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第一人稱的詞語有哪些,文言文表示第一人稱的詞語,越多越好

2021-04-10 17:28:16 字數 4333 閱讀 8440

1樓:19908生日

第一人稱的有 我.吾.在下.

老朽.小子.民女.

臣.皇兒.朕.

寡人.孤王.孤家.

雜家.灑家.小人.

草民.老衲,老婦,老夫..

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汝」、「女」、「爾」、「若」、「而」、「乃」。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人稱:我,餘,予,吾,僕,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

4、同予者何人?

5、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

6、臣不勝受恩感激。

7、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

9、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0、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

11、君與僕有何親?

1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jingrui海寧

文言文表示第一人稱的詞語,越多越好

3樓:寓教於學

我.吾.在下.

老朽.小子.民女.

臣.皇兒.朕.

寡人.孤王.孤家.

雜家.灑家.小人.

草民.老衲,老婦,老夫..

望採納,謝謝。

4樓:神王無敵

吾 寡人 求採納

5樓:asdzxcqwe的家

爾,寡人,不同時代是不一樣的

6樓:蝶戀舞韻

我,朕,孤,愚,予,某,臣,妾,吾,餘,偶,奴,咱,俺,

文言文閱讀中第二人稱的詞語有哪些

7樓:我是老夫子

文言文中第二人稱

一、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汝」、「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53165女」、「爾」、「若」、「而」、「乃」。

1、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2、女:用法同「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4、若: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5、而:古同「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6、乃:可譯作「你」、「你的」。

例:誰謂乃公勇者?(《史記·淮南衡山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注: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而、乃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7、君:

8、子:在古代專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相對而言,稱「君」比較寬泛。

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9、乃:可譯作「你」、「你的」。

二、尊稱代替第二人稱,主要有「公」、「卿」、「君」、「子」、「足下」。但尊稱不是代詞,而是名詞。

1、卿:可譯作「你」、「您」。

例: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除掌事,不可不學。」(《孫權勸學》);

2、君:尊稱,可譯作「你」、「您」。

例: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扁鵲見蔡桓公》);

3、子:可譯作「你」、「您」。

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為學》)

4、公:尊稱,可譯作「你們」,「公」後加「等」表示複數。

例: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陳涉世家》)

5、卿:可譯作「你」,表示尊敬或愛意。

例: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資治通鑑》)

6、足下:可譯作「你們」。

例: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8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代詞有「爾」「

bai汝(女)du」「乃」「zhi而」「若」「戎」

,「汝(dao女)」「乃版」是殷商甲骨文裡就權有的,「爾」「而」「若」「戎」是西周以後才出現的,其中「戎」只見於《詩經》,可能與第一人稱代詞「吾」「昂」一樣來自周人的母語。和第一人稱代詞一樣,第二人稱代詞「爾」「汝(女)」「而」「乃」之間也有表義差異。「爾」與「我」配對,是第二人稱代詞的通稱形式。

春秋時期諸侯會盟時用「爾」稱代對方,用「我」稱代己方。

「汝(女)」與「餘(予)」配對,是賤稱形式,含有鄙賤的意義。罵人或很不客氣的時候用它稱代對方。

「乃」與「朕」配對,是尊稱形式,含有尊敬的意義,提到對方祖先或對方的功勳時多用它來稱代對方,所以「乃」常作領屬性定語。

「而」表示親密的意義,常來稱代關係親近的人。

「若」在先秦文獻裡比較少見,《莊子》和漢代的《史記》裡用得較多,可能是「汝(女)」字的一個變體。

9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人稱:汝,爾,乃,若,而,子,君,卿,公,足下。

1、甚矣,汝之不惠。版

2、爾安敢輕吾射?權

3、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4、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5、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6、君與家君期日中。 先主曰:「君與俱來。」

7、吾知所以距子矣。

8、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9、公等遇雨,皆以失期。

10、然足下卜之鬼乎?

11、願諸君勿復言。

12、卿太重,將非鬼也。——jing海rui寧

古文中的人稱代詞分別有哪些,怎麼表示

10樓:須憶象駿

古文的第一人稱:朕、吾、我、予(餘);都可以作主語、定語和賓語。

注意:朕----在先秦,一般人自稱可用『朕』/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裡作前置賓語,肯定句裡一般用『我』作賓語/中古時期「吾『可作動詞和介詞的後置賓語。

古文的第二人稱:女(汝)、爾、若、而、乃、

注意: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而、乃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古文的第三人稱:上古漢語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而是用指示代詞『彼』、『之』、『其』來兼職。

注意: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沒有數的分別,同一個詞可用於單數,也可用於複數。第

一、二人稱代詞後可加『儕』『屬』『曹』『輩』,表示複數。

參考資料:郭錫良、李玲璞主編《古代漢語》p635

文言文中代表我的詞有那些?

11樓:十年殤星

好像就 「吾」 吧。

古文中形容我的詞語有哪些?

12樓:匿名使用者

「予」、

「吾」、「餘」都是「我」的意思。還有「我」、「朕」、「孤」、「寡人」、「臣」、「僕」、「妾」等詞,代說話或寫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謂第一人稱代詞。其中「我」字,不僅各時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現在。

其餘的在現代漢語中都不用了。

「爾」、「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閣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話人,是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你」「您」。其中「閣下」「陛下」有外交用語中還用。

13樓:匿名使用者

誨人不倦 廢寢忘食 埋頭苦幹 兢兢業業 盡心盡力一絲不苟 文思敏捷 聰明過人 青出於藍 一鳴驚人桃李爭妍 後繼有人 默默無聞 孜孜不倦 德才兼備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循循善誘 潛移默化 和藹可親無微不至 勤勤懇懇 良師益友 桃李芬芳 教導有方辛勤勞碌 教無常師 能者為師 青出於藍 師道尊嚴研桑心計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春風化雨 嘔心瀝血蠟炬成灰淚始幹

循循善誘

誨人不倦

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門

先聖先師

良工心苦

門牆桃李

良師出高徒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桃李天下、師恩似海、

教無常師 良師益友 能者為師 青出於藍 師道尊嚴研桑心計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春風化雨 嘔心瀝血蠟炬成灰淚始幹 循循善誘 誨人不倦 桃李滿天下桃李滿門 先聖先師 良工心苦 門牆桃李 良師出高徒鞠躬盡瘁 誨人不倦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教導有方默默無聞 孜孜不倦 德才兼備 辛勤勞碌

把我設為最佳答案哦!

文言文表示第一人稱的詞語,越多越好

我.吾.在下.老朽.小子.民女.臣.皇兒.朕.寡人.孤王.孤家.雜家.灑家.小人.草民.老衲,老婦,老夫.望採納,謝謝。吾 寡人 求採納 爾,寡人,不同時代是不一樣的 我,朕,孤,愚,予,某,臣,妾,吾,餘,偶,奴,咱,俺,文言文中第一人稱的詞語有哪些 第一人稱的有 我.吾.在下.老朽.小子.民女....

第一人稱的表達好處,運用第一人稱寫作有什麼好處

代入感強 為了加強作品真實 染力 第一人稱的優勢和缺點 使文章表達得更親切,生動.而且又給人以真實可欣的感覺.增強語氣感情的強烈性,產生更強烈的震撼 真實 親切 直指讀者的內心,產生更強烈的震撼 使表達更為親切,生動。增強語氣感情的強烈性 1 使文章更具真實性 2 使文章具有故事性 曲折性或波折性 ...

第一人稱寫動物的作文,第一人稱寫動物 作文

那是什麼什麼自述作為題目。比如說你寫貓,題目就是小貓自述,然後說我十分可愛,我有尖尖的牙齒,就行了,總體還是介紹動物的。第一人稱寫動物 作文 寫一篇用第一人稱描寫動物的作文 我是流浪貓 天漸漸暗了下來,霓虹開始閃爍。喵!喵!喵 遠處傳來早已熟悉的呼喚我的聲音。在綠地叢林中閒蕩了一天,肚子開始 咕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