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和元神主事一樣嗎 開悟和明心見性的境界一樣嗎妙祥法師

2025-05-15 22:27:49 字數 6284 閱讀 9042

1樓:鑑寶達人我最行

不一樣。人假如不故意作為,就是元神主事。這時情緒不動,氣的執行是最有序的,你體內的各種生理功能,包括神志、與外環境的協調等都是最合理的。

2樓:文藝圈珊珊

不一樣。開悟是元神的覺醒,元神是明心見性的本性!

3樓:胡司令

元神主事指靈性覺醒。開悟與靈性覺醒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全用直觀照見,不用任何理性恩考;後首仍然停留在意識層面,腦筋在起作用。

靈魂出竅時的狀態可否認為是開悟的某種狀態,或者就是開悟?如果是某一種,是哪一種?

4樓:鍾易

元神出竅很高深的境界了,一般說的開悟,頓悟,沒那麼高的,就是看問題的角度更深了,有時候就是一種感覺,比如感覺一下子長大了,做題特別簡單了。。。記得好評。

5樓:死亡旅客

應該算是某一種 具體哪一種也不清楚 開悟的話不止是這麼簡單的吧?

開悟的人狀態是什麼?

6樓:網友

據我所知開悟後是:

1,一切佛經佛理盡通盡知,明白佛性,空性與法性.理要全明白.

2,能時時見佛性,坐,臥,行,走皆能見佛性.行要時時見性.

3,有天眼之人,能見全身發金光。。這點由很多老修者證實過,並親眼所見.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說:大菩薩與佛都是發金光,紫磨金身,大寶山聚,與阿羅漢們所發身光遠遠不同.

4,晚上無夢或是無我之夢.無我之夢.是很多大師們所共有現象.

5,一切人天皆來供養承事.紅包錢財寶物多多.此點證明:功德福報極大.如果窮得象乞丐是不配叫開悟的.六祖沒開悟都有人供奉上10兩**.何況開悟後呢?

6,實修境界非常了得,有天眼與元神等.因為見性故,所以神通了得.最少有光明眼.若實修境界不行,也不配叫:開悟.但都不追求禪定境界.只說:見佛性.或叫:無相三昧,唯識無境.

7,圓寂後,百分百有舍利子,或肉身不朽,或虹化掉.如果沒有,也不配叫:開悟.

如果還有,就要去問大師或有關書上去尋找了.

我所知,就這麼多.本人得自曹洞大音無聲臨濟本煥大師真傳,以上所說,準確率達:90%

7樓:儒學不錯

說三點吧。第一點,可以做到坦蕩蕩了,不需要非要讓人清楚,也沒有什麼需要隱瞞自己的什麼了。第二點,看人看事,可以淡然了。

第三點,看人看事,非常自然地「思前想後」,而直奔人或事的起因和過程、結果。——歸根結底,就一條:人和事的變化發展已經融會貫通,瞭然於胸了。

即:沒有什麼會讓自己驚訝了,沒有什麼人或事能逃得過自己的眼睛了。

8樓:探索rl密碼

人來到世上只有做貢獻行善積德才能讓自己或者子孫後代享受做人的樂趣,規則就是這樣,善惡都有記載,因為他們就藏在每個人的心裡,不要信神佛之類的,其實你們自己思想離開身體就是神,只是身體還沒進化到那個狀態。

9樓:完勝

開悟就是不斷提高自我到無我的過程,修行成者的心態是常人理解不到的享受,乙個修行者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

10樓:水____滴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有句話:誰都愛,就是誰都不愛。樓下說的那種,我覺得不叫開悟,而叫明瞭。

11樓:賀立群

人總是把自己定局高往往是漂泊無依無靠是自己,人總把自己變成現實要努力賺錢努力奮鬥為愛人付出代價人總把自己放進冰箱冷藏儲存,往往都是秘密的事情莫過於這樣的我。

12樓:666666青草

開悟分為一,頓悟。二,漸悟。這是修煉界名詞。

頓悟,就是修煉人修煉其間和普通人一樣,身體和智力沒有明顯變化,但他有一顆堅定修煉的心,一直堅持不懈的修煉,多少年以後當能量積累到臨界點時,能量衝枷鎖,智慧被開啟,一下子看到了一定宇宙的真理和真相。世間的一切因果看的清清楚楚。這時,人間的一切對他毫無意義。

就像螞蟻對人沒有意義一樣。

二,漸悟。就是隨著修煉你的身體越來越好,智慧越來越高,對事物的認識越來越透徹,就是你身上的小枷鎖在不斷的開啟,如果你修煉的很好,也可以開啟最後的枷鎖也叫開功開悟。

13樓:清淨心

破迷,開悟。迷,是有我。我的思維是建立在習性。

於習性處。有善惡的標準。固執己見。

然,自性是平等心。理圓融無分別。才是真實。

若見平等。必須破我執法執的想法。培德化剛強固執。

返觀省心。不見世間過。放下執著理。

破迷了。心現平等。心清淨了。

了知自性含融善惡萬法。此大智慧是因德性而彰顯。所以眾生皆具佛性。

不明自心,不見自性。不懂經書文字義理。不是無慧眼。

而是習氣思維障重。破迷開悟。惟有用真心見世間相。

但心於相,見相而離,心不著相。自會心空法了。

14樓:上了多久了

不知道。人生是很長的,那些開悟的人之後又能做什麼呢。對世界和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是一生的事情,所謂的開悟只是暫時性的事情,並不涵蓋所有。

如果對乙個事情明白了,弄懂了,就說明白了就好。開悟這個詞是乙個人惰性的表現,孔子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

15樓:網友

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是文章。沒有評判,就不著色相,不沾因果,那麼就始終能回到當下,就入空境。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明白我是我自己,心外無物,象由心生,不以得到而興奮,不以失去而悲哀,恆定人格性,萬物還自然。

16樓:just娛樂吧

和常人一樣。只是心清靜了,如果真要說狀態那就是豁然開朗的狀態吧!

開悟就意味著不迷惑眾生了。什麼唯物主義,什麼唯心主義。什麼各種繁瑣的思想,感情等等一切都不會迷惑你。什麼紅塵,世俗的所有好比乙個意境那麼簡單明瞭透徹。。

17樓:庠行

開悟的人悟無念法萬法盡通,見諸佛境界。頓法者至佛位地。無念法,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淨自性,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自在解脫。

18樓:瀋陽小夥

體驗到萬物一體,世界是乙個幻像,不再執迷於形象,回到自己的本質之中。每乙個人都是我,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創造,無怨恨,不執著,無為,清淨。

19樓:網友

順其自然,不強求不勉強,隨遇而安,因為開悟的人懂得,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強求不來,看開了,更加懂得了生活,

20樓:伊匹夫

迴歸萬物的初始狀態,洞悉一切宇宙奧秘,與宇宙資訊相通,與一切心相通。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智亦無得。

21樓:宗嘓宜洞

我覺得開悟,既有,對有色,的悟,又有對空相,的悟,單獨證得一種,也不是大徹大悟,只要不執著,都不遠了吧~

22樓:網友

行者是孤獨並需要指導的,但他能夠獲得的幫助就好比乙個廚子在一群裁縫中,聽到了一兩句關於木匠活的討論。

開悟和明心見性的境界一樣嗎妙祥法師

23樓:網友

有一定的逗帶差別。六祖在聽到《金剛經》後,當下便開悟,這時的開悟,屬於解悟,也就是知道了一切無所得,佛性平等無二,故而有和五祖的對話和無相偈。此時,五祖皆說未見性。

直到五祖深夜講《金剛經》,六祖才大徹大悟,才明心見性。

可見,宗門的開悟是以大徹大悟為標準的,也就是明心見性。通常所說的開悟,往往是教下所說的大開圓解,也就是頓悟法理而已,也就是八正道中所說的正見。

因此乙個悟字,在教下和宗門是有區別的。其區別在於,乙個是知,乙個是證。乙個是知心是佛,乙個是證心是佛。教下是頓悟漸修,而宗門則是頓悟成佛。

達摩祖師講過,夜見光明如晝,此是餘習將盡,也就是無明習氣將要破滅。

一旦心光顯露,此為明心,餘習淨盡,佛備早性圓滿顯現,此為見性。故而祖師說,見性即是佛。

達摩祖師在悟性論中的偈中描述了見性的的境界。即是:

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虛。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須生滅滅無餘。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二更凝神轉明淨。不起憶想同真性。森羅萬像並歸空。更執有空還是病。

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論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懷。誰道即凡非是聖。

三更心淨等虛空。遍滿十方無不通。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仿指雀。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非但諸佛能如此。有情之類並皆同。

四更無滅亦無生。量與虛空法界平。無去無來無起滅。非有非無非暗明。

不起諸見如來見。無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應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無邊。不起一念歷三千。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奧非心測。不用尋逐令疲極。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

明心見性不是知解,而是實證,如果誰能達到達摩祖師偈中所描述的境界,再說自己明心見性吧。否則,那不是明心見性,只是知解而已,是不當數的。

24樓:帳號已登出

開悟跟明心見性的境界首殲是一樣的,都代表人悟出明白了其中不在因為瑣事困惑,看得開,從眼裡就清帆能看出這個人的心性品答芹雹行,這樣的人一般身體健康沒有災難,境界非常高,沒有事能影響到自己,也是很厲害的。

25樓:鑑寶達人我最行

有螞亮和一定的差別。

開悟和明心見性有一定的差別。六祖在聽到《金剛經》後,當悶盯下便開悟,這時的開悟,屬於解悟,也就是知道了一切無所得,佛性平等無二,故而有和五祖的鍵渣對話和無相偈。此時,五祖皆說未見性。

26樓:天柱雲

明心見性就是要了了分明心性之別,只有明白清楚心性之別銀冊,才可做到如萬麻抽絲縷縷解進。開悟遲臘簡單地說就是明白了,明白什麼了呢?明白了脫生死輪迴的方法鋒旦巨集,並且絕對真實不虛。

人開悟後是什麼樣子

27樓:蓮花葉

據我所知開悟後是:

1,一切佛經佛理盡通盡知,明白佛性,空性與法性.理要全明白.2,能時時見佛性,坐,臥,行,走皆能見佛性.行要時時見性.3,有天眼之人,能見全身發金光。。這點由很多老修者證實過,並親眼所見.

4,晚上無夢或是無我之夢.無我之夢.是很多大師們所共有現象.5,一切人天皆來供養承事.紅包錢財寶物多多.此點證明:功德福報極大.如果窮得象乞丐是不配叫開悟的.六祖沒開悟都有人供奉上10兩**.何況開悟後呢?

6,實修境界非常了得,有天眼與元神等.因為見性故,所以神通了得.最少有光明眼.若實修境界不行,也不配叫:開悟.但都不追求禪定境界.只說:見佛性。

如果還有,就要去問大師或有關書上去尋找了.我所知,就這麼多。

28樓:網友

明白宇宙人生的哲理 人活著的意義 價值 不執著於財色名食睡 從而遠離三毒 自度而度人。

29樓:繆洮馮菀

開悟的一些特點。

開悟歷來最難寫,因為人類目前的任何語言都不能準確的表述開悟的情況,因此,只能相似的加以描述(清涼月老師)。

開悟後你會看到真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大悲心:這是我們的心體,但絕對不是你想象的善心。大悲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深心、柔軟心、細懸、若有所失的空悲的感覺等等,聽來還是一頭霧水,只能這樣了,行者實證後就能立刻體會到其中難以言傳的心境。

2、真心自定:這是一種非常清晰,歷歷在目的情景。比我們平時的狀態要清晰得多,看任何物體好像有一種合為一體的感覺,繼續深入下去,就和物體合二為一,我即是宇宙萬物,宇宙萬物就是我。

你會發現,自己可以是石頭,是樹木,是黑板上的字,是影子,是聲音等等,雖然自己是石頭,但卻極其清醒,思想非常靈敏,這時候你才能體會到為什麼「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你才能體會到原來山河大地皆是自己的身體。

3、你會發現真心思想活躍靈敏,比你現在的狀態靈敏的多,清醒的多。真心同樣知道以前曾有的快樂和憤怒等,但是你會發現無論如何也愛不起來恨不起來,這正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就是無生法忍。真心絕對不是你想的那樣傻乎乎混沌一片,佛陀絕不是傻子,諸佛菩薩絕不是傻子。

4、真心雖然能善分別諸法相,但絕對沒有「我」這種念頭,只有當你離開真心,心動後才會產生「我」這個念頭。因此,佛教與外道的根本區別就是無我。

5、真心無心動這種心力,只有離開真心才有明顯的心動,因此,六祖大師一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心動」,讓內行人立刻看到六祖的功夫。心動是開悟的關鍵。如果你是通過禪定開悟的,你將因為外緣破壞心一境性而先有心動後見真心,如果你是通過觀心開悟,你將先見真心,出離真心後才有心動,然後出現分別念,這是實證心動的兩種情況。

6、開悟的人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已經開悟,如果有一絲一毫的懷疑,那你肯定沒開悟。

6、開悟後,所有經典公案當下就懂,即使你目不識丁,也照樣會懂。

7、你開始真正知道什麼才是習氣,並不是你平常認為的那樣。當你在自性如來藏中,你會發現你無法憤怒、無法喜愛,你會很懷念以前喜怒的心境,很想再回到那種心境,這就是習氣,這才是真正的習氣。

愛情和感情一樣嗎,愛情和生活一樣嗎,

感情是複雜多樣的,愛情也包括感情中,愛恨親仇都是感 情,愛父母,愛兄弟,愛妻,愛子,愛寵物,甚至戀物都是感情的一種.愛情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大多數人的愛情最終都會升華為其他感情的,求之不得就轉化為哀怨的感情,求得了漸漸變成親情.當然依個人而定,也有因愛生恨的,也有因為愛他 她 才不和她 他 在一...

法文和英文一樣嗎,英文和法文一樣嗎?

法文和英文不一樣的,分別屬於拉丁語系和英德語系。但有的單詞拼寫一樣,發音卻不同。還有語調不同,法語如小溪流一般,不會有大起大落。語法比英語複雜的多,語態有n種,但常用的只有直陳式等。再就是一些搭配了。日語是屬於簡單入門,越學越難型的。比漢語簡單多了,音和形是一個,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字。法語和英文 發音...

除以和去除一樣嗎,數學中除以和除一樣嗎?

不一樣例如 10除 以5,列式為10 5 用 5去除10 列式為10 5 5除10 列式為10 5 去除 和 除 意思一樣 一樣的,就像30除以5等於6,30去除5還是等於6 數學中除以和除一樣嗎?在數學除法中除和除以的區別 運算結果不同 表示的意義不同 一 運算結果不同 1 除 除號前面的是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