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

2023-05-23 00:50:07 字數 1210 閱讀 4598

1樓:先鋒之全球化

這裡的現實性並不是與可能性對立的現實性,它指的就是作為人的感性物件所具有的客觀實在性。而「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意思是「思維是否與客觀實在相符合」。馬克思的這句話是在強調實踐在認識論中的作用,「脫離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意思是人所能認識到的世界只能是人實踐範圍內的、作為實踐客體的世界。

只是原材料」這句話意思是說:主體對於客體的認識,不是直觀的認識,而只能是對作為實踐物件的客體的認識。

2樓:網友

實踐是驗證思維想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現實性)的一個過程。

還是樓上那位說得好些!!

現實性是指包含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絡的綜合。

如果離開實踐就不能驗證思維是否正確,也不能改變客觀存在,就是說不能與現實相連線 。就是俗話說的 說和做是兩回事。

3樓:網友

也許有!這不是說不需要實踐去檢驗它,而是因為目前實踐能力有限。尤其對於一些理論成立的東西 還無法用實踐檢驗,只有等以後能力夠了才能 .

這裡說的現實性 不是絕對的。思維理論上成立,可以說現實。但至於以後在實踐上能否行得通還不完全確定。

怎樣理解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在實踐中產生並在實踐中解決的? 10

4樓:幽幽婷依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就是兩點:何者為本原;是否有同一性。

以何者為本原來說,答案為兩點:認為思維是本原的——唯心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唯物主義。

前者:最初由於人們受到文化和認識工具的限制,因此在實踐中對於一些無法回答的現象,只能寄託到神或理念(客觀唯心)或認為由人的意志所決定(主觀唯心),但不論哪種想法,都是**於人們對客觀現象的無法解釋,簡單說就是**於實踐; 後者:最初的唯物主義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具體的物質形態(比如金、木、水、火、土、元氣等),西方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恆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分寸上熄滅。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沒有看見這一切,也無法證實,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哲學家們的一種猜測而已,當然了,這種猜測也不能是憑空產生的,也必須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某些客觀存在在頭腦中形成了映象,因此,他們的觀點不見得完全正確,但也是在實踐中得來的。

無論是唯物還是唯心,隨著科學的發展,很多以前難以解釋的現象都得到了解釋,並通過實踐證明了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是萬事萬物共同的本質的規律,而不是某些具體的物質形態。

意識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嗎,意識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是什麼意思?能不能舉個例子

沒有。有直接現實性的是實踐,實踐能把想法直接變成現實。如果意識活動也有直接現實性的話,就是說意識能改變世界,就是唯心主義了。沒有。意識只能指導人們利用已有的知識或工具認識和改造世界。而不能直接作用於世界。沒有。意識活動只能誘發促使行為的產生,而不能直接作用於客觀事物。意識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嗎 意識活...

什麼叫語言的同一性現實性價值

各種語言都有一些相同的因素,和語法規則。即使是不同的語言,有些規律也是相同的。比如漢語和英語都有名詞,動詞和主謂結構等。這就是語言的同一性。詞是語音 詞義 功能的統一物,詞的同一性是由語音 詞義 功能三方面來確定的 如果其中某一方面發生了質的變化,那就突破了語言體系中詞的同一性,也就變成兩個詞了。從...

唯心主義是否具有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

在哲學體系上,唯心主義是不承認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即它堅持不可知論.哲學上明確指出判斷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有兩個依據.根本是物質與意識何者為本原,還有一個就是物質與意識有無統一性的問題,也就是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存在的問題,這是判斷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堅持了唯物論就是堅持了可知論,不可知論是唯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