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而不怒,親而難犯」是什麼意思

2021-05-08 14:48:18 字數 3865 閱讀 3500

1樓:宇宙第一搞笑

有威嚴而不隨便發怒,對待別人漸進侵入而不冒犯。

1、「威而不怒,親而不犯」八個字看似簡單,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又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讀此話讓我感到的是不能對任何人露出微笑,少了一點男人的威嚴,給人以做作的感覺。所需要的是威嚴。

2、從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和氣,和氣生財。這樣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不一定被人看重,別人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人好欺負等之類的,讓人覺得無論別人怎麼傷害,都不會動怒的,不會生氣的,

3、這樣的微笑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嘲笑,此八字也可以用「不卑不亢」來詮釋。銘記於心!

2樓:

「威而不怒,親而難犯」與「不怒自威,親而難犯」意思相同。說的是領導者的一種境界,一種氣場。

不發怒,但是讓人感到畏懼;很親切,但是讓人不敢冒犯。

一方面,這種氣場是權勢、地位帶來的效應。領導人的權力,對人的影響力,使人產生畏懼和尊敬。

另一方面,領導人的堅強意志和人格魅力,也是產生這種氣場的重要因素。

還有,就是領導人面對和處理的事情本身的嚴重性,也是人們保持敬畏、嚴肅的重要因素。

誰解釋下:威而不怒,親而難犯

3樓:宇宙第一搞笑

威而不怒,親而難犯的意思是:

有威嚴而不隨便發怒,對待別人漸進侵入而不冒犯。

1、「威而不怒,親而不犯」八個字看似簡單,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又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讀此話讓我感到的是不能對任何人露出微笑,少了一點男人的威嚴,給人以做作的感覺。所需要的是威嚴。

2、從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和氣,和氣生財。這樣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不一定被人看重,別人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人好欺負等之類的,讓人覺得無論別人怎麼傷害,都不會動怒的,不會生氣的,

3、這樣的微笑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嘲笑,此八字也可以用「不卑不亢」來詮釋。銘記於心!

4樓:利巧雲

就是自有一種讓人覺得親近,而又不失威嚴的風範

5樓:尋娥

有一種讓人覺得非常親近但又不失威嚴的人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具體意思,例如這條論語讓我們在生活當中體會到了什麼,

6樓:佔豪

這句話意思是說,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安詳。

有人在詮釋「溫而厲」時說:與人交談,應該語氣溫和而有禮貌。在溫和而禮貌的同時,還必須做到嚴厲。

這個「嚴厲」,不是語氣和用語的嚴厲,而是對原則問題的堅持。不徇情枉法,不營私舞弊,正氣凜然,自然讓人肅然起敬。

關於「威嚴」和「凶猛」的區別,有人說,「不怒而令人敬畏」可謂「威嚴」,「怒而令人生畏」算是「凶猛」。「凶猛」往往拋卻對對方的尊重,令人害怕而厭惡。「威嚴」則是自信、穩定和修養的體現與流露。

「莊重而安詳」是人的內心狀態,心無主見、遇事慌張的人怎麼能做到莊重和安詳?有內涵、有責任、有信念的人才能莊重,有氣度、有歷練、有獻身精神的人才會安詳。

總之,要多讀書,修身養性,多歷練,沒有一定年紀是不可能做到的,也不需要做到,年輕人就該敢想敢衝.所謂年輕創業,年老守業是之也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是教導人們,為人要心厲而面和,即外圓內方的意思;威武而不給人壓迫感;恭順而內心泰然,即恭順不是阿諛,言而簡之做人要喲撲原則懂得變通

8樓:匿名使用者

昨天成雙君講到《論語》中的這一則,感覺是上蒼在冥冥中啟迪我。

看這則《論語》是關於自身修養的,不管是作為一個人、教師或者父親,在這方面,我的功課做得不夠。廿七年來,我只是隨波逐流,沒有像孔子那樣有一定的道德操守,遊離於道德的邊緣而不自覺。現在家事、事業如此,到了重新整治自己的時候了。

兒子成長期的叛逆,家庭生活中溫馨凝聚力的減少,時時在考驗著我的愛心、毅力和覺悟智慧。以前,我從沒有感覺到道德力量的作用,現在能夠支撐我的只有道德的力量了。這種道德,不是一種死的知識和技能,而是一種協調溝通能力,是一種激勵自己引導妻子兒女走出心理和情感的沼澤地的力量。

昨天晚上,我對妻子講以前自己一個人對待兒子的時候,脾氣多麼的暴躁。兒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自己上班還要照顧兩人的生活,心裡總有很大的火氣,所以對於不完成作業的兒子非打即罵;或者過於遷就溫和,對於行為習慣的問題放任縱容。

對照孔子,我感到自己莫大的差距。

溫而厲「溫而厲」,就是溫和而不缺乏嚴厲。當然,我覺得這裡的厲,還可以理解為磨礪的勵。我對於學生子女,有時溫和而失去了規矩。

譬如和子女學生接觸,往往缺乏對他們進行起碼的禮儀指導,使他們不管在自己和他人面前都缺乏足夠的禮儀修養,從而在各個方面給人一種缺乏修養的表現,當然實際上也造成了他們在道德品行上的一種缺失。

當自己意識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學生或者孩子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自己再從頭要求改過,不管是自己還是孩子子女都覺得彆扭。

很多年中,我都回避這個問題,鑽到書中尋找自己心靈的安慰。直到閱讀了《論語》、《金剛經》《壇經》等經典著作以後,才覺得自己品行上的差距。幾十年積習所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更改的。

但是我清醒的意識到,作為一家的男主人,迴避這種性格上的缺陷,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記得妻子與大哥曾經有段非常有趣的對話。妻子說:「成峰,只適合教育那些聽話的孩子或者學生。

」大哥接過來說:「現在的孩子或者學生,哪有那麼聽話的。真正聽話的孩子或者學生,還需要教育嗎?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感到自己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不僅學校教育中會出現許多新的問題,就是家庭成員都在成長變化,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我只能與沒有問題的人交流,那麼我將沒有交流的物件。因為任何一個家庭成員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問題和困惑,都希望得到一種教育援助。

作為以研究教育為己任的我來說,如果不能正視自己在以文化人方面的缺憾,那麼不僅是我自己還是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還是任何一個親朋好友都會感到我的人生的無價值和無意義。

我覺得這個厲,就是嚴格,就是磨礪。記得剛參加工作時的老校長曾經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明嚴格教育的意義。譬如,在地上畫一條線,要學生立定跳遠,跳過這條線就是合格,跳不過或者跳過了但是違反了規則則是不合格。

即這種嚴格,要讓受教育者明確具體的尺度,自己能夠感覺和及**判是否達標,從而嚴格訓練自己盡最大努力達到自己提出的標準。如果達不到標準,我們就要幫助學生分析是心態還是思想言行習慣上的問題。幫助學生找出原因來後,要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制定解決問題和完善自己道德行為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中國有句教育名言,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威而不猛

這裡講到孔子威嚴而不凶猛。作為老師家長如果沒有威嚴,那麼說出的話學生或者孩子是不會輕易聽從的。

這種威嚴是什麼呢?是老師裝出的一副**的樣子嗎?是教師裝出的一臉嚴肅和深沉嗎?都不是。因為這種**和裝出的深沉嚴肅,在學生面前很快就會露餡。

有威嚴,學生或者孩子,就不會輕易冒犯。這種威嚴,應該就是孔子倡導的禮儀。這種禮儀文化,讓學生感到哪些是光榮的,哪些是應該感到恥辱的。

這樣有一種人人從心中認可的榮辱感,就是對於學生和孩子行為的一種最大的約束力。這比單純靠法律制度制定的懲罰措施,更能長久的牢固的影響人的言行、思想乃至心態。

如果只是裝出來的嚴肅深沉和**,很快會被學生或者孩子識破。而真正的規矩學生並不明確,等這種**和嚴肅深沉稍稍去掉,學生或者孩子馬上就會放縱自己。由此可見,孔子的「博學於文,約之於禮,可以弗畔矣!

」,其中,大有深意。

恭而安恭敬而安分守己。

恭,是指對待他人的言行。當然孔子提倡的恭,包含著內心的敬重。

但是這種恭敬,不是沒有原則的。不像《范進中舉》中所描繪的范進那樣,讓他的老岳父說他是一個濫恭敬沒有用的人。這就有些過了,就有些討好別人的意思。

孔子講這樣做也是不對的,講究禮儀也要看物件和場合,不能一概而論。

孔子在《論語》中,表達這樣一種安分守己的恭敬,可以作為對於「恭而安」的一種闡釋。

對於佩戴孝服的人,對負載重要典籍的人,對殘疾人,對老人或者長輩,對待老鄉,對待君主和上級,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就要遵守相應的禮儀,不懂的或者拿不準的地方要虛心請教別人。對待上級要和悅,對於同事和平輩要從容不迫。

子欲養而妻不殆什麼意思,和子欲養而親不殆是什麼意思

是 子欲養而親不殆 吧 意思 子女想要贍養父母,但父母卻已等不到這一天 和 子欲養而親不殆 是什麼意思 該是 子欲養而親不待 在 是 子女想盡孝心贍養自己的雙親,可惜雙親已等不得,已經早早離去了 的意思,這是勸人盡孝心要儘早,趁雙親還健在的時候,好好盡孝心的話。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

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意思,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什麼意思?

大樹想靜止不動,可是風卻不停的吹動著大樹,做子女的想報答父母時,可父母已經不在了。出自 韓詩外傳 卷九 等真正明白要善養父母的時候,發現他們已不需要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如果平時工作忙,記得多打 報個平安。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

溺而不返的意思,溺而不返的溺什麼意思

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出處 山海經 北次三經 選段 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譯文 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迷而不返 拼音 m r b f n 解釋 迷路後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