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歷史沿革的介紹,昭陵的歷史沿革

2021-05-17 07:26:07 字數 3029 閱讀 5133

1樓:百度使用者

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年),皇后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遺言薄葬 。唐太宗遵照長孫皇后的遺言,在皇后崩後,把她臨時安厝在九嵕山新鑿之石窟,陵名昭陵。並決定把昭陵也作為自己的歸宿之地,等他駕崩後與皇后合葬,隨即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

唐太宗選擇九嵕山作為昭陵陵址有著濃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中國古代所謂的陵墓堪輿風水之說,伴著姓氏的不斷擴大及五行陰陽之說的流傳而逐漸完善,至南北朝時基本形成了一套評定風水好壞的理論。九嵕山滿足了堪輿家認為帝王陵墓應具有的所有條件,自唐以降,堪輿家普遍認為昭陵的風水為中國曆代帝陵之最佳者。

除此,唐太宗選擇昭陵還有附加的政治背景。按照唐太宗最初的想法,帝王陵寢要完全效仿漢高祖劉邦的長陵,務從豐厚。但精通經史的虞世南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漢制既勞費了民力,還使盜賊生心,所以漢陵大都被盜,帝王的屍骨也被拋棄荒野,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

他建議太宗應當向堯帝那樣,因山為陵,陵內不藏金玉,並在陵外立碑予以說明 。虞世南所說的「因山為陵」既能節儉民力又能防盜的建議,為唐太宗最終決定選擇九嵕山作為昭陵陵址,起到了思想和理論的啟迪作用。 唐太宗以九嵕山建昭陵,並詔令子孫「永以為法」,開創了唐代帝王陵寢制度「因山為陵」的先例。

昭陵自貞觀十年(636年)首葬長孫皇后起,便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至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埋葬唐太宗,營建工程才基本結束。除主陵墓道地宮以外,還在陵山周圍建起了規模巨集大的建築群。

唐時昭陵有宮人供養,官兵守衛,護陵軍官的軍銜為將軍,還專門設立五品陵令管理。每年春二月,朝廷還要委派重要的大臣來昭陵祭祀。遇有太宗誕日、忌日,還安排大臣到昭陵侍奉太宗靈魂「起居」,儀仗蔽路,從不間斷。

《唐會要·親謁陵》載,有唐一代,高宗皇帝和玄宗皇帝曾親謁昭陵,拜奠先帝。永徽六年(655年)正月一日,唐高宗親謁昭陵,莊嚴肅穆,規模空前。這次祭奠活動結束後,高宗詔令免除了醴泉縣當年的租賦,並將護陵的將軍、郎將進爵一等,對陵令、丞加階賜物,又詔令在陵側修建佛寺。

唐高宗時,唐軍遠征凱旋而歸,獻俘儀式也常在昭陵舉行。依照中國古代傳統禮制,獻俘通常都在太廟、太社舉行,但高宗為了慰藉先帝未滅頑敵的遺憾,將獻俘儀式移至昭陵。《唐會要·獻俘》載,顯慶三年,蘇定方俘叛將阿史那賀魯,於十一月十五日獻俘於昭陵;乾封元年,李績滅高麗擒高麗王,於十月二十一日獻俘於昭陵。

唐時昭陵陵區嚴禁隨便出入,至於陵區內的一草一木就更不得損壞。《資治通鑑》載,儀鳳二年,左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誤斫昭陵柏樹,按律當除名。大理寺奏報高宗,高宗大怒,「特命殺之」。

大理丞狄仁傑奏道:「二人罪不當死。」高宗說:

「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殺則為不孝。」多虧狄仁傑依法力諫,又羅列古代先賢事例,並明確表態:「臣不敢奉詔。

」高宗怒氣稍解,將權、範二人除名,流放嶺南。

開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唐玄宗親謁昭陵,規模可能較高宗親謁昭陵為小。唐玄宗這次祭奠昭陵,有高力士陪伴,史載高力士見到寢殿裡太宗生前所用過的梳子等物,深為太宗的節儉所感動。

從唐代開始,歷代帝王都委派**代表朝廷祭祀昭陵。由於昭陵正南方獻殿前的空地不多,加之道路崎嶇,石料搬運不便,所以,歷代的祭陵碑都立於北司馬院內,久而久之,人們習慣把北司馬院稱為「祭壇」。已知歷代皇帝祭陵碑30餘通。

最早的祭陵碑是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後所立,碑上尚存「監察御史賜緋魚袋臣韓雲卿述並書」15字。其次是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員所立的「御製祝文」碑。在30餘通祭陵碑中,立碑最多的是清代康熙皇帝,至少有7通,其次是清代乾隆皇帝,至少在3通以上。

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當中,唯昭陵在其以後形成了「祭壇」。

清昭陵的申遺研究

2樓:〃卡卡西

全文目錄

文摘英文文摘

1.1清昭陵概述

1.1.1清昭陵簡介

1.1.2清昭陵形成時的社會背景

1.1.3清昭陵管理機構沿革1.2清昭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1.2.1關於世界遺產

1.2.2清昭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自身條件與標準1.2.3清昭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第二章清昭陵的建築文化特色研究

2.1清昭陵的歷史與建築研究

2.1.1清昭陵的歷史沿革

2.1.2清昭陵的總體佈局

2.1.3清昭陵的建築研究

2.2清昭陵的文化特色及成因

2.2.1清昭陵的總體構思

2.2.2清昭陵的選址——漢文化中的風水與滿族自身的八旗制度共同作用的結果

2.2.3清昭陵總體佈局中的文化特色

2.2.4清昭陵建築單體的文化特色

2.2.5清昭陵建築單體在構造作法中的獨特之處2.2.6清昭陵在裝飾中的文化特色

第三章清昭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若干問題研究

3.1保護的原則

3.1.1整體性原則

3.1.2真實性原則

3.1.3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

3.2環境整治的重點——北陵公園

3.2.1北陵公園的闢園史

3.2.2北陵公園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3.2.3北陵公園改造的原則

3.2.4北陵公園改造的措施

3.3清昭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行性途徑

3.3.1**式申報

3.3.2作為擴充套件專案申報

附錄參考書目

致謝個人簡介

內容摘要

該**即是對清昭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的關於建築特色等若干問題的研究。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是針對清昭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行性問題以及申報成功後產生的重大意義進行的分析與闡述;第二章為該文的重點,首先對於清昭陵的發展歷史、總體佈局及各單體建築作了綜述,而後分別從陵址選取、陵寢總體佈局、單體建築、結構構造形式、裝飾藝術等諸多角度歸納出了昭陵的文化特色,並對其特色的形成原由進行了有理有據的剖析;第三章主要是針對清昭陵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中的文物保護原則、北陵公園環境整治以及申報的可行性途徑等諸問題進行的**。

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期刊資料

中國古代建築模數體系研究

上海和香港近代歷史建築保護與更新比較研究

試論中國當代建築造型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的契合晉中南地區傳統民居磚石裝飾構件的研究

中國近代建築的先驅者——建築師沈理源研究

試論宗教文化、地理環境對青海少數民族民居和村落的影響北京天壇建築研究

張谷英大屋——對當代住宅及環境設計的啟示

三峽地區傳統建築的地域特徵

評劇的歷史沿革,上海大學的歷史沿革

1922年3月18日,私立東南高等專科師範學校在上海閘北青島路青雲坊 今青雲路298號附近 創辦。學校的創辦者是校長王理堂 校務長陳績武 會計湯石菴,他們以提倡新文化為號召,設立了國文 英文 美術三科及附中,招收了以皖籍為主的160餘名學生。為加速培養更多的共產黨幹部,中共 決定創辦一所幹部高等院校...

熱河的歷史沿革,隆化縣的歷史沿革

1914年2月,中華 設立熱河特別區域,脫離直隸省直屬於 同年7月,成立熱河道。所轄區域包括原直隸熱河都統管轄的14個縣,另外將內蒙古卓索圖盟的7個旗 昭烏達盟的12個旗併入。1928年9月17日國民 正式公佈將熱河改為省,屬於關外東北四省之一。轄15縣和卓索圖盟 昭烏達盟的共20個旗,省會設在承德...

江浙的歷史沿革

江浙地區在歷史上長期屬於同一政區管轄。秦時屬於會稽郡 治吳縣 和鄣郡 漢時改為丹陽郡 後因人口增長,至東漢時將原會稽郡析置為吳郡和會稽郡,分別治吳 蘇州 和山陰 紹興 東吳時又置吳興郡 治今湖州 至此,吳郡 會稽郡和吳興郡合稱 三吳 貞觀時分天下為十道,江浙劃歸江南道。開元年間因江南道轄區過於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