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結廬在人境和而無車馬喧不是矛盾了嗎

2022-11-27 02:45:15 字數 5428 閱讀 8010

1樓:凌波留目

沒有矛盾。

結廬在人境指的是在邊遠的地方,沒有人打擾,正好對應而無車馬喧。這裡的而表順承

望採納!

2樓:安非離

即使「結廬在人境」,但自己淡泊於世,不追名逐利,則「無車馬喧」。這是強調自我心境的重要性吧

3樓:

不矛盾「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為何處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煩惱?因為「心遠地自偏」,只要內心能遠遠地擺脫世俗的束縛,那麼即使處於喧鬧的環境裡,也如同居於僻靜之地。

陶淵明早歲滿懷建功立業的理想,幾度出仕正是為了要實現匡時濟世的抱負。但當他看到「真風告逝,大為斯興」(《感士不遇賦》),官場風波險惡,世俗偽詐汙蝕,整個社會腐敗黑暗,於是便選擇了潔身自好、守道固窮的道路,隱居田園,躬耕自資。「結廬在人境」四句,就是寫他精神上在擺脫了世俗環境的干擾之後所產生的感受。

所謂「心遠」,即心不念名利之場,情不繫權貴之門,絕進棄世,超塵脫俗。由於此四句託意高妙,寄情深遠,因此前人激賞其「詞彩精拔」。

《飲酒》陶淵明中: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4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意,這句話表達的是作者不慕名利,悠然自得的高尚情懷……

5樓:蒙_古_大_夫

不是嫌棄冷清,而是享受清靜。

6樓:手機使用者

清心寡慾,人的思緒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是一個人與世無爭的最好體現。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是什麼意思

7樓:因為不懂才註冊

,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汙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

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

「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8樓:sh毛毛雨

就是人雖然處於鬧市,但是自己的心非常的安靜,什麼也聽不到,一種大隱隱於市的境界

9樓:歸會肖巨集遠

雖然生活在人間,卻聽不到來往車馬的喧囂聲音。

1,原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譯文: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3,《飲酒·結廬在人境》是晉末宋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

4,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於勞動之餘,飲酒致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採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通過對田園生活的描寫,表現了詩人遠離塵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了詩人厭倦官場腐敗、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

5,「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

6,「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中的「心遠」是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

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閒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

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是景物描寫。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

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末兩句,詩人言自己的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

10,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參考資料

陶淵明.《陶淵明集》.中國:中華書局,2023年5月1日

古詩賞析閱讀《飲酒》完成"人境"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詩人「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說說你的理解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是什麼意思?

10樓: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

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這句詩出自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

原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

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晉代隱逸之風盛行,形成了一種敬重隱逸的社會風氣,而且隱逸被視為高尚的行為。然而陶淵明是在政治抱負無法施展,在對現實社會絕望之後,才毅然走上歸隱道路的。所以,他是歸而未隱,在他歸隱田園後,仍寫出了反映社會現實的偉大作品。

公元416年,劉裕調集全國的兵力,從東向西,分五路討伐後秦,首發攻克了洛陽,第二年又攻克長安,長安經過百年滄桑,終於被晉軍收復。劉裕通過北伐,極大地擴大了他的個人權利,他想當朝廷的王,篡位是遲早的事。

這一年秋天,陶淵明總是悶悶不樂,他想著,只要東晉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績就光輝燦爛,而一旦東晉滅亡,這些功績就會一筆勾銷。但是他又想一切都是在發展變化的,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莫不如此。

人生在世,稍縱即逝,就應該坦蕩從容,無憂無慮地度過。所以陶淵明覺得沒必要為這些事煩惱,不如多喝點酒。於是每天喝酒,酒後詩興大發,寫下了《飲酒二十首》,這其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懷。

名家點評

歷史語言學家王叔岷《陶淵明詩箋證稿》:蓋此二十首「辭無詮次」,就形式而言,實類雜詩;就內容而言,則是感懷詩;因為醉後所題,故總題為飲酒詩。

11樓:百里楹

雖然生活在人間,卻聽不到來往車馬的喧囂聲音。

1,原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譯文: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3,《飲酒·結廬在人境》是晉末宋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

4,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於勞動之餘,飲酒致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採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通過對田園生活的描寫,表現了詩人遠離塵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了詩人厭倦官場腐敗、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

5,「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

6,「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中的「心遠」是遠離官場,更進一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

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閒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

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是景物描寫。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

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末兩句,詩人言自己的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

10,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參考資料

陶淵明.《陶淵明集》.中國:中華書局,2023年5月1日

12樓:脫苓閩鶴

1、「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2、這句詩出自魏晉時期的詩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3、全詩如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詩人歸田後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志,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13樓:泉迎海開闌

就是喧譁,吵鬧的意思

這是陶淵明的詩。意思是要過隱居的生活,去鄉間搭個小茅屋,沒有車馬的喧譁。其實車馬喧是暗喻,指世俗的紛擾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14樓:金牛咲

表達了作者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和閒適自得的情趣。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結廬在人境」,就是寫他精神上在擺脫了世俗環境的干擾之後所產生的感受。所謂「心遠」,即心不念名利之場,情不繫權貴之門,絕進棄世,超塵脫俗。

擴充套件資料

東晉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原文為: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作者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闢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

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汙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因為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

古詩賞析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小題1 d 小題2 示例一 悠然 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後心靈的自得 閒適 恬淡。示例二 見 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現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愜意。任選一詞,言之成理即可。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 a中 表現出詩人的孤獨與寂寞 資訊有誤 b中 杜甫 望嶽 中 蕩胸生層雲,決眥人歸鳥 借歸...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出自哪

陶淵明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什麼意思 出自南北朝 南朝 宋代詩人 陶淵明 飲酒十三首 意思是 結廬 築室。爾 如此。這幾句大意是 身處紛紜人世,卻...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這所表達的是和意義

飲酒 其五 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飲酒詩是陶淵明僅存的116首五言詩中最能代表其個人思想的一首,飲酒這個題目下一共有20首詩,傳唱得膾炙人口的也是這一首最勝。其實,這首詩在陶淵明生活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