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什麼,孔子說過什麼名言

2022-03-24 10:01:27 字數 4931 閱讀 5356

1樓:騎項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樓:可愛鬼悚

孔子說的話,都在《論語》裡了,自己看

孔子說過什麼名言

3樓:匿名使用者

1、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孔子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3、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5、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6、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孔子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孔子

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10、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11、子曰: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孔子

12、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1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

14、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15、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

1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17、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18、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

19、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孔子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孔子說過的名言警句

21、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2、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23、學而不思則惘。——孔子

24、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25、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6、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孔子

2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孔子說什麼是「仁」

4樓:喵喵喵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內容。

孔子以「愛人」釋「仁」,有愛就有好惡,他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只有仁人才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包括好惡取向,仁充當了道德判斷的標準。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立志於仁德,就不會為非作歹。他又說: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離開仁,何以談得上成就其名,因此君子時刻以仁為行為準則,任何時間及場合都堅持不懈。

而「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不仁之人不可能長處困境,也不可能長處樂境。

仁者本身具備仁而安於仁,知者因行仁有好處而行之,有智慧的人同樣以仁為行為準則。

孔子也知道做到愛憎分明是不容易的。他說:「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

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這裡以仁為標準區分兩種人:愛好仁的人與厭惡不仁的人,前者是仁,後者雖然對不仁厭惡,但是否達到仁,孔子並未明說。對於這兩者,他本人都沒有見過。

在他看來,愛好仁的人再好不過了,厭惡不仁的人實行仁德時不受不仁德的人影響。

如果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力量一定充足,只是是否能做到這一點,他對此持懷疑態度。也可以說,行仁德或反對不仁是件困難的事,因此他強調作為行仁的主體,人自我要付出努力。

擴充套件資料

以仁改造禮:

孔子也講禮,如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顏淵問仁,孔子說: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仁與禮互釋,但兩者有所偏重,禮屬於外在儀式,仁屬於內心,更為根本,反映時代特色。

我們應該從社會變遷與學術思想轉型來理解以仁改造禮。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學術界常以「禮崩樂壞」來形容當時的社會,指周代原有的封建規章制度和文化秩序開始瓦解,開啟了從分封制向郡縣制、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王官之學向百家之學的轉變。

在這一社會變動之際,亟需聖人出來改進,時勢造英雄,孔子應運而生,擔當起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他清楚地認識到維護舊的禮已經不可能,必須適應這種新變化,那就是系統闡發仁的價值。

相對而言,禮屬於周代的舊物,代表著等級,而仁則是春秋以來的開新,代表著平等,禮崩樂壞之後才有仁。他也意識到社會及道德的發展不能出現斷裂,因此並沒有完全否定禮,而是以仁改造禮,賦予禮新意蘊,期以仁與禮互動而達到維護世道人心的作用。

孔子講的為仁由己、推己及人反映了仁的兩大特點:自覺與平等,這才是孔子以「愛人」釋「仁」的精義所在。

5樓:匿名使用者

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的「仁」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其中包括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孔子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7樓:姬覓晴

孔子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以倫理思想為核心,以「仁」道」、「版德」、「義」、「禮」這權

五個中心概念,並論述了孔子的倫理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政治思想等道德範疇的闡發為主要內容,鮮明地體現了儒學倫理的思想特色。關於孔子的治學態度,作者認為,孔子的治學態度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

一、不知不作。

二、擇善而從。

三、由博求約。

四、學思並重。

8樓:北京創典文化

孔子學說以倫理思想為核心,以仁、禮等道德範疇的闡發為主要內容,鮮明地體現了儒學倫理的思想特色,但不足之處是缺乏哲學論證,思辨性較弱。

《孔子說水》原文是什麼?

9樓:張福停

覺得雞尾酒v的呵呵呵,。我呃呃垚

孔子的名言有什麼?孔子的名言有哪些?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說乎。學習態度 1.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方 法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交 友 1.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學而時習之,不...

孔子還有什么名言和啟發,孔子還有什麼名言和啟發?

孔子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孔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孔子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君子坦蕩蕩,小...

孔子的「為仁由己」怎麼解釋,孔子說什麼是「仁」

為仁由己 的意思是 實行仁德要靠自己。出處 論語 顏淵篇 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譯文 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 抑制自己,使言語和行動都走到禮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