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見如來

2021-05-25 16:02:03 字數 5764 閱讀 4185

1樓:76012敲撈

濟群法師講述 學佛的人可能都會關心這樣的一個問題,佛陀是什麼樣子?如何才能見到佛陀?針對世間人的疑問,《金剛經》對這個問題,也作了闡述。

在世間人的觀念中,有以泥塑木雕的佛像為如來,見到偶像便謂見到如來。因此,一些人便認為佛教徒崇拜偶像,其實這是誤解。須知在佛教的初期,並沒有佛像,因為佛陀上兜率天為母說法,人間**們非常想念,當時的**們為了慰藉對佛陀的思念之情,才有了雕像。

現在佛教寺廟中,供奉佛像,主要是一種象徵,表達佛**對佛陀的崇敬。同時也藉此見賢思齊。透過佛像的壯嚴;想念佛陀的偉大;通過有相的本像,而證悟法身的無相。

可是,假如有的人把偶像當成如來真身,那就大錯特錯了。從前有丹霞禪師到一個寺院裡掛單,因為夜裡住在大殿中覺得很冷,就隨手從佛座上請下幾尊木像,燒了烤火。這事被寺院中住持發現,驚訝不已,責問丹霞為何燒佛,丹霞禪師說:

我在燒舍利?住持問:木佛焉有舍利?

丹霞禪師說:沒有舍利那就多燒幾尊看。丹霞禪師的燒佛,除了說明佛教徒不崇拜偶像,不以偶像為真佛。

當然,更重要的還在於破執,因為我們如果只知道大殿中的有相佛,執著於偶像,心外求佛,勢必將永遠無法認識心中的無相佛。所以禪師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14) 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色身,也非如來真身。經曰:『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又曰:『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又曰:『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又曰:『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不可以如來的莊嚴色身為如來,也不可以為見到如來色身,便是見到如來。原因是什麼呢?如來身相雖無比莊嚴,但卻是緣生幻化之物,虛妄不實,終歸敗壞,在實相中一樣是無少許法可取可得的。

在佛經中記載:佛陀從忉利天下來到人間,**們雲集到一起,大家都希望能夠最先看到佛陀。依次序,比丘應在比丘尼之先,但蓮花色比丘尼為了先得見佛,即化作轉輪王,走在最前面,她認為最先見佛了。

但佛陀對她說:先見到我的,不是你,是須菩提。原來,那次須菩提沒有參加迎佛的盛會,當大家去見佛時,他想,佛陀曾說過,見法即見佛,於是在林中宴坐,觀察實相之理,徹見了如來法身。

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佛陀有三身:曰法身、曰報身、曰應身,法身才是真佛,報應身皆幻化。

經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諸法如義,如,是如實,本來面目的意思,這是說如來以諸法真實相為身。

又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報應之身有來有去,如釋迦的八相成道:

降兜率、托胎、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說法、涅槃,都是化現。而在如來法身上,則無來去生滅。又曰: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都是說明了如來要離相,要透過相去認識,不可以住著於身相。 明白瞭如來色身非真身已,進一步認識法身不是離開色身,即不可以如來色聲為如來;但也不可離開色身,另外去尋求如來。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就已經告訴我們了,如來真身是遍一切處的,只是我們是否具有認識的智慧。蘇東坡的悟道詩: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禪者曰: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盡是法身。《肇論》曰:

聖遠乎哉,體之即神,道遠乎哉,觸事即真。(15)《維摩詰經》曰:『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16)都是體現這個道理。一切都是般若,一切都是法身,一切都是實相。我們凡夫之所以不能認識,是因為執相,是因為沒有能夠認識的智慧。

我們倘若不執相,不被世間的塵勞幻相所迷惑,遠離虛妄分別,不起愛惡取捨,以平常心去對待一切,那麼,我們就能與三世諸佛在一起。 有關「」的其他文章

2樓:青竹遺風

《金剛經》裡佛說的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諸相非相,即是見諸法空相,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見到這個諸法空相,即是見佛。

3樓:美人計

釋迦牟尼的法身佛是盧舍那佛,報身佛是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是化身佛,釋迦牟尼看到古佛報身莊嚴,加緊用功早七劫成佛,母音老人佛法修正心要有說,大菩薩能看見,小菩薩看不見。

這說明見如來,指的是見如來的報身佛。只有成就大菩薩才能見到如來的光明報身。

金剛經,人身長大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指的是法身。法身無形無相,無大無小,說明法身是隨類各應顯現不可執取的。只有成就法身的大菩薩才能見到如來光明報身。

龍樹菩薩到龍宮見文殊菩薩,智者大師見法華會,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到兜率天宮見彌勒菩薩,指的都應該是大放光明的如來報身。

一般人見如來,估計只能等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蓮花生大士中陰救度法,母音老人說,比如,頭七第一天是毗盧遮那佛放強烈的大藍光,這時候能見到,只要和本性強光合上去,就能出離輪迴成就佛果。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是什麼意思???

4樓:酷酷的我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的意思就是說:不要把應身當作法身,換句話說,不要以為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就是見到法身了。

如來,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十二相,這是一個應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應身也就是化身。

這個化身三十二相將來是會變滅的,不是永遠的。佛的法身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

5樓:以何為心

金剛經中已經有了最好的解釋: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因為轉輪聖王也是具足32相,所以說不可以32相見如來。

【應身】

佛三身之一,即應他之機緣而化現的佛身。

【法身】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三十二相】

系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稱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

與八十種好(微細隱密者)合稱『相好』。

【三十二相】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輻輪,三手指纖長,四手足柔軟,五手足縵網,六足跟圓滿,七足趺高好,八癇如鹿王,九手長過膝,十馬陰藏,十一身縱廣,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細滑,十七七處平滿,十八兩腋滿,十九身如師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圓滿,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三齒白齊密,二十四四牙白淨,二十五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梵音清遠,二十九眼色紺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三十二頂成肉髻。

我試著通俗解釋一下:

應身,也就是化身,好比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每一個獲救的人見到的不一定都是一個形狀的觀世音,有時候是一位老頭,有時候是一位婦女,有時候是夢中的鬼王相等等,眾生以什麼因緣得度,觀世音就化現什麼身體來接觸他(她),這個就屬於化身,也叫應身,佛陀同樣如此。

法身,就是不生不滅的常樂我淨之狀態,這種狀態沒有煩惱,沒有生滅,沒有增減,沒有掛礙的解脫,為了方便解釋,就起名為法身。

32相,就是福德圓滿和智慧圓滿之相,也就是這個人因為過去的修行所積累的福德很多,表現在外表上就是不同常人的外貌,佛陀為福德圓滿者,所以有32不同於常人的有福之相。但是這個32相不只是佛陀有,轉輪聖王也是,所以不能按照這個相貌來辨別是不是如來,也不能以為看到了這個32相就認為自己見到了如來。

不知道這樣解釋,能否接受?

因為如來為福德圓滿者,所以他有著不同於常人的三十二種相貌;他可能會因為願力而以三十二種相貌中的某一種出現在一個人面前,但是假如一個人見到了全部的這三十二種相貌的人,也不能證明他見到了如來,因為轉輪聖王也有這三十二相。

隨喜樓主理解,諸佛菩薩慈悲願力不可思議,化現也不可思議,一切皆為度化方便。

僅供參考,阿彌陀佛

6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如來,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十二相,這是一個應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應身也就是化身。這個化身三十二相將來是會變滅的,不是永遠的。

佛的法身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的意思就是說:不要把應身當作法身,換句話說,不要以為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就是見到法身了。

7樓:真黑暗**師

因為執著於三十二相,就等於著相了,金剛經已經說的很透切,三十二相不是三十二相,只是名為三十二相,那麼三十二相到底是什麼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就拿手長過膝來講,到底是多長呢?是到小腿,還是到腳尖?

一百座寺廟肯定有一百種如來佛像。不過有兩句話倒是解釋的很明白了: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其實一切佛法都是在讓你找回自己的真如本性,到了那個時候,自然就會見到如來

8樓:匿名使用者

如來者有相而不著相,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實為著相,終不得如來。如來者眾生以為有所得,如來不以為有所得。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9樓:彌陀村長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十二相,這是應身的三十二相而不是法身的三十二相。這個化身三十二相將來是會變滅的,不是永遠的;佛的法身呢,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的意思就是說:不要把應身當作法身,換句話說,不要以為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就是見到法身了。

阿彌陀佛!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何理解?

10樓:家軒

《金剛經》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得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翻譯:這時,須菩提對佛祖說:「世尊,應當以什麼名字來稱呼這部**?我們這些人應該知道如何供奉和修持這部**呢?」

佛對須菩提說:「這部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你們也就以這一名稱來供奉和修持這部經。」

「為什麼呢?」

「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波羅密,從實質上講,也不是般若波羅密,只是個名稱而已,須菩提,你想想,我講過什麼固定的佛法沒有?」

須菩提對佛祖說:「世尊,您沒有講過什麼固定的佛法。」

「須菩提,你再想想,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塵,從數字上講多不多?」

須菩提回答:「特別多,世尊。」

「須菩提,這纛微塵,我認為不是微塵,只是個名稱而已。我說世界,實際上也沒有什麼世界,也只是個名稱。須菩提,你再說說,能不能憑佛的三十二種身材認識佛的本性嗎?」

「不能,世尊,不能憑三十二種身相認識佛性。」

「為什麼呢?」

「因為佛的三十二種身材,其實質也不是什麼身相,只是三十二種名稱罷了。」

「須菩提,如果有善良男子或者女子,用恆河的沙子數量一樣多來佈施,他們所德的福德雖然多,但是如果有人能夠理解《金剛經》,並且四句偈等方式來向他人講解,這些人所得福德將會更多。」

註釋:1、《金剛般若波羅密》:是《金剛經》的全稱。

金剛就是堅固、永恆的意思;般若就是智慧;波羅密就是到達彼岸。因此,《金剛般若波羅密》是一部可憑堅固、永恆的智慧而得以超脫的經典。

2、三十二相:根據佛教故事,佛祖釋迦牟尼有三十二種身相,但不是法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什麼意思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結經者安佛告須菩提,示下文道理重要。此句即是印許,以下更推廣言之。方才一問一答,只說身相。實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汝說不可甚是,蓋性本非相也。此妄字是廣義,虛妄猶言虛假,既知是虛假,應迴光返照,不可向外馳求於相,從速歸性。性本真實,豈能以虛假見真實耶。知此則凡夫之病可...

「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這句話什麼意思

說的是啊,你的意識裡,已經沒有我或者他人的區別,都一樣。錢是我的,還是他的,都一樣,沒區別 老婆是我的,是他的,都一樣,沒區別。想通了,你睜開眼,看大千世界爾虞我詐,糾纏不清,看滾滾紅塵,自然就是自在得意,無所謂。第二句說的是啊,在你的意識裡,有 與 無 都一樣。現在存在的,必然會消亡 現在美麗的,...

見娘愁這句話得含義是什麼

見娘愁 是我們老家的俗語,就是說寶貝在其他看護人的帶領下會比較乖 利索,吃 睡 玩都很獨立,不哭不吵鬧 而一旦媽媽出現了,就顯得很嬌氣.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文學?論學習文學對設計專業的影響 學習文學不僅只是學習語言,它更是一種文化,能夠引導我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全面學習知識的基礎。所以,我認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