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2022-04-01 12:15:38 字數 6330 閱讀 3857

1樓:哲學鼎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意思是什麼?誰寫的。

耿閣(鳴天士君)著

什麼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答案?

答曰:「——第一句:「人們的上德的表現是遵循道德規律的行為而遵循道德規律的行為就是沒有什麼不道德的地方了,所以我們就認為是有道德的上德了;人們的下德的表現是不遵循道德規律的行為之其不遵循道德規律的行為那就不是不失德而實際上就已經是失德了,所以我們就認為是失德的下德了。

」什麼是「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的答案?

答曰:「——第二句:「人們的上德的表現就是這個道德所表現的行為,那是沒有人不被認為是有大作為的有道德的那種有上德行為之人的;人們的下德的表現是沒有遵循道德規律行為而是有不道德的那種行為跡象的,所以我們就有理由認為:

「那就是不屬於不失德的行為而必竟就是屬於不道德的下德的那些人的下德的失德的這種行為之結論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語出老子的《道德經》,現代漢語的意思是: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

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什麼意思!??

3樓:憶安顏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

擴充套件資料

選自《道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是《道經》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

本章在《道德經》裡比較難於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

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4樓:星月嵐辰

你救了蜘蛛網上的蝴蝶,你以為你救了蝴蝶,自己就是有德之人,但蜘蛛卻因你而餓死。

這就是下德,你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還沒有失去道德,實際上你不過個因美醜而起分別心的無德之人。

下德是偽德,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誇讚,或者表現出自己還沒有失去道德而做的行為。

上德的人懂德,懂道德,所以他順應道德,順應道,順應自然規律。一飲一啄自有天定,上德之人一切行為都是合乎自然的,道法自然,雖然他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德之事,但是我們卻會說他有道德。此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5樓:匿名使用者

上德的人沒有德的概念,行事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是從人的本心出發,因此可稱為有德。這裡的本心就是人在消除了慾望和情感後呈現的一顆真心。也就是菜根譚裡面說的: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它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它異,只是本然。其實無論是做人還是做文章,能做到恰如其分的恰好,便是最高的德。儒家則把這個恰如其分稱為「中庸」。

老子認為人要想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必須要忘掉自己,因為自己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干擾聰明才智的發揮。所以老子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孔明說:

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要想達到上德,必須先忘掉德與不德的概念。

下德的人認為沒有失德就好,在老子看來這本質上是一種無德,在我們今天看來這至少是一種下德。比如贍養父母時,只是給老人一些錢認為自己已盡了贍養義務(不失德),而沒有真正從父母生活上認真考慮,其實父母生活得並不開心,這就可稱作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

6樓:正然

老子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北京大學教授陳鼓應翻譯:

上德的人不......

7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有道者,其德行是出於自然、淳樸、簡單、內在、主動,所以表面上看是沒有「德」的痕跡,實際上是德的隨時執行。所以這樣的德才是真正的上德。

普通的人完成德的操守,其表現都是受其他因素左右的,是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被動的,所以雖然有「德」的種種表現,其實已經與真正的「德」的自然性質相差很多。這樣的德則是下德。

8樓:湞凌科技

如果把後一個德字改為得就好理解了:

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無德。

就是施德不求回報為上德,反之無德。

9樓:匿名使用者

推崇行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響應,就舉起手臂,強迫別人順從。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0樓:初夏匆匆活寶

上德者從不有意佈施德惠,因而有德;下德者則總是忘不了佈施德惠,因而無德。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倒是覺得滿意答案還有一些不妥之處。

第一句解釋的還是可以的,第二句就有問題了,請問哪種德是不受其他因素左右的?

在秦漢前,德是通得的,所有我把這句話理解為:

真正有德的,施與德而不為取得,所有才是真正的有德。

而施與德,只是為了獲取得到,這樣的德是無德。

12樓:章彧

品德高尚的上德者從不有意佈施德惠,因而品德高尚而有德;而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則總是忘不了佈施德惠,因而品德低下而無德。

13樓:匿名使用者

你摸過哦破哦咯自己去會計師考試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什麼意思?

1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三十八章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理解:上德之人已經把德融入他們的思維以及行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們的內心與舉止協調統一,非常自然,但是他們自己卻不認為自己是有德的,所以這樣的人是真有德。下德之人沒有把德完全的融入到自己的觀念和行為舉止中去,但是他們又希望讓別人認為他們有德,進而刻意按照德的標準做事,那種違心做作的樣子,讓人覺得虛偽,所以他們不是真的有德。

(從下德變為上德,首先要發現並認識自己的行為模式,然後扭**身底層的思維觀念,克服原有觀念,並有意識的利用新的觀念去做事,堅持,便可改變。)

上德之人不會有意去故意表現德,他們舉止自然合德,卻並不會認為自己有所作為。

上仁之人努力使自己行仁行善,而只覺得自己的仁善是應該的,並不覺得有所作為。

上義之人懷揣著幫助別人的心去行義,覺得自己對社會對幫助過的人是有點作為的。

上禮之人行禮時,內心真誠且恭恭敬敬的對待別人,一旦別人無視他周到的禮貌,他就會感到被侮辱,直接伸出手臂來強迫別人還禮。

所以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那些有道之人都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崇有德之人;當有德之人也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崇仁愛之士;當那些仁愛之士都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舉行義之人;當行義之人都消失了,那些有著周全禮數的人就會被推舉。

所謂的禮法,其實就是忠信淡薄和衰敗的產物,是害人吃人的工具、更是大動亂的元凶。

社會動亂之時,那些所謂有先見之明的人,只不過是認識了道的浮華而已,但這卻是整個社會認識到自身愚昧的開始。

所以大丈夫要把自己置身於敦厚的狀態,而不要淺薄;置身於實在樸實的品德中,而不要立身於所謂的華麗之禮。

所以要捨棄淺薄與浮華,立身敦厚與樸實。

注意:德的標準,第十章已闡述。德就是遵道而行的態度: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第十五章描寫的是有道之人。本章中很多版本存在「下德為之而有以為」這句話,但在兩個古本中沒有此句,況且這個句子版本很多,而且句意本身就有問題,所以刪除。

註釋:是以,所以、因此。無為中的「為」,(僅憑主觀意志的)有意去做。以為,以之為。

仁,溫良者,仁之本也《禮記·儒行》。義,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為。攘,捋起。

扔,牽引、拉。信,守信用、信任、誠實。薄,少。首,開端。識,識別。華,浮華。

愚,愚昧、愚蠢。始,開始、起源。處,置身、引申為處理。

厚,忠厚、豐厚、多。實,殷實。取,捕取也《說文》。

譯文:上德不刻意德,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去德,所以無德。

上德自然而為卻不覺得有作為;上仁作為仁而不覺得有作為。

上義作為義而覺得有作為,上禮作為禮然而沒有得到回覆,就捋起手臂而拉他。

所以失去道而後就是德,失去德而後就是仁,失去仁而後就是義,失去義而後就是禮。

禮這個東西,忠信的少,卻是作亂的開端。

預先識別的人,道的浮華,卻是愚昧的開始。

因此大丈夫置身它的忠厚,不處在它的淺薄;置身它的殷實,不處在它的浮華。

所以剔除那個選取這個。

15樓:匿名使用者

選自《道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理解:上德之人已經把德融入他們的思維以及行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們的內心與舉止協調統一,非常自然,但是他們自己卻不認為自己是有德的,所以這樣的人是真有德。下德之人沒有把德完全的融入到自己的觀念和行為舉止中去,但是他們又希望讓別人認為他們有德,進而刻意按照德的標準做事,那種違心做作的樣子,讓人覺得虛偽,所以他們不是真的有德。

(從下德變為上德,首先要發現並認識自己的行為模式,然後扭**身底層的思維觀念,克服原有觀念,並有意識的利用新的觀念去做事,堅持,便可改變。)

上德之人不會有意去故意表現德,他們舉止自然合德,卻並不會認為自己有所作為。

上仁之人努力使自己行仁行善,而只覺得自己的仁善是應該的,並不覺得有所作為。

上義之人懷揣著幫助別人的心去行義,覺得自己對社會對幫助過的人是有點作為的。

上禮之人行禮時,內心真誠且恭恭敬敬的對待別人,一旦別人無視他周到的禮貌,他就會感到被侮辱,直接伸出手臂來強迫別人還禮。

所以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那些有道之人都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崇有德之人;當有德之人也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崇仁愛之士;當那些仁愛之士都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舉行義之人;當行義之人都消失了,那些有著周全禮數的人就會被推舉。

所謂的禮法,其實就是忠信淡薄和衰敗的產物,是害人吃人的工具、更是大動亂的元凶。

社會動亂之時,那些所謂有先見之明的人,只不過是認識了道的浮華而已,但這卻是整個社會認識到自身愚昧的開始。

所以大丈夫要把自己置身於敦厚的狀態,而不要淺薄;置身於實在樸實的品德中,而不要立身於所謂的華麗之禮。

所以要捨棄淺薄與浮華,立身敦厚與樸實。

註釋:是以,所以、因此。無為中的「為」,(僅憑主觀意志的)有意去做。以為,以之為。

仁,溫良者,仁之本也《禮記·儒行》。義,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為。攘,捋起。

扔,牽引、拉。信,守信用、信任、誠實。薄,少。首,開端。識,識別。華,浮華。

愚,愚昧、愚蠢。始,開始、起源。處,置身、引申為處理。

厚,忠厚、豐厚、多。實,殷實。取,捕取也《說文》。

譯文:上德不刻意德,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去德,所以無德。

上德自然而為卻不覺得有作為;上仁作為仁而不覺得有作為。

上義作為義而覺得有作為,上禮作為禮然而沒有得到回覆,就捋起手臂而拉他。

所以失去道而後就是德,失去德而後就是仁,失去仁而後就是義,失去義而後就是禮。

禮這個東西,忠信的少,卻是作亂的開端。

預先識別的人,道的浮華,卻是愚昧的開始。

因此大丈夫置身它的忠厚,不處在它的淺薄;置身它的殷實,不處在它的浮華。

所以剔除那個選取這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

你好樓主 些語出自 道德經 又稱 道德真經 老子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 是中國古代 先秦諸子分家前 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 老子李耳 似是作者 註釋者 傳抄者的集合體 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 德經 下篇 道經 不分章,後改為 道經 37章在前,...

怎麼訓德牧自己上廁所,怎麼訓練德牧在廁所上廁所

像這樣的大型犬,最好是每天帶他出去散步,運動,順便解決大小便問題!以後習慣了,自然不會在家裡大小便。這樣的大型犬不可能天天關在家裡。我朋友家的邊境牧羊就這樣,每天都吵著要出去大小便!極少在家裡小便。大便一般都是在外面解決了!狗狗在小時候憋尿可能沒成犬好,所以小時候更要訓練他出去大小便!hehe不對不...

幫我找下孝德的故事或者作文,優秀的孝德故事作文

有一點材料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出自 孟子 離婁上 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 中在 無後為大 下面有注云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用白話文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