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2022-02-03 15:18:06 字數 5761 閱讀 6883

1樓:樂家網建材**

木牛流馬,這在三國志及一些相關的史書中都有記載,說是諸葛亮發明出來輸送糧草用的,拍了會走,拉了會停,越高山如平地。

2樓:銀波映月丶

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到底是一種什麼玩意

3樓:白土知道

都知道「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發明的,它們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名字雖然有些怪異,但不是傳說,史書有明確記載。

據《三國志》,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兵出祁山就用木牛運送糧食,《諸葛亮集》中還載有木牛流馬的製作方法,即《作木牛流馬法》。

根據《作木牛流馬法》提供的資訊,木牛大概是這樣的:腹部是方形的,頭部是彎曲的,每天行程較短,「宜可大用,不可小使」。單獨行駛,每天能走數十里,結隊行駛,每天能走二十里。

每一木牛能載一個人吃一年的糧食,每天走二十里,推木牛那個人不會覺得疲勞。

(「木牛」是怎樣一個形態,至今尚未有定論,後來只是根據各種資料想象而製作)

《作木牛流馬法》中對流馬的樣子沒有太多描繪,卻記載了它各種部件的尺寸,而且十分精確。根據推測,其形制小於木牛,盛糧食的工具是兩個可拆卸的「方囊」,每個木箱可以盛米二斛三鬥。《三國志》中記載涉及木牛流馬的地方有六處,都說它們是一種運輸糧食的工具。

根據《作木牛流馬法》可以推斷出木牛和流馬的載重量。木牛的裁重量是一個士兵一年的糧食,據《居延漢簡釋文》,漢代每人每月的平均口糧是大石一石八斗,一年即二十一石六鬥,一石是一斛,約合如今三十市斤,漢代一人一年的平均口糧大約是六百五十斤左右,木牛的這個載重量,無論是肩挑還是背扛,一個人都無法負重,甚至是用牛馬駝運也沒有辦法承受這麼大的重量。

與木牛相比,流馬的載重量就小得多,一次可以載糧食四斛六鬥,按照上面的計算方法,約合如今一百四十斤,是木牛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它更為精巧,行動速度也更快。

這樣就大致有印象了,木牛和流馬都是由人力驅動來運送糧食的工具,木牛比流馬大得多,承載的重量也重得多,但是執行的速度慢,適合運送大批物資,運送少量的東西不夠划算,可以用流馬。

儘管《作木牛流馬法》詳細介紹了木牛的形狀和流馬各種部件的尺寸,但由於全部是文字描述,沒有圖樣,所以無法據此復原。歷代以至現在,有不少人聲稱按照諸葛亮留下來的文獻造出了木牛和流馬,但無一例外都加進了大量個人的理解和改造,所以造出來的東西五花八門。

有人提出,《作木牛流馬法》之所以沒有圖樣,其實為的是保密,目的就是讓大家看著不難但卻造不出來。

在後世的研究中,宋人陳師道的見解影響最大,他在《後山叢談》中首次提出木牛流馬是蜀地的一種小推車,這種車子可以載八石重的東西,前部的形狀如牛頭,還有一種大車,要四個人來推,可以承載十石重的東西,陳師道認為這就是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

獨輪車是宋代以後的叫法,在漢代稱為鹿車或轆車,在諸葛亮之前這種車子已經存在且廣泛使用了,《三國志》、《後漢書》、《華陽國志》、《晉書》等史書裡多次出現它,說木牛流馬只是獨輪車,似乎有點兒簡單,至少夠不上諸葛亮專門搞出來的一項發明。

根據近代以來學者的大量研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木牛流馬是一種人力推動的四輪車,木牛體量較大,流馬算是它的簡裝版,之所以有了木牛後再推出流馬,是因為有些地方道路不好,木牛執行不方便,於是進行了簡化。

既然是一種車子,為什麼起了個木牛流馬的名字呢?現在流行的網路詞彙裡把「有沒有」稱為「有木有」,推測一下,古人會不會也這麼用過,「木牛」即「沒牛」,也就是不用牛也能拉著跑。

可觀您先別笑,這不是臆想,查了一下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版的《中國古代農業機械發明史》,裡面就持這樣的觀點。

「流馬」呢?按照同樣的思路推測,可能得名於它特有的方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類似於今天的集裝箱,算是微型集裝箱,屬於模組化的設計思路,它們尺寸大小都一樣,可以拆卸,路好時推著走,推不動了拆下來挑著走,到前面找一個空車,把方囊安上就可以走。由於方囊連著方囊,像是流動的馬,所以叫流馬。

所以,現在想復原木牛流馬的人,千萬不要被牛和馬的外形所迷惑,非要做出像牛像馬的東西,它們其實是就是大小不同的四輪人力推車。

製作大批量的木牛流馬也是一項浩大工程,唐人杜佑在《通典》中記載,諸葛亮「集督運廖立、杜睿、胡忠等景谷縣西南二十五里白馬山,推已意作森牛流馬」。

《元和郡縣誌》在講景谷縣時也有這個說法,只是它記載的不是白馬山,而是木馬山,山的名字即因為製造木牛流馬而得來。

除了這個說法,宋代有一本叫《事物紀原》的書,認為蜀漢時江州一帶民間流行用江州車子,就是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之所以叫江州車子,因為木牛流馬是諸葛亮在江州製造的。

其實,諸葛亮最早使用木牛是在第四次北伐時,後來出褒斜道用兵又使用了流馬,按照這個時間去推測,大批量製造木牛流馬的地點,應該在漢中一帶,因為這裡不缺木材,造好後可以馬上投入使用,減少了木牛流馬本身的運輸成本。

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東西?

4樓:歷史便當

在歷史上諸葛亮真的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天才。他的八卦陣讓現在的人也是雲裡霧裡,他發明的「木牛流馬」很像一個牛馬的模型,似乎是一種人力推動的小推車。

在諸葛亮記載的木牛流馬具體制作方法《作木牛流馬法》中,諸葛亮已經具體的記錄了各個零件的大小和尺寸,但是上面沒有圖只有文字記載,所以現在的人們也沒有辦法準確的復原出來。即是說,後來有人製作出來了,也是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猜測。

還有一種猜測是,當時諸葛亮沒有做出來「木牛流馬」是因為想要保密而已,不想讓別人模仿做出來。畢竟當時出於戰國時期,而且「木牛流馬」作為軍事**,自然不能讓別人學來。宋朝有一個人叫陳師道,他的看法和別人就很不一樣。

他認為,「木牛流馬」並不是什麼軍事**,而是一種蜀漢地區的小推車。因為他的外形如馬似牛,所以它能夠承載很重的貨物,想要使用它需要有四個人同時來推,然而「木牛」實在是太大,所以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就有了「流馬」的出現,然而這種推車早就已經在史籍中記載過,不過大家也覺得,如果「木牛流馬」僅僅是一種小推車的話,好像也配不上諸葛亮這強大的智商啊。

不過近代的學者也都覺得陳師道的看法非常有道理,也覺得「木牛流馬」是一種四人的小推車。其他的推測都和陳師道的看法差不多,但是「流馬」確實是因為「木牛」不方便才應運而生 的。或許它也只是一個名字,也不一定是那種如牛似馬的東西。

5樓:

運輸工具

要說整個三國歷史上,比較知名的發明,應該就是諸葛亮發明的小玩意,木牛流馬了吧,因為這個在現代都還是一個感覺非常奇特的小玩意,在三國那樣科技不發達的時期,為什麼諸葛亮可以發明這麼好的東西,並且還成功了,這一直都是困惑大家的一個點,因為木牛流馬的出現,也讓當時的幾個國家垂涎不已。

木牛流馬最大的作用就是拿來運輸糧食,為什麼諸葛亮要發明這個小玩意,還不是因為當時的迫切需求,要知道只有產生了需求,才有可能有慾望去發明創造,而諸葛亮正是看到了蜀國當時的地形和日常的糧食運輸方式,產生的製作木牛流馬的念頭,因為蜀國山路崎嶇,每次運送糧草都是依靠人力或者牛馬運輸。

但是山路崎嶇,很多的時候,全是靠人力來運輸,因為有些地方牛馬也上不去,一直靠人力運輸,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產生了很多人力的浪費,把很多士兵當成拉糧草的伙伕,自然是人力的不均與分配,所以諸葛亮才產生了製作木牛流馬的念頭,代替人工運輸,節省人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效率。

除了節省人力成本,而且還把效率最大化,要知道,木牛流馬是不會累的,而且也不需要吃喝,古代打戰經常流傳這樣的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糧食運輸量多,全靠人力和牛馬速度太慢,而24小時不休息的木牛流馬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6樓:活在瓜裡的籽

和今天所說的集裝箱很像,可以說是微型的集裝箱,設計思路都屬於模組化的,它們有一樣的尺寸大小,道路通暢是可以推著走,如果推不動了,也可以拆卸下來,挑著走,遇到空車就可以把方囊放到上面,繼續走。

7樓:丸子閒談文化

據研究,現在許多人比較肯定的,是認為它是一個靠人力才可推動的四輪車,並且是先有了木馬,後才有了流馬,因為有些道路不順暢,木馬體量大,執行不太方便,於是後來就簡化成了流馬。

8樓:匿名使用者

據歷史記載,這個「木牛流馬」很像現在四輪車的原型,但在那時主要靠人力來拉動。

9樓:驚鴻

它是一個靠人力才可推動的四輪車,並且是先有了木馬,後才有了流馬,因為有些道路不順暢,木馬體量大,執行不太方便,於是後來就簡化成了流馬。

10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歷史的記載,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應該是一種效率相當高的手推車,能夠很大程度節省力氣。

11樓:魚界

他發明的「木牛流馬」很像一個牛馬的模型,似乎是一種人力推動的小推車,還有人認為是是認為它是一個靠人力才可推動的四輪車。

12樓:小林是吧

很多人以為這個東西不存在的,但是在《三國志》中也有描寫,按照後來的描述,有可能是諸葛亮對當時的手推車做了一定的改動,讓它們裝載量變大而且操作更方便。

13樓:luu陽光的

這應該只是一個小推車,只是形狀相當有趣,而且推起來相當省力,不過它的具體制作方法已經失傳了。

14樓:遇見老蟲

「木牛流馬」實際上就是手推車,只是在造型上採取了牛、馬的形象,這也是古代對智慧財產權的一種保護,讓別人不能一下就看出是個什麼東西,就不容易仿造,還能增加神祕色彩。

諸葛亮發明的怪物,「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麼東西

15樓:端木吟天

都知道諸葛亮聰明絕頂,不僅治國治軍是個能手,而且還發明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其中,「木牛流馬」是他發明的一個典型怪物。很多人被這個詞所誤導。

其實,據史書記載,木牛和流馬是分開的,它們是不同的兩種東西。

一據史書記載,在建興九年和十二年,諸葛亮北伐出祁山分別用木牛和流馬運送糧食。從時間的先後順序上看,流馬是木牛的改進版。此外,南朝宋的裴松之給《三國志》作注時,曾引用現已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形象進行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進行了記載。

然而,木牛流馬沒有具體的實物與圖形的留存,使得木牛流馬仍然讓人感到神祕。

二根據古籍記載:「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木牛每天能走二十里,推木牛的人不會感到疲憊。此外,《三國演義》上還說,每一木牛可以攜帶十個人一個月的口糧。

根據相關計算,漢代一人一年平均口糧大約是六百五十斤。而木牛可以承載著這樣重量的糧食在崎嶇山間小路上輕鬆的行走。要知道,這個重量無論是肩挑,還是背扛,一個人都無法承受。

與木牛相比,流馬只有些部分尺寸的記載,沒有留下具體的模型或圖形。其承重運輸能力也比木牛小許多,一次才能運載四斛六鬥。據相關計算,也就是一百四十斤左右,但它具有精巧,行動快捷的特點。

三由於一些原因的限制,木牛流馬沒有流傳開,就作古了。因此,歷代以至現代,有不少人根據文獻粗略的記載,再加上個人的理解,造出五花八門的東西。

最有影響的當然屬宋朝的陳師道和高承的觀點。北宋的陳師道有一段文字記載:「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也。

」宋代高承寫的《事物紀原》中也有記載:「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兩人均認為,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是蜀地的小推車。

如果說木牛流馬是小推車或者獨輪車的話,古籍史書上記載獨輪車在三國之前已廣泛使用,那麼諸葛亮不能是木牛流馬的發明人。

四近代以來的學者有一個一致的看法,木牛流馬是一種**推的四輪車,木牛大而笨重,流馬是木牛的升級版,小而靈活,特別適用於崎嶇難走的狹小山路。

此外,根據一些機械原理,有人也認為,流馬相當於是微型集裝箱,可以拆卸。在好的路段可以推著走,差的路段可以挑著走。由於一個箱子挨著一個箱子大量的運送物資,便被形象的稱之為流馬。

所以,如果有人想做一個牛形或者馬撞的東西,非常大的可能受到它們外表的迷惑。

諸葛亮發明的東西還有那些

諸葛亮在四川地區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現代仍有頭戴白布的習慣,據說就是為諸葛亮戴孝,歷時一千多年。在高承 事物紀原 中,有記載諸葛亮南征班師時,正遇風起,不能渡河,孟獲說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頭和牲畜祭祀,便會風平浪靜。但諸葛亮覺得用人頭太殘忍了,於是用麵粉搓 頭狀,混上牛 羊等肉去替...

諸葛亮的真名是,諸葛亮的真名 原名

諸葛亮 別名孔明,臥龍,伏龍。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 也作伏龍 漢族,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散文家 書法家 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 出師表 ...

諸葛亮的死期是真的嗎,真實歷史中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死的

據 裴注三國志 卷35 諸葛亮傳 記載,諸葛亮病重之時,每天食米僅三升,魏軍統帥司馬懿得知這個訊息,大喜過望,斷言 其將死也 按吳承洛 中國度量衡史 魏晉一升約合今天0.2023公升,則當時三升有0.6公升,又因為每公升大米重約1.7斤,則0.6公升大米重約1.02斤,即諸葛亮病重時每天能吃一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