,完成學業;

主婦群體的學習目標是適應中國的生活,完成購買、出行等交際需求;

商務群體的學習目標是順利進行職場交際,滿足工作需求等。

因為不同的群體的學習目標不同,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需求、側重點不同,導致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重難點、語言練習等各方面的不同。

同時,由於韓語中有大概百分之六十的詞彙是漢語詞,對韓國人來說,漢語容易學,也不容易學。

韓國人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出現的大量發音、生詞、語法偏誤也是由此而來的。

因此大體上可以歸納出,語音偏誤是針對零起點的學生;漢字、詞語和語法偏誤是針對初中級的;而以語篇為分析單位的語用、閱讀、寫作偏誤分析是針對中高階的。

但是有一個學習重點是至始至終貫穿在學習漢語的全部過程,不管面對的是學生群體、主婦群體,還是商務群體;不管是零起點學生、初級學生、中級學生還是高階學生,都要時刻矯正發音,所以,這個學習重點就是語音而很多韓國人在剛開始學習漢語的時候,急於追求大量的生詞,急於進行交際,認為「發音沒有關係,我知道很多詞語,我的目的是交際,不是學習漢語知識」。而當他真正與除了老師以外的中國人打交道時,中國人說的漢語,他只能聽懂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最嚴重的是,他發現他說的漢語中國人聽不懂,就算是理解,也是中國人根據實際情境、手勢、經驗等猜測出來的。

5比如說生活常用詞語「吃飯」,拼音是「chifan」,兩個聲母「ch」和「f」在韓語的發音系統中沒有對應的發音字母,韓國人比較容易讀為「cipan」或者「ciban」。這涉及到平舌音「z、c、s」和翹舌音「zh、ch、sh」的區分,脣齒音「f」和雙脣音「p、b」。這需要認真學習發音部位和發音方式,對著鏡子,矯正口型、舌位,模仿發音。

6韓國人學漢語,一方面需要學生意識到學習漢語的難度,意識到學習語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需要一位發音標準的漢語老師,利用豐富的對韓教學經驗,集中對韓國人最易出現的發音問題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end注意事項

發音多加練習

對著鏡子,矯正口型、舌位,模仿發音。

簡介家鄉伊犁歷史,伊犁天馬的歷史記載

歷史沿革 名稱起源 伊犁得名於伊犁河 光明顯達,形容河水在太陽照耀下碧波粼粼 最早見 漢書 史稱伊列 伊麗 伊裡等名。清乾隆年間定名伊犁。西域同文志 中,伊犁為維語,取義於 犁庭掃閭 意即將庭院犁平整用來種地,把里巷掃蕩成廢墟 寓意平定準噶爾功蓋千秋,西陲從此永保安寧。建制沿革 西域都護府古代的伊犁...

大漆的沿古至今,生漆的歷史記載

天然生漆塗裝應用源源流長,古今中外聞名,古老中華民族沿古至今,我國發現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從新石器時代起人們就認識了天然生漆的效能並應用,據史籍記載 漆之為用也,始於書竹簡,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畫其內 莊子 人世間 就有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的記...

求關於蘭陵王的史記記載越多越好,蘭陵王有關的歷史記載?

蘭陵武王高肅 公元?年 573年,生年曆史無記載 南北朝北齊王室,一名孝瓘,字長恭,文襄帝四子也。累遷幷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邙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 蘭陵王入陣曲 是也。歷司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