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姜維的最好評論,對姜維的評價

2022-01-30 08:25:15 字數 3307 閱讀 2762

1樓:喬木查

一.郤正(三國蜀漢時人,後隨劉禪降魏晉)

姜維身負重任,位居百官之上,可是家宅簡陋,除俸祿外,未置餘財,只有正妻,未曾納妾.平常日子沒什麼娛樂,衣服車馬也僅保障使用,飲食也十分節制,既不奢侈也不寒酸.**發放的生活費隨到隨用.

他之所以這樣,並不是為了諷勸貪腐,刻意抑制自己,而是出自自己內心,認為這樣就夠了.但世俗的議論經常只讚美成功之士,詆譭失敗的人,諂媚高位而嘲笑低階.姜維死無葬身之地甚至全族被屠,因此而對他評價惡劣,和《春秋》的褒貶理念背道而馳.

像他這樣好學不怠,清廉樸素,實屬一代表率

二.孫盛(兩晉時期人,對三國時的史評似乎挺多的)

郤正對姜維的評價真是奇怪!雖然士大夫的行業各異也各有標準,但「忠孝節義」確實為人的基本啊.姜維本是曹魏的人,然而投奔蜀漢,背叛君主,貪圖利益,不可謂「忠」.

拋棄父母苟且偷生,不可謂「孝」.反過來攻打祖國,不可謂「義」.戰敗仍不求死,不可謂「節」.

在他主政之時,恩德未立,卻把疲睏的人民推上戰場以求表現自己.身負抵抗外敵侵略的重任卻招惹到敵人進攻,而且還守禦不住.所以包括智勇在內,姜維六種美德都沒有.

事實上,他只不過是曹魏的逃犯,蜀漢的昏庸宰相,郤正竟然把他奉為表率,糊塗!即使姜維喜歡讀書,也頂多屬於微不足道的自愛,這跟強盜分贓時公平,程鄭(大概是《史記貨殖傳》中的那個富商)能走**階迎接訪客,有什麼區別?

之前我曾跟隨安西將軍桓溫討伐成漢,那裡的鄉里說(那時是347年左右,不知所說是否準確)姜維在投降後祕密上書劉禪,表明假意投靠鍾會圖謀復興.可惜事情敗露,蜀地人民為之嘆息.我卻認為古人所說「不應受困而困必然受辱,不應占有而佔必有危難.

既受羞辱又受危難,死亡必將來臨」正是形容他的.鄧艾進入江油時部隊很少,姜維進又不能在綿竹決戰,退又不能率領五名將領(不知道哪五名)保護劉禪,卻為了日後的計劃遊走在順逆之間,利用難以出現的機會.以衰微的國力屢犯三秦.

明明國家已經滅亡還妄圖依靠天降神運,豈不是愚不可及嗎?

三.陳壽(三國蜀漢時人)

《老子》有道:治理大國,如同烹炒小菜.何況蜀漢不過一塊彈丸之地,豈能承受(姜維)不斷擾動?

四.何焯(清朝人,以校訂《三國志》及《漢書》而著名)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宮廷,**,司法,軍事同樣重要,不可或缺.姜維被孤立,劉禪卻昏庸,根基早已動搖.而且政治和司法狀態也不同往日,不會再出現諸葛亮「民忘其敗」的情景了.

再者上邽之役的損失比街亭還要慘重.所以姜維只看到前人從失利中恢復迅速,卻不知道現在沒有那時費諱協助諸葛般的助手,永遠不可能再有作為了.作為有志之士,亦深感悲痛.

五.幹寶(兩晉時期人,文學家)

身為蜀漢的宰相,國家滅亡,主子受辱,卻不求死,最後終於鍾會之亂,可惜.其實我覺得並不死選擇死亡有多麼艱難,而是難於怎樣死.古代烈士,在最危險時接受命令時,放下符節,回頭就走,有時並不是貪生怕死,而是怕死不其所.

2樓:伴她翱翔一世

愚忠 僅此而已 文武全才缺少有魄力 不然怎麼會被鄧艾奇襲成都而亡國

對姜維的評價

對姜維的評價

3樓:匿名使用者

姜維是投誠到蜀國的,應為諸葛亮的重任而平步青雲,但姜維文韜武略沒問題,樣樣精通。但他卻由於心急而冒然的進攻魏國,這也是繼承了諸葛亮的意志,但其本人作經驗不足,古人講究人和,姜維貿然進攻,不考慮後方的問題,打仗還是要靠後發的嘛。後來姜維官至大將軍,憑他的資歷能執掌兵權,朝中將領都有不滿情緒,造成調兵遣將很不順暢。

這還不算,劉禪為平衡武將權力,又封了王平、胡濟等多人為鎮北、徵西大將軍,這使得將領間多了互不聽從、配合不協調的弊病。有一次姜維和胡濟約好會師,可胡濟根本不聽噹噹兒,致使姜維大敗。而其他的大將軍不是從戰略上反對姜維,就是想奪他的權,有時連一個小校尉都敢取笑他,想必此時的姜維最能感受孤立的意思。

姜維也是一英雄,但他並沒有完全繼承諸葛亮的意志。而且沒有團結好同朝的**。從而導致了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4樓:紫金冠化龍

對於姜維其他方面的評價我想起他朋友都已經說得夠詳細了,我也不願再多重複,我只說一個問題,就是姜維北伐,好多人都說蜀國本來就弱,弱國打強國就是不現實的,因此說姜維對於蜀漢子民來說是一種災難,我覺得不對,首先姜維是一個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人,封建王朝哪一個不是玩政治的人用各種手段領著一群無辜的百姓打來打去?姜維這麼做是蜀國的政治綱領,他必須執行,那就必須堅持先主之志,丞相之託,北伐。他北伐的結果與過程也是當時來說最好的了,沒有人比他做得更好,為什麼,因為就好比你玩戰略類遊戲,你只有十個兵,一個城,而對手有5個城100個兵,你是願意一直守在你這裡面發展呢還是主動出擊呢?

你要是守在家裡發展,那麼你一年能增加5個兵,而對手就增加了50個兵,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弱的更弱,強的更強,越往後勝算越少,於是他只能打,以弱打強也要打,打了才有機會破城招降對方的士兵,不打只會滅亡,因此,歷史上的姜維也明白這一點,他的北伐雖然最終失敗了但無疑是正確的做法。

陳壽對姜維的評價是正確的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其一:陳壽在蜀漢降晉後,在晉任官。然而姜維是一個至死都不投降晉國甚至策反鍾會的蜀將。 站在晉國當局的視角下,姜維就是叛賊,其評價能高嗎?

原因其二:姜維是譙周的政敵,而陳壽是譙周的學生、朋友!從私人情感上講陳壽不會偏向姜維

姜維何等人物!在三國後期,魏蜀實力差距滾雪球式的增大,然而姜維任然能兩次大勝魏國(斬數萬人之勝),這個戰績甚至不亞於諸葛亮的北伐。他真有陳壽說的那麼不堪嗎?

(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

6樓:匿名使用者

還是比較客觀的,現在多數人對姜維的認識,主要來自三國演義,但是**人物是藝術形象,與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歷代以來姜維在歷史上的負面評價還是較多的,姜維身上的問題或者說性格缺陷也是蠻突出的,並沒有**裡刻畫的那麼完美。比如他的背母不歸,好立功名,外寬內忌,明斷不周等等。

陳壽說諸葛瞻不好,有人就說參雜了個人感情,說姜維不好,又被說參雜了個人感情,要我說這種類似的言論,才是真參雜了個人感情。陳壽的父親因諸葛亮的懲罰被受刑罷官,但是陳壽並沒有在三國志裡批評過諸葛亮,反而給了諸葛亮極高的歷史評價,諸葛亮被單獨列傳,記載的篇幅字數也很多,如果陳壽是個假公濟私參雜個人感情,篡改史實的不良史官,那麼三國志根本就沒有參考價值了,會直接跌入野史穢史的小眾化歷史文獻之列,而無法成為二十四史之一。

姜維對於蜀漢的歷史上有何功過?

7樓:匿名使用者

他是一個英勇的將軍,也維護了蜀的10幾年安全

8樓:匿名使用者

他根本不是鄧艾 的對手。

對姜維的評價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姜維的一生

古人如何評論「酒?」求古人對酒的讚美詩句 越多越好

古人的酒指的是蒸餾酒,度數比較低,還稍微帶一點點甜,他們釀酒的過程是先製作酒麴,然後將準備發酵的糧食蒸熟,再按照比例加入糖化曲,等到糧食完全糖化後再加入酒麴,經過密封以後等待發酵,發酵完成以後進行蒸餾的步驟,利用微生物發酵,產生一定的酒精,古人釀酒是自然發酵而非蒸餾。即是發酵便不純淨,所以有些稱濁酒...

關於古人對長輩的尊稱,關於古人對長輩的尊稱 5個

稱人自稱 稱對方親戚 稱己方親戚 祖姑丈 祖姑母 內侄孫 侄孫 令祖姑丈 家祖姑丈舅祖父 舅祖母 彌甥令舅祖父 令舅祖母 家舅祖父 家舅祖母外祖父 母 外孫 孫女 令外祖父 母 家外祖父 母姑丈 母 內侄 侄女 令姑丈 母 家姑丈 母舅父 母 甥 甥女 令母舅 舅母 家母舅 舅母姨丈 母 姨甥 甥女...

對陶淵明的評價,古人對陶淵明的評價

陶淵明 365 427 東晉詩人。字元亮,曾更名潛,潯陽柴桑 今江西九江西南 人。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田園詩人。他幼年失去父親,家道中落。由於社會動盪,早年一直沒有出仕,後為貧窮所迫,陸續做過州祭酒 參軍 縣令等一些小官。為官期間,爾虞我詐的官場使他認識到社會現實的黑暗,終於從彭澤令任上棄官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