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如何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2021-09-11 18:09:11 字數 5135 閱讀 9438

1樓:冬夏

上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走出家門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幼兒園也是絕大多數孩子開始的第一次集體生活,對於年僅幾歲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最讓家長擔心的問題就是和其他小朋友的關係。

想要孩子處理好和其他小朋友的關係,家長需要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

1、在孩子入園前半年甚至更早,家長就可以帶孩子適當出入一些人多的場所,也就是說在孩子兩歲半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帶著孩子多出門走走,一來可以鍛鍊孩子膽量,二來也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

2、參加一些親子活動,讓孩子多和同齡的孩子接觸,事先習慣習慣。

3、決定上幼兒園之前,可以帶著孩子去各個目標幼兒園考察考察,讓孩子熟悉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同時也讓老師、同學和孩子互相之間有一定的熟悉,看看孩子和老師、同學、幼兒園有沒有緣分。這點其實非常重要,相比家長覺得適合的幼兒園,孩子和老師、同學間的緣分明顯更加重要,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這幾年的集體生活是否過得愉快。

通過上述的準備之後,大多數孩子都能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幼兒園,這就大大降低了孩子入園後出現「水土不服」的風險。

但即便如此,入園後的一些規矩禮節家長還是要教給孩子的,這樣才能讓孩子和同學們相處得更愉快。

1、讓孩子養成記錄生活的習慣,這裡所謂的記錄並不是動筆,而是孩子放學回家後,和家長說一說一天的生活,這樣會有助於家長時刻掌握孩子的動態。

2、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如果孩子回家和家長說,今天和某某某吵架了或者發生了衝突,家長第一時間一定不要直接袒護孩子,首先,先安慰孩子,然後詢問孩子受沒受傷,之後在孩子平靜之後,可以簡單的你問一問事情的起因經過,之後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如果情況嚴重第二天可以親自和老師面談。

這期間一定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並且儘量在孩子面前淡化對事件的看法,更不要因為愛護孩子表現過於憤怒,過於袒護孩子。要知道,幼兒園裡即便看起來的結果再嚴重的爭執,其根本原因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家長對此在孩子面前反應過於巨大,很容易給孩子營造不好的心裡氛圍。

3、家長還要教會孩子如何第一時間應對發生的肢體衝突,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孩子被別人動手打了,第一反應應該是大聲喝止,如果喝止無效,同學繼續動手,那麼孩子是可以還擊的,同時第一時間向老師尋求幫助。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讓爸爸帶帶孩子,這樣有助於養成孩子堅韌的性格,同時也充滿勇氣。即便發生衝突,至少孩子不會吃虧。

4、除了預防其他孩子的挑釁,家長更要做好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讓孩子不可欺負其他同學,也不能隨便動其他同學的東西。

5、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以趁孩子生日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以孩子的名義和同學們分享一些零食或者小禮物,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搞好同學間的關係,也能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力。

總之,除了一些小細節之外,想讓孩子和同學見關係融洽說到底還是要家長和家長之間、家長和老師之間搞好關係,這樣才能徹底保證孩子與同學間的關係融洽和諧。

2樓:一網情深的阿慧

(1)對於有攻擊性行為而遭到同伴拒絕的兒童,教師需要教他們如何用及的方式解決衝突,小組討論、木偶表演,角色扮演等活動和閱讀等一些相關的兒童讀物,都有利於減少兒童的攻擊性行為。

(2)對於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兒童,可以引導他們與更小的兒童提前活動,從而增強其交往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2.教會兒童遊戲,提高兒童的參與度

(1)提供遊戲的主題和一些需要的材料;

(2)用多種方式鼓勵而兒童參與到遊戲中去;

(3)主動參與兒童的遊戲,並擔任一個角色;

(4)針對目標,略作示範。

3.教會兒童接納,融洽兒童的同伴關係

(1)要使他們瞭解受歡迎幼兒的性格特點及自身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

(2)教師要引導其他幼兒發現這些幼兒的長處,及時鼓勵和表揚,提高這些幼兒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3)要使得同伴之間互相接納成為而兒童的一種日常的交往行為,關注對幼兒交往策略的指導。

4.教會兒童表達,培養兒童的積極情感

教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應當注意引導幼兒,例如說話有禮貌,互幫互助等。對於這些行為,教師不但教給兒童,更重要的是教師自己要親身示範,以示範榜樣。

3樓:幸福樹家庭教育

孩子在嬰兒期就會有社交的願望,2歲以後與小夥伴一起玩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即便孩子可能會害羞、抗拒不知所措,但交友的渴望和需求是非常敏感的。

而幼兒園,正是孩子的第一個社交場所,萌發並且延伸友誼的第一個環境。那麼,在這個家長無法深觸的環境裡,如何幫助孩子交到朋友呢?有幾個方面,給各位家長一些建議。

先做好自己

首先,交朋友的第一原則,一定是「做好自己」。

孩子會因為期待和小朋友相聚,一起玩,而真正渴望去幼兒園,也會因為和小朋友合不來,沒有交到自己的朋友而不願意去幼兒園。家長不妨多和幼兒園老師,和孩子溝通,瞭解背後的原因。如果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問題,那麼就先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問題。

家長要儘量在孩子上幼兒園前教會孩子自主如廁,自己吃飯等生活技能,避免孩子因為「尿褲子」這種事被小朋友嘲笑,而產生自卑,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心理。另外,家長要教會孩子合理分享,使用禮貌用語等,一個懂禮貌,懂分享的孩子,自然會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喜愛。

製造幼兒園以外的社交機會

在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家長很難觀察和干預,那麼不妨幫孩子製造一些幼兒園外的社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週末聚會」。

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溝通,或者向幼兒園老師瞭解,孩子和哪些小朋友的互動最多,在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邀請這些小朋友的家長週末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出去玩,做一些園外的戶外小集體活動。因為有爸爸媽媽在場,孩子在與小朋友的相處會更容易放得開,家長可以藉此機會觀察孩子們在相處中的行為、性格和喜好,鼓勵孩子積極社交,在孩子遇到社交困難的時候給予指點、幫助。

經過幾次家庭單位的週末聚會後,家長也能夠觀察到自己的孩子和哪個小朋友更合得來,不妨再進行一些一對一的聚會。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裡玩兒,幫助孩子促進一份更深層、更特殊的友情。

教會孩子一些社交技巧

即便沒有家長在園外的干預,孩子在幼兒園一樣可以自然而然地產生友誼。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幫助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更容易破冰。

主動接近、引起對話、邀請、分享、安慰、幫助、讚揚等,都是社交中非常有效的「破冰技巧」,可以幫助孩子主動去交到朋友,營造自己的小社交圈子。孩子可能從其中任何一種嘗試中,便開啟了一份友誼。

如何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4樓:xhj北極星以北

從教師的角度、父母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環境兩個方面,對兒童的同伴交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從教師的角度:

(一)給兒童營造一種寬鬆的環境和氣氛,併為他們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經驗

例如,在幼兒園中營造溫暖和諧的環境;對兒童實行民主的管理方式;能夠寬容兒童的一些小的錯誤;對兒童的呵護能發自心底的關愛等。有研究表明,如果兒童經常遭到同伴拒絕,一些兒童就會感到焦慮和沮喪,甚至表現出害羞、疑慮、哭鬧、肌肉緊張、活動性下降、抗拒遠離教師等各種情緒症狀。4如果老師能夠在此時給他營造一種溫暖的、支援性的環境和氛圍,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轉化這些不良情緒。

另外,對於同伴關係不良的兒童,老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幫助他們創造交往的機會。例如,經常引導他們參加互動性的、需要交往技能的集體活動;帶他們參加社群的活動小組和班級中其他兒童的生日晚會,鼓勵他們表演節目。

當缺乏社交技能的兒童偶爾主動地和別人交往時,老師就用摟抱、撫摸、微笑或獎勵等積極方式來肯定這種行為,久而久之,他就鞏固了這種行為。鼓勵兒童多觀察**或同伴的社會行為,有效模仿他人動作、言語,從而學到一些社會化的行為。當這種社會化行為受到肯定時,就會繼續擴大到其它領域。

這種方法能夠感染並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創設情境,培養兒童對社會交往的認知

為兒童創設一個虛擬的或現實的交往情境,讓兒童在虛擬的或現實的情境中去思考如何解決活動中的社會交往問題。例如,可以通過講故事、分角色扮演等遊戲活動,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學得與同伴的化交往。在遊戲中要告訴兒童哪些行為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

例如,可以通過模擬表演,使他們在模擬的社會交往情景中,認識在人際交往中雙方的優點和缺點,並理解心理換位的重要性。

幫助缺乏社會交往技能的兒童創設一種交往情境。在預先設定的情境中,讓缺乏社會交往技能的兒童扮演某一角色,使他們理解角色的理想模型,瞭解社會對角色的期望,認識自己應盡的角色義務。從而最終達到幫助他們改善同伴關係的目的。

以上都是基於兒童初入園後,教師對改善兒童同伴關係的作用。教師應該有這樣的觀念:在幼兒園,沒有不能交往、不會交往、不善交往和「不受歡迎」的兒童。

二、從父母的教養方式及家庭環境的角度

(一)父母的教養方式

為兒童營造一種寬鬆的環境和氛圍,為兒童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經驗,為兒童創設社會交往的情境,這些途徑除教師可採用外,父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可以採取以上的措施。但是父母的教養方式,教師是無法取代的。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交往物件,也是他們習得社會規則的重要**。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觀念,是影響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因素,並直接影響著兒童的同伴交往行為。

張曉等研究認為, 1早期親密的母子關係在兒童情緒和行為適應問題上發揮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傳統上,親子關係,尤其是母子關係一直被認為是兒童同伴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事實上,許多研究也確實證實了,母親是兒童社會性行為和社會交往(包括同伴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母親與兒童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兒童以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形成。

然而我們卻不能忽略父親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父親與兒童的交往,在幼兒的心理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常與父親接觸的孩子,會顯示出勇敢、堅毅、意志堅強等特徵,有更強的生命激情,這些個人特質,都將影響孩子後期的同伴交往質量及同伴交往關係。

(二)家庭環境

作為兒童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基地—家庭,是影響兒童成長最直接、最具體的微觀環境。11在家庭環境對兒童的同伴交往有著重要影響,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成員之間的友愛都有利於兒童的積極模仿,有助於兒童社會交往的發展,有助於兒童建立同伴交往關係的發展。邱海棠等人研究認為,家庭親密度高、情感表達好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容易得到老師的喜愛和表揚,也容易被同伴所接納。

12因此要從父母做起,改善兒童的家庭環境,促進兒童更好的適應社會化發展。

三、 總結

同伴關係是人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兒童的社會化中,這種同伴關係起著**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關係有利於兒童的認知及人格的健康發展。同伴交往是滿足社會需要、獲得社會支援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因而同伴交往就愈發重要。

教會兒童同伴交往的技能,不僅可以幫助兒童更好的融入集體當中,還可以提高兒童同伴交往的技能。為了更好的幫助初入園的幼兒適應新的生活及新的環境,教師和父母都要為其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際關係是在人們的交往中產生的。交往伊始,誰不想給對方留下一份美好的印象呢?同樣,誰不想與留下好印象的人繼續往來,以此作為深入交往的基礎?我們在與別人發生最初交往時,應該怎樣表現才能使自己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要注意儀表美。人的儀表,包括相貌 穿著 儀態 風度等,都是影...

論述教師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簡答 論述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簡言之,就是正確處理好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協調好教師與學生的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那麼,我們應以怎樣的途徑與方法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呢?第一,要 塑造 好教師形象。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如何與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有直接關係的。如果教師總是擺出一副 師者 的架子,...

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育學教師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師生之間的關係決定著學校的面貌。新型的師生關係就是要體現著尊重 民主 平等 發展 和諧的關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既是新課程實施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親其師則信其道 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要贏得學生的信任與熱愛,首要任務就是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