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講的是什麼?
1樓:霓脦那些
《了凡四訓》是中國著名勸善書,是一本千古奇書,主要講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喪父,母親命他學醫。
後來,他在慈雲寺遇到一老者,自稱孔先生(根據雲南縣誌,此人是著名易學家楊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極經世心易發微》一書),精通皇極數**未來,說他有當官的命,孔先生告訴袁了凡他某年應當考第幾名,某年當廩生,某年當貢生,貢後某年當選為縣長,在任三年半就應該告退回鄉,在五十三歲時壽終在家裡。
把他什麼時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幾名,什麼時候當官,什麼時候壽盡,有沒有孩子等都作了**。一開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後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進行著,連考第幾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確地應驗了,這讓他篤信了宿命論,認為「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從此沒有了上進之心。
直到他遇到雲谷禪師,二人「對坐一室」,徹夜而談,終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變命運,遂努力改命,最終改變命運的故事。
成書緣起。袁了凡原名袁黃,字坤儀,在考科舉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測其未來功名,結果都應驗,因此認為命運不可改變,且命運中他將於53歲壽終,且無子嗣。
然之後於1569年遇見雲谷禪師,透過雲谷禪師教導積德行善並且同時教授準提咒訓練清淨心與慈悲心,解說命運如何掌握在自身,其(定數)其實是可以改變,了凡領受積極為善助人;
改過遷善修正錯誤觀念、思想、行為因此改變自身的命運,不僅未於53歲壽終,延長壽命至74歲,且生下二個兒子,並於69歲那年寫下《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正是袁了凡要給兒子的家訓。
2樓:生活中的小蜜蜂愛採蜜
《了凡四訓》 又名《命自我立》,作者是袁黃(袁了凡)。該書為袁了凡所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
了凡四訓》為明代袁了凡所著訓子善書,闡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禍福休咎皆自當人掌握,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並現身說法,結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經歷體會闡明此理,鼓勵向善立身,慎獨立品,自求多福,遠避禍殃。
該書自明末以來流行甚廣,影響較大,此白話繪圖本的出版當有助於閱讀了解,於個人品德修養與世道人心改善或許不無小補。
創作背景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了自己親身的經歷和畢生學問與修養,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他在早期驗證了命數的準確性,後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的由來,知道人們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驗證了人們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準確性。
不過,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極的無益的;而自強不息改造命運的「立命之學」則是積極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
該書是一本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是書成於西元1602年,全文分四個部分。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後改名了凡。
其以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其後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了凡四訓》
3樓:夢之緣文化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乎衡其意」這樣的意境狀態等於佛經。它是值得尊敬的。更讓我懂得,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命運要靠自己的德行,和持之以恆的努力去實現的。
要改變自己的心性,從自己的意念出發,做到內心純淨善良,真誠待人。不起妄念。才能讓自己的德行心性有提公升。
我們每乙個皮囊裡面都有一顆心,我們要管好自己的這顆心,把福德、寬容、慈悲種在心裡,要時刻檢討自己,勇敢面對自己的錯誤,去改正。我們才能更快的成長。
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叫做積陽德,做了好事別人不知道的,叫做積陰德。《了凡四訓》告訴我們,不以善小而不為,當別人需要幫助時,都應該積極的去做善事,不要擔心自己的力量不夠。大家都這樣做,肯定會產生更大臘頃含的力量。
做人做事要謙卑,真正成功的人,他的行事風格都是低調謙虛,不張揚。乙個人要想成功,就要低著頭,多聽輪笑取別人的指教建議。
了凡四訓中謙德的故事,了凡四訓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什麼道理?人生的命運並不完全由外界因素造成的,絕大多數狀態都是取決於自身。如果說人都是由命運決定的,那麼這個 定數 只存在於二十歲之前,因為乙個人在二十歲成年之前,他所處的環境以及所面對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決定不了的,但是當乙個人二十歲之後,他能夠獨立作出選擇和麵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他的...
了凡四訓的後世影響
明朝袁了凡進士原著,民初黃智海先生演述,了凡弘法學會整理。了凡四訓這本書,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 現身說法 但是了凡四訓的原著,是用文言文寫的 對現代人而言,閱讀起來比較吃力,而且不太容易懂,初年的黃智海先生,為了使這本書能讓大家受益,所以用白話文不厭其煩詳盡的註解,可以說是用心良苦,功德無量...
了凡四訓在什麼地方可以買到呢
這是從別人帖子上復制下來的,我看了凡四訓也出現這樣的疑問,懶得自己寫了。就復制了別人的帖子。沒有想到還有人和我一樣有如此的疑問。現在我們假定人生原本有命,並且這一原理對所有的人普遍成立。那麼,孔先生給袁了凡算的命就是有根據的。也就是說,如果了凡後來不曾遇到雲谷禪師,無緣接受 立命之學 那麼只就只能按...