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奕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1樓:遠景教育
學弈》是選自《孟子·告子》中的乙個故事。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學奕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參考~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乙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以為有天鵝要飛來,想要拉弓箭去純頌把它射下來。雖然和前乙個人一起學棋,但棋藝不如前乙個人好。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乙個人嗎?答:不是這褲顫樣的。
註釋
1、弈:下棋。
2、秋:人名。因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3、通國:全國做純鄭。
4、之:的。
5、善:善於,擅長。
6、使:讓。
7、誨(huì):教導。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10、之:弈秋的教導。
11、鴻鵠(hóng hú):指天鵝、大雁(一類的鳥)。
12、將至:將要到來。
13、思:想。
14、援:引,拉。
15、繳(zhuó):系在箭上的絲繩,這裡指帶有絲繩的箭,射出後可以將箭收回。
16、之:他,指專心致志的那個人。
17、弗若:不如,比不上。
18、矣(yǐ):了。
19、為:因為。
20、其:代詞,指不專心的那個人。
21、與:同「歟」,讀作yú,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
22、曰(yuē):說,這裡可解釋為「答案是」。
23、非:不是。
24、然:代詞,這樣。
小學六年級課文"學弈"翻譯
2樓:普林博雅教育
分類: 教育/科學 >>學習幫助。
問題描述:詳細!解析:
弈秋(2),通國(3)之(4)善弈者也。使(6)弈秋誨(7)二人弈,其(8)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9);一人雖(10)聽之(11),一心以為有鴻鵠(12)將至,思援(13)弓繳(14)而射之。雖與之(15)俱(16)學,弗若(17)之矣。
為(18)是其(20)智弗若與(20)?曰(22):非(23)然(24)也。
1)弈:下棋。
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3)通國:全國。
4)之:的。
5)善:善於,擅長。
6)使:讓。
7)誨:教導。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10)雖:雖然。
11)之:指弈秋的教導。
12)鴻鵠:天鵝。
13)援:引,拉。旅枝備。
14)繳:本課指有絲繩的箭。
15)之:他,指前乙個人。
16)俱:一起。
17)弗若:不如。
18)矣:了。
19)為:謂,說。
20)其:他,指後乙個人。
21)與:嗎。
22)曰:說。
23)非:不是。
24)然:這樣。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乙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乙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拆毀,雖然他同前乙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乙個。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乙個人嗎?我搭猛說:不是這樣的。
六年級第一課《文言文兩則》教案
1 課前可指導學生查閱有關書籍或上網查詢資料,或由教師提供一些相關資料,讓學生初步瞭解孔子 孟子的生平。2 指導小學生學習文言文,不宜採取逐詞逐句講解對譯的方法,更不必講古漢語知識。重點詞句應當由學生對照註釋來理解,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難教師給予幫助。如 兩小兒辯日 中 我以日始出時...
六年級文言文伯牙鼓琴詩意是什麼
詩意如下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 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 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鍾子期必然瞭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遊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 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
六年級下冊a套英語翻譯課文,六年級下冊a套英語翻譯16頁課文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發一張 希望能幫到你 求採納謝謝 要的是答案你們在聊啥我就等著抄呢看看你們幹啥呢聊那有毛病 六年級下冊英語書第16頁的短文,怎麼讀hey,amy.let sgotothe 英文bai原文 duhey,amy.let s go to the英式音zhi標dao 專 he e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